燕归来:瞬间与永恒 | 就读这篇

瞬间与永恒

燕归来

1874年,在法国巴黎一个官方的画展对面,另一个画展正在展出。

主流与非主流。

保守与解放。

一群年轻人自掏腰包展出自己的绘画作品,命名为:落选展。而这恰恰是一个梦想的起飞,并且引领、影响了西方整个艺术领域的发展和探索。

这就是:印象派。

印象,似乎是对瞬间的映像的解释,但又成为永恒的痕迹。

在这一批落选展里,有一幅画,有一个人,真正地确定了印象派,并且将这一生的瞬间都画成了永恒。

克劳德·莫奈。

当他把一幅描绘海上日出的画展出的时候,遭到主流画家的讽刺,那些人认为这种瞬间就会消失的东西没有任何意义,就像他的笔触一样不表现清晰和明朗,完全是种印象!

印象是否可以表现永恒?

于是,这群年轻的画家就用印象来命名他们的绘画流派,莫奈就把他的这幅画叫做《印象日出》。

工业革命来临,火车开动着,蒸蒸日上的浓烟渐渐滚动而来,世界的未知和变化席卷着人们的目光,喜悦与惊慌并存。

花朵一簇一簇地开放,巴黎的咖啡厅一夜之间多了起来,午后的阳光下相拥着一对一对的恋人,工厂里的女工劳累地打着哈欠,艺术家们汇聚在一起谈论着法国的未来……一切的聚焦点就像一束一束的光投射下来,装饰着法国巴黎这个舞台。

一切物体只要有光都可以出现幻影,在幻影里你会考虑什么?

这有点像东方佛经里讲修行。

莫奈一生都在观察光与影的关系,他追逐光的瞬间和影的刹那,他在时间里想找到永恒。

他所有的画,主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在一天的不同时间里,在一年的不同时间里,同一个地方,同一个物体,他可以重复地画。《卢昂大教堂》系列,《稻草堆》系列,《睡莲》系列,不变的是物体,变的是时间。

有没有觉得莫奈的画有点像东方的禅悟: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光和影本身诉说的就是时间,而时间似在身边,又似流去,我们似存在,又似一个短暂的投影。

莫奈的画,尤其是后期《睡莲》的系列,你会觉得越来越看不清楚,仿佛原本应该是清晰的实物却处在趋向消失的状态,而光呈现为主题,似乎在诉说什么才是梦、幻、泡、影。

也许我们想抓住和把握的东西却是最容易消失的,短暂的质感带来的并不是永恒。

然而,这一生不懈地追逐却可以成为永恒,在莫奈的画里像是充满了生命的哲学意义,以及自我完成的一种永生革命。

我想最令人动容,也是最动容莫奈的一幅画应该是为妻子凯米尔所画的《临终前的凯米尔》。

莫奈25岁只身来到巴黎认识了18岁的凯米尔,凯米尔成为他画里最多的主题,一直到成为他的妻子,凯米尔永远站在光里注视着莫奈,投射着长长的影子围绕着她最爱的人。

直到生命的光束即将消失的最后一刻,她躺在病床上,莫奈没有流泪,只是沉默,然后转身拿了画笔和颜料,静静地坐在凯米尔身边画下了她脸上最后的光影,莫奈看到妻子太阳穴上的光正一点一点微弱,一点一点消失,他说我看到的不是光,而是生命。

这幅画是唯一一幅莫奈在右下角签名并画下一颗爱心的画,光在逝去的时候,莫奈留下了深情。

如果你不了解莫奈为何对光如此狂热,也许在这里你能够找到答案吧。

“爱是对即将逝去的美无限深情。”当我听到这句话时,眼中有泪。

莫奈有爱,他的爱超于常人的冷静和热烈,光让他看到消失,而他的坚持是让光留下了温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声中,遍地血色,莫奈失明。

长期对光线的追逐,仿佛光用这种方法问他:你可有看懂瞬间与永恒?

莫奈凭着记忆画下一幅幅的莲花,此时的光已经成为生命的光,这不能不令人感动,因为莫奈一生追逐光影,而他最终真的化成了一束光,他不必再追逐,他只需要投射。

在炮火里,总统克里蒙梭拉着莫奈的手说:你一定要画下去,因为炮火使法国人民感到恐慌,而你的莲花能使法国人民得到安宁。

总统为他做了手术,莫奈再看到了光,他已经找到了瞬间和永恒的关系。

莫奈喜欢莲花,他一生向往东方,向往日本,莲花的圣洁犹如他的灵魂,没有黑暗。

他经历了工业革命,战争,同时也有许多受印象派影响的绘画流派诞生,但他这一生就像一束纯粹的光,照亮这个世界,洁净而充满温暖。

莫奈活了86岁,倒在光下。

那日,光线明媚如初,他似睡莲在花园里合上了安宁的双眼。

克里蒙梭来参加他的葬礼,一块黑布盖在莫奈的身上,总统扔掉黑布,他看着莫奈的脸,有光照在他洁净的脸上,克里蒙梭说:莫奈不要黑色,他永远没有黑色!

他把一块彩色的窗帘盖在了莫奈的身上,伟大的艺术家只是犹如一朵莲花在光的照耀下,睡着了……

时间是否流走?

莫奈看到的光的瞬间和永恒是什么?

据说现在巴黎的市中心有一个“莫奈发廊”,年轻的发廊主人把空间布置成花园,到处盛开着鲜艳的花朵,莫奈的画挂在顾客坐的正前方,我想主人一定是希望看着莫奈画的人也去思索和感受美的瞬间与永恒吧。

一个法国商人说,当他得到人生第一桶金的时候,他什么也没有去买,而是用它换来了三幅莫奈的作品,他说莫奈的画使他得到了智慧。

在日本的大原美术馆,藏有多幅印象派的作品,莫奈的《睡莲》也静静地挂在那里,我站在莫奈的画前,许久许久,画中每一个地方都被光覆盖和渗透,我看到了变幻莫测,看到了浮光掠影,看到了荣格所说的那句话:美,不是一种存在,而是一种正在消失的状态。

可是,在消失的状态中,你会觉得有一段时光是静止的,它永远存在,那就是印象。

作者简介

燕归来,本名:陈艳,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有的遇见都是一种约定。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专辑

(0)

相关推荐

  • 日出·印象

    印象派色调2020-07-06 17:46:53 他是法国印象派运动的领袖人物,被称为印象派的鼻祖:他在绘画方面天资极高,创造了独特的阴影和轮廓线的绘画技巧,改变了色彩的表达:他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取 ...

  • 印象派创始人莫奈画作《撑阳伞的女人》:捕捉光与影的和谐,细腻入微恰到好处

    克劳德.莫奈出生于法国,他的父亲是一位商人,小莫奈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一点也不理想,而他唯一的爱好是绘画,他常常在笔记本上作素描,以老师和同学为对象画漫画,日积月累,掌握了不少绘画技巧.虽然从商的父母并 ...

  • 燕归来:天地情诗 | 就读这篇

    天地情诗 燕归来 [随笔一] 山在那里不动 云在旁边缭绕 山默默地拉着云的手 云悄悄地牵着山的衣角 苍翠到茫茫 追逐到环抱 自是深情 到天荒地老 我跑进风里 风溜进云里 云钻进山里 山爬进心里 我不知 ...

  • 燕归来:今宵酒醒何处 | 就读这篇

    今宵酒醒何处 燕归来 我想,如果我们问到身边的人:你在繁忙了一天之后,趁着皎洁的月色,想做点什么? 许多人的回答应该是,喝点小酒,唱唱歌吧. 而在北宋时候,这样的情怀是很繁荣的. "凡有井水 ...

  • 燕归来:明月来相照 | 就读这篇

    明月来相照 燕归来 静夜无人,一抬头,明月就高悬在夜空中,似乎很近,似乎夜夜都有,似乎它为每一个抬头的人而照亮. 似乎,它很懂你. 那月华穿透了每一处夜色,落在每一点,每一草木,每一人的身上,我竟觉得 ...

  • 燕归来:落叶听残梦 | 就读这篇

    落叶听残梦 燕归来 如果说,人一生都是在不断地等待中度过,那么,寻梦,可有梦醒时分? <牡丹亭>里,杜丽娘说: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天然,是多么地难得! 昆曲里的滋味就是因这一股天然. ...

  • 燕归来:西风残照,谁家陵阙 | 就读这篇

    西风残照,谁家陵阙 燕归来 经过了几番凛冽的严冬,在一个繁花始盛的日子,有两个人,终于知己相逢. 我设想,那年吴国的花,花期陡然增长. 花下,公子光举杯,伍子胥快然饮下. 酣畅间,伍子胥操琴,琴声低沉 ...

  • 燕归来:此身供养 | 就读这篇

    此身供养 燕归来 一朵花开,芬芳的背后其实经过了万般的疼痛. 但,我想,这就是此身供养.  不知兰花是否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做过挣扎? 不可知. 但当我看到它的时候,它是蜿蜒上升的. 婀娜多姿,却含着泪 ...

  • 燕归来:空里流霜不觉飞 | 就读这篇

    空里流霜不觉飞 燕归来 细雨微微,点点滴滴打落在石径上,水光轻轻,恍似晕染着一种情绪. 涟漪,从水中泛到了心中. 去踩雨水,是叶,是草,还是路? 我想,雨是有化身的. 我抚过叶,沾湿了手指,清透,微凉 ...

  • 燕归来:偶然间,心似缱 | 就读这篇

    偶然间,心似缱 燕归来 花花草草,大约天下女子没有不喜欢的. 喜欢花的什么?草的什么? 花的红?草的绿? 大约又不是这么简单. 人的视网膜是可以识别两千多种色彩的,我们叫得上名的色彩其实寥寥无几.花红 ...

  • 燕归来:三步两步便是天堂 | 就读这篇

    三步两步便是天堂 燕归来 我们在书店度过了整整一下午,她看完了一本书,而我却因为一个西方神话的故事停滞不前,陷入思考. 伊卡洛斯是神话中的一个小男孩,陷入孤岛,父亲为他做了一对蜡制的翅膀让他飞出去,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