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焦分治的原理与方法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导读:“病多寒湿,法当温化”,前几日的推文中为大家讲述了经方高手赵亮老师治疗寒湿病证所总结出来的治疗大法。临床具体应用时,当以“温”为基础,上中下三焦分治,治法各不相同。赶走寒湿,看温化之法显奇效。
1.上焦寒湿证——温肺化饮
临床表现:恶寒,头身疼痛,无汗,咳嗽,痰稀白或干咳无痰,喉中哮鸣有声或气喘。舌淡嫩或胖,苔白腻或水滑,脉沉弦或紧,寸浮。
病机:外寒内饮。
治则:温肺化饮兼解表。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具体药物:麻黄10g,桂枝10g,白芍10g,五味子15g,干姜10g,细辛5g,半夏20g,炙甘草10g,紫菀15g,款冬花15g
煮法:以水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再煎,汤成温服。
加减:伴颈部僵硬不舒、恶寒甚者,加葛根;
伴咳嗽、咽痒甚者,合半夏厚朴汤;
伴口干咽痛者,加桔梗、生石膏。
2.中焦寒湿证——温中燥湿
临床表现:腹部胀满疼痛,喜温喜按,呕吐,纳差,小便调,大便稀烂,倦怠少气,四肢不温。舌淡嫩或胖,苔白腻或水滑,脉沉细弱。
病机:脾胃虚寒夹湿。
治则:温中燥湿兼止泻。
方药:理中汤加减。
具体药物:党参20g,苍术15g,茯苓30g,白芍15g,干姜10g,木香15g,砂仁10g,炙甘草10g,陈皮15g,防风15g
煮法:以水三碗,煮取一碗,汤成温服。
加减:伴口干而小便不黄者,加葛根;
伴恶风汗出者,加桂枝;
伴蜷卧沉重,利不止者,加附子。
3.下焦寒湿证——温阳利水
临床表现: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瞤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
病机:脾肾阳虚,水湿泛溢。
治则: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加减。
具体药物:红参10g,苍术15g,茯苓30g,白芍15g,生姜5片,防己15g,当归15g,制附子10g(先煎),川芎15g,泽泻30g
加减:若水寒射肺而咳者,加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下焦阳虚而下利甚者,去芍药之阴柔,加干姜以助温里散寒;
水寒犯胃而呕者,加重生姜用量,可更加吴茱萸、半夏以助温胃止呕。
注:方中白芍其义有四:一者利小便以行水气,《本经》言其能“利小便”,《名医别录》亦谓之“去水气,利膀胱”;二者柔肝缓急以止腹痛;三者敛阴舒筋以解筋肉瞤动;四者可防止附子燥热伤阴,以利于久服缓治。
延伸阅读:上、中、下三焦治法
(一)临床面对最多的还是慢病和杂病,寒热虚实纠结,主诉繁多,错综复杂,医生常常被搞得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但是时间久了也慢慢捋出一些头绪,我总结为三句话:(1)上焦多实、多热、多壅滞;(2)中焦多堵;(3)下焦多虚。这正好是一个倒三角形,头重脚轻的状态,提示由于中路不通,上下无法进行很好的交通,所以身体频频出问题,从卦象看,这是一个“否卦”的结构。
针对中路不通,我常常用小柴胡汤的构架变化,“疏肝、清胆、和胃、导滞、畅腑、健脾”,以拨通中焦。针对上焦多实、多热,常常重用川牛膝,引“气、血、火”下行。针对下焦空虚,常用藏精7药,“杜仲、川断、桑寄生、红参、制附片、生龙骨、生牡蛎”,本药组脱胎于参附龙牡汤,其中生龙牡是点睛之笔,“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以达到封藏肾精的作用。针对尺脉沉迟无力,精力不济、疲倦憔悴,我常常打包用药,把它们当做一味药来用。
生命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元气燃烧做功的过程,就像煤气罐-橡胶管-炉灶-锅具饭菜,炉灶之火就是生命之火、命门之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等一切的生命活动动力皆源于此。命火不旺,无非是两个原因:1 元气亏虚,气量不够;2 橡胶管堵塞,气路不畅。前者对应下焦空虚,后者对应中路不通。“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精”是一气周流的源动力,是生命的源头活水,所以针对上焦、中焦的治疗都是治标,而补充肾精,为生命灌根才是治本,很多慢病的收功之法就在这个地方。
我们对生命的认识一定要有全局性,把生命的结构看清楚了,就知道我们眼下这一步走在哪个环节?接下来该怎么走?最后我们要走向哪里?这一点对于一个医生太重要太重要,因为在此之前我们都是糊涂的,都是见病治病,不知道这一步解决了之后下一步该怎么走,就像一个游魂。治疗只是一个片断,当然就谈不上什么远期效果。
中医有一句名言叫“久病及肾”,就是说任何疾病到最后都是殊途同归,都会耗竭肾精,伤及生命之根基,伤及机体的修复能力、免疫能力、纠错能力、自稳能力,所以很多疾病反反复复,颠三倒四,缠绵难愈。
举个例子,四川名医刘方柏老师治疗重度肝腹水的思路是“补下-启中”法,一方面重用熟地120克峻补肾精,重建生命之极,恢复一气周流的源动力,因为有了“精”才能去化“气”,才能接续上一气的周流;一方面疏肝、清胆、和胃、利水、畅腑,启中以疏通道路,排出腹水。因为病到这个地步,肾精几近枯竭,气化功能衰竭,肾不能主“水”,所以“水液泛滥”,我们若是能看到这个深度,对疾病的治疗就更为得力。
(二)读《燕山医话》,王大经老中医提到他治疗肩周炎的经验是以柴胡桂枝汤为主,效果很好;黄煌老师提到小柴胡汤可以治疗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关;《伤寒论》柴胡桂枝汤原文提到“支节烦疼”。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思考,我们会有一个新的思路,就是从调整肝胆枢机的角度切入来治疗各种关节痹痛。“木曰曲直”,木的特征是曲直;关节的屈伸正是曲直的表现;二者具有“同象”的关系,通过舒达肝胆枢机,就可以恢复关节枢机,从而恢复关节正常的屈伸功能。
上热下寒有两种情况,其调理方法迥异,方法不同,结果自然不同。上热,都表现为上焦心肺有火,头面起疙瘩、口舌生疮,咽干咽痒等。下寒腰腹喜暖怕凉。上热表现相似,而下寒则原因不一。第一种情况是真的下寒。下寒也即中焦以下有实寒,好比严寒冬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情况,即使阳光照临,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将寒冰化为暖流,甚至于阳光之暖照临冰面,其热量不能被吸收下传,反而逆冲而上,积累于地面之上,虽然地面上暖积为热,表现为上火症状,而地面之下依旧冰冻三尺。这种情况之调理就要破冰回阳,调以理中四逆辈,以姜附之热化沉积之寒,火起冰销,暖流四溢,下寒得以破除,则久冻之地面得以疏通,地面之上热得以下传,贮存于水中。如此则上不积热,下无寒流,上下一如,温暖如春。如辩证失误,本当温阳除寒,却调以助阴之品,好比冰冻之地再遇冷水,则冰结愈厚,寒气更盛,上热更难下传,则下更寒,上更热,当冰层完全覆盖,上焦之阳气不能丝毫下传之际,阴阳离决,生机瓦解,生命终止,岂不惜哉?
第二种情况是假的下寒,准确来讲应该叫上热下虚。这个寒不是实寒,是虚寒。虚是阴虚,阴虚不能含阳,好比电池贮备能力不足而无法贮存充足的电量。如此则表现为下焦阳气不足,同样有下焦腰腹无力怕凉喜暖。上焦之热在下传的过程,也就是能量输送过程中堵塞淤积,原因是仓库容量严重不足,不能容纳更多的阳气。如此则上焦之热下传受阻,则郁积于上表现为上焦热盛。下焦阳气相对不足表现为寒。这种情况根源是阴虚,则当以熟地山萸肉之类填实仓库,也就是将仓库扩容,扩容后上热得以贮存,则上焦不热,下焦不寒,同体一如。如辩证失误,以为下焦实寒,治以四逆理中辈,则本来水亏之地,又遇烈火,则少水遇热蒸腾而上,如此则下焦真水更亏,真亏更亏,则更加不能容纳阳气,如此则越用温阳破寒之品下焦越觉怕冷,上焦越觉有热,当真阴断绝之际,一丝真阳飘荡而去,散于虚空,则人身只剩一具肉体,可不惧哉?
艾御享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