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扶阳脉学中几个问题的看法
一、切脉为什么要轻取与沉取?
答:中医学切脉轻与沉取,与中医学效法天地,天人合一思维有关,同时郑钦安在《医理真传》外感与内伤说中指出,治病要分外感与与内伤,而切浮脉就是效法天,看一下是否有外来的邪气侵袭,而脉浮说明有外来的邪气加之于人身,而人体则积极起来应对外来邪气,以驱除外来之六淫之邪气,所以切浮脉就是看一下人体内是否有针对外来邪气的反映情况与力度,甚至其反映的时间也能够通过切脉而感觉出来。
沉取切脉,则是反映人体内五脏自行运行的状态,一般情况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时以中间最为涌动力度比较大,沉取则能准确的反映出血管内血液运行时力度、幅度、血管弹性等综合情况,同时沉取时才能感觉到正常人体血液流动状态下是否正常,而轻取是无法感受到这样的体会的,况且正常情况下没有外感时,人体血管内的血液的流动由于重力的作用而也稍偏血管壁的下方,故沉取才能准确有找到这样的感觉。
二、为什么切肾脉要至骨?
答:郑卢扶阳医学提倡切肾脉,在左侧尺至骨按压后稍有松动时感觉其搏动的情况,来判断其肾中一阳的虚实情况。我们知道,中医学认为双侧左右尺部是有分工不同的,左尺肾中为水,右尺肾中为火,腰部命门在中间为人体水火之太极。由于人体内阴阳颠倒的关系,即左尺部水为阴,阴水是无法向上运行的,而只有水中之火,即坎中一阳,即阳气才会向上升腾,由于沉脉尺部取着为肾水部位,无法反映出人体坎中一阳,即人体阳气的情况,而只有按压到骨稍有松动,看一下血管反映的搏动情况,因为水为阴而阳升则动,故而重按压至骨才能准确的反映出肾水中阳气是否旺盛,所以说郑卢扶阳医学这个判断人体阳气的方法是非常科学的,而且与临床法药密切相联系,并用扶阳附子法的扶助坎中一阳,来判断人体阳气恢复的情况,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与创造。
三、为什么要切五脏脉?什么是五脏本脉、病脉与真脏脉?
答:关于切五脏脉的理论,在《内经》中介绍的比较详细,因为古人没有借助任何仪器,只借助敏感的三个手指头,来感觉人体内气血运行的情况,特别是气的感觉,或脉象的形成,都说明人体的信息,通过手部寸关尺的反映,能够感觉到人体整体的运行状态或者病理生理的情况,特别是修禅而成像的本能出现,同时现代全息论的观点已经论证了老祖宗的正常性。因为在不借助任何仪器的情况下,来判断人体内五脏目前生理状态与病理情况的异常情况,先民们科学的应用了全息论的观点,察外知内,从局部了解全身情况的方法,所以说明切五脏之脉,就是要通过切脉了解目前病人五脏脉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还是异常,还是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内经》对于四时五脏脉的判断讲的非常清楚,如肺脉毛,心脉洪,肝脉玄,脾脉缓,肾脉沉,这在郑卢扶阳医学脉学判断过程中运用的非常到位,因为我们只有先了解或认识准确了五脏脉正常运行的情况,才能判断出其五脏脉是否出现了异常,特别是病理的情况下病人到了什么样的程度,都能从切脉中判断与体验出来。特别是真脏脉的出现,实际上是人体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人体本脏本能反映出来的最后搏击,看看能否挽救自己的命运,这脉也就是所谓的回光返照等情况出现。
切五脏脉的目的,还是因为人体以五脏统帅全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特别是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是人体灵魂的主宰。但是,其神来源于气,气来源于精,精气神的根本在于五脏,五脏以肾为主,以心为用,以金木协调性情,而性命合一的基本前提是,五脏功能的健全,所以说切五脏脉而了解精气神的状态,以及人体内在本能情况,都是一种极为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四、五脏脉为什么会出现太过或不及?
答:五脏脉乃为人体正常运行过程的反映,人体内由于存在着强大的自我修复与调整能力,当人体出现异常情况下,由于启动了自我修复与调整机制,体内开始了一系列的去邪过程。在这个去邪过程中,由于人体的天然的禀赋与体质的差异,我们能从生理上找到其功能架构,如解剖上我们发现的交感神经丛与副交感神经丛,交感神经丛若对外界情况反映的比较剧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反映过度,导致一系列的自身破坏,出现了所谓的“阳盛阴虚”的情况;反之,当副交感神经丛为主导的情况下,人体对外界的反映采取回避的态度,任邪气长驱直入,使身体多处受伤而不去修复,这时就是所谓的“阴盛阳衰”,即阳虚,这就是郑钦安所谓的“阴阳辨证”之根据。
而五脏脉为什么会出现太过与不及,同样也缘于这样的理论依据。如临床上我们经常会见到双侧寸关太过脉象,其实这样的太过是体内修复与调整太过,导致人体二次自我损害;同样,相反的是,大部分人由于长时间的体内修复而无法改变,最后导致体能下降,而五脏本能功能反映不出来,形成无法修复的局面,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病情恶化与多地方损害,这时间我们能感觉到的五脏均出现沉细无力甚到无法感知的局部,这就是所谓不及状态。
五、何如通达切脉而探明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答:郑卢扶阳医学比较重视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因为从《外经微言》中得知,人的生死完全是由先天所决定的,可以说人的死亡都是死于先天,而非死于后天。郑卢医学恰恰重视人的先天功能状态,先天的功能状态彭师在《传道录》中讲的比较清楚,切脉左手尺部至骨就是探究先天这坎中一阳的功能状态,因为这坎中一阳缘于乾卦,而扶阳医学就是在先天坎中一阳,所以通过判断左手尺部至骨而探明先天坎中一阳的情况是非常科学又简单的方法,完全符合郑钦安大道至简的思路。
切脉了解后天的情况,主是从五脏脉的缓力神情况来了解,特别是右关部脉的情况,即脾胃脉的情况,更能了解后天脾胃运化升降情况。其实二者的关系,实际上同盛同衰的状态,先天强健,后天必然旺盛,先天弱而后天想强盛是很困难,因为人活一口气,这一口气主要缘于先天。
六、如何通过切脉了解顺逆强弱?
答:这个问题不太好解释,我想通过《素问·三部九候论》中介绍一下,经文曰:“帝曰:决生死奈何?岐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皮肤著者死”。
当然《内经》时代生死说法,我们要灵活看这个问题。我的感觉是,切脉了解顺逆强弱是一个综合性判断过程,取决于医者经验、体会以及个人本能的情况,特别是现代医学的发展,什么样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顺逆强弱在脉象的把握我们要综合体验更为全面。我在临床上一般都是综合判断问题,比如形瘦体弱而切脉弱者为吉,而劲滑者凶;相反,若形体强盛者而切脉弱者凶,切脉有力者吉。当然,这正常情况下的规律,例外的情况很多,因为人本身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七、如何通过切脉分辨出元气、正气、太和之气?
答:我认为元气乃是先天真阳先气,即先天父母给的一口气,而切脉左手尺部至骨,实际上就是切的先天坎中一阳,即先天真阳元气。当然,元气虽然称之为真阳元气,其实精的问题也不能忽略
正气与太和之气,我的理解是这两个内容说的是同一个问题,正气乃是一个现代中医学称呼法,太和之气乃是郑钦安始祖的称呼方法。这两个称呼的内涵基本是一致的,因为正气包括阴阳二气,太和之气更阴阳二气、先后天之气合一的说法。如郑钦安在《医法圆通·邪正论》中说到:“正气者,阴阳太和之气也!(太和者,真阴真阳浑然一气,氤氲化育之消息也)”。
切脉来判断元气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切左手尺脉至骨而得到;正气与太和之气,则是结合五脏脉的缓力神,以肺脉毛,心脉洪,肝脉玄,脾脉缓,肾脉沉来体验出来,最后得出综合性判断结果。一个是先天,一个是后天,先后结合,才能真正判断元气、正气、太和之气三者的关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想到那儿写到那,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文章节选自傅文录《我的扶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