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洗白的黑帮,竟能成为“榜样”!
暴力犯罪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深恶痛绝的,然而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这种黑帮犯罪会受到很多人的厌恶以及抵制,千百年来,他们的存在并没有因此而有任何的削减。很多国家一直以来都深受困扰,究其原因,这些暴力犯罪集团他们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洗白方式。而这种洗白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他们与反对他们的人之间和解的窗口。当然,这种和解本身是需要加引号的。只要拥有了这种方式,暴力犯罪便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社会的角落永不停歇。
那么这种方式是什么?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说的就是这种方式中的一种,也是非常普遍存在于当代的一种怪象。本片叫《判我有罪》,乍一听是一个义愤填膺的名字,而这样的名字背后,则是很多人都深恶痛绝的犯罪问题,而本片却非常巧妙的将这种犯罪问题变得易于接受,人们接受了这种逻辑之后,回过头来看待这种犯罪问题,好像也不是太过于让旁观者直接感觉到厌烦。
《判我有罪》说的是基于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一个叫杰基的黑帮犯罪头目,他是美国著名的黑手党大集团的代言人之一,他被捕之后,因为所犯下的罪行,连带着整个黑帮集团好几十人都被牵连。而这场声势浩大的犯罪审判,最终持续了21个月之久,期间,不论是辩护律师,还是控方证人,他们都进行了空前的证据展示以及案情陈述。这些行为无疑都是为这场审判“增光添彩”,本片将这场审判用一种诙谐的方式记录了下来,然后就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影片《判我有罪》。
本片的故事性以及演员的演技自不必说,吕美特一直以来都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导演,他所指导的影片也都深受影迷们的欢迎,《热天午后》,《奇幻核子战》等影片也都是有口皆碑。因此,本片并不存在质量上的问题,所以,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般黑帮电影的真实内核所在。
很多人都看过《古惑仔》系列,这个系列电影中,我们看到的黑帮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讲义气,够朋友,这恐怕是第一观感。这种观感之下,如果不强调电影与现实之间的边界,那么现实中的黑帮就会与电影中的黑帮进行混淆。一旦观众产生了这种混淆之后的理念,那么创作者的意图就达到了。虽然电影中的黑帮并不会有一个好的结局,然而观众对于结局的关心自然已经被淡化了。留在观众心中,黑帮的具体印象已经被讲义气所占据了,而他们的犯罪行为却出其不意的成为了旁枝末节,或者直接被观众忽视了。
这就是黑帮电影某种程度上的存在价值。用一种普通人可以接受的价值观偷换概念,用他们来替代黑帮原本的真实面目,从而让观众被误导,最终对黑帮产生同情,而忘记了这群人在现实中的种种犯罪行径。大家可以想想看,很多黑帮电影都是遵从这个套路。用一种概念来替换另一种,从而达到强化影响的目的,而这些目的,最终是为了改变现实中的观众对于这样的黑帮犯罪集团的固有印象。
明白了这一点,大家就会知道,在影视创作中,对于黑帮集团任何形式的洗白的创作都是不会被欢迎,更不用说会被大力宣传。因为电影本身就担负着宣传的责任,而这种责任一旦被扭曲,就会产生一种难以弥合的缺口。
回过头来看看本片,《判我有罪》是一部可以用喜剧片的审视眼光去看待的黑色幽默电影,我从来不怀疑本片的艺术性,今天所探讨的是本片的现实意义,任何一部影片如果没有一个现实意义作为支撑,那肯定会流俗。本片也不例外,喜剧形式是另一种淡化现实意义的固定套路,全美黑帮五大家族之一的卢切斯家族中的代言人被塑造成为一个憨憨,这本身就淡化了他身为全美黑帮五大家族代言人,在形象上的负面。而本片采用的视角,另一种程度上让我们看到了在犯罪分子精心布置的辩护场面中,陪审团是如何被一步一步操控,控方律师是如何被一点点的推翻。看到这个现实,估计不会有人笑得出来。
我们之所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本片,一定意义上因为本片与我们中大多数人的关系不大,然而换做是曾经被黑帮伤害过的人们去看待本片,一定会恨得牙痒痒。用一种嬉笑的方式去化解某种现实中存在的矛盾,或者说淡化矛盾的冲突点,看上去会让旁观者释怀紧张的情绪,然而这并不会让参与者有任何的快感。
因此,《判我有罪》看到最后,很多人都会觉得杰基是一位讲义气的人,他讲义气的行为甚至可以成为本片的内核,然而大家却忽视了杰基乃至杰基身后的集团在美国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如果黑帮分子用这种方式给自己洗白可以为自己挽回名声,那么日后在现实中他们实施犯罪的时候,普通人到底该怎么办?这时候多问一句,人类正义真的会所向披靡?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