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50岁的我,曾在心里跳桥100次

面对跳桥事件,请自问:你,可曾脆弱,可曾想放弃,可曾有过结束眼前一切的瞬间?

指责别人很容易,说妈妈教育无方,说孩子脆弱难当,说心理救助缺位,说社会错误导向。

easy!so easy!

容易且引关注的事,人们是极爱做的,更是极积极做的,因着大数据时代,关注即流量,流量即粉丝,粉丝即收益(能否获得另说)。

可我难免恍惚,仿佛那一颗人血馒头,从鲁迅先生的文字里热乎乎、活生生跃然当下,无数人似是说理道情,却隐约怀揣狂欢,对带着血的温度的馒头趋之若鹜,自信可以因着馒头的作用,自证专业、理性、道义。

可,这不是最正宗的非理性,非专业、非道义吗?

我很普通,普通到有点不敢表达真实感受。自认不曾是强者,也没强者的天分,所以只有等待,等待馒头凉了再出来说点什么。

或是懦弱,或是自卑,或是胆怯,都是吧,管他呢!

我只是相信,失去青春年华的孩子,于父母,于整个家庭是一次重创,我又怎能捧上孩子的人血馒头慷慨激昂?

我懦弱,我胆怯。

再问:你可曾脆弱,可曾在叠加而至,抑或突然而至的负面事件面前崩盘?相信电门是解脱,水底是逃离,楼顶的急速下坠是自我拯救?

只是不敢,再想之后的越想越怕,终使自己放弃。

我是专业的,一般情况下总能保持着理性。我先回答,你们稍等。

在已然走过的50多年里,我有过100次以上的脆弱,其中100+次在心里跳了。

敢回答吗?

用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回顾所有的过往心情,回顾或多或少的逝去年华?

只是没有付诸行动,只是在想过之后又想了一下,再思索了一番,行动就消失了,坚持就继续了。

我,能有今天,能够如此专业、理性,全拜托一件事:错过了冲动!

莫泊桑: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们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自杀,一种对于自我无力感的最后抗争,一种对自我现实的极度厌倦,一种无助,一种失控,一种对重要人物的反向惩罚。若说,自杀的原因有无数种!

其实,哪有那么多种,只一种就够了——冲动!

如果再给他3秒,他多半会和你我一样,只是想想而不曾冲出车门。

孩子跳桥了,17岁。关键词太关键了,热度铺天盖地直冲上去,这何曾不是一种冲动?

我试着站到妈妈的位置,那是怎样感觉?儿子的双脚在面前划过,在指尖划过,甚至能感受到划过的风在流动。可她抓不住了,只能对着桥面拍打,心痛欲裂不过如此吧?

太难,难以将心比心,却也太难在伤口上撒盐。

为人母者,虽非我子,其痛可感,其伤我知。孩子,17年养育,17年陪伴,就这么匆匆的走了,在妈妈的面前,在妈妈的身边,是怎样的决绝,留下怎样的心碎成灰?

孩子冲动行为的背后,有许多种可能:

1.青春期自尊建立初期,不能接受自己被误解,或是被公开批评。

2.家庭教育方式不恰当,导致孩子过于高自尊,长期掩饰的自卑突然被激活。

3.长期被夸赞无法接受自己也会犯错,自我评价一时降到最低点。

4.长期被否定,在多重指责下自我无法接纳出现心理僵局。

5.感觉自我被忽视,渴望理解得不到满足时又被指责,羞辱感满溢。

……

不管是哪一种诱因,你我都不曾在车上,都不曾与当事人交流,都不知道是什么作用的结果。评判、评断、指责统统不负责任!

我们只需要知道,14-18岁之间的孩子,是自我确立的关键时刻,他们什么脑都长好了,只有情绪脑尚在成长期。

因此,这时候孩子的冲动,很多是没有理由的,或者说是没有你所谓过来人的理由。

再想想,你曾经的冲动,你曾经的活不下去,是怎样挺过来的?你会想到父母,想到孩子,想到没花完的钱,没还完的贷款,没买的包包,没亲密过的心仪对象……

所以,你过来了。

冲动之所以叫冲动,就是一瞬间,一眨眼。瞬间过去了,眨眼结束了,冲动也便归于寂静。甚或许多年后,你都不好意思承认,你也曾冲动,此时想来太过可笑,太过小儿科。

对于家有孩子,特别是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我想说的只有一点:不给对方冲动的机会。

怎么做到?

很简单,不给自己冲动的机会!

当问题来临时,别急于给孩子答案,更别急于抒发自己的情绪,要学会等待!

青春期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你越急于说,他越选择回避,积郁迅速形成反作用力。

别说孩子脆弱,谁不曾脆弱?

别说家长失误,谁能够全对?

哪个家长高明到从不犯错,保质保量养出一个天然且终生不冲动的孩子?

如果有,那孩子一定存在严重的隐性心理问题!

我有想过跳桥,但我没有跳,因为我逃开了冲动的魔爪。逃开的方式和机会很多,早期挫折经历多少,家庭帮助系统是否正常,父母情绪稳定与否,外部出口可曾持续存在,等等等等。

我感谢那100次想跳桥的经历,让我更强大,更自信,更使我对人们多了一些理解,多了一些宽容,多了一些爱。

正确对待,正确经历,是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基石。

早些让孩子经历一些挫折,在经历的过程中教会他们面对挫折;

家庭帮助系统要持续且积极地工作,倾听比出谋划策更有效;

父母在孩子身边时情绪要保持稳定,面对情绪问题不隐藏,不伪装,让孩子看到正确的处理方式;

给孩子社会交往的空间,让他们的负面情绪在朋友间得到缓解和化解。

文:晓彤

图:网络

—— E N D ——

如果你这篇觉得“好看”,请帮我点“在看”或转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