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24【气象】特种邮票
1958.08.25发行 全套3枚 发行量800万套
(3-1) (136)8分古仪器·相风铜鸟(800万枚)
(3-2) (137)8分气象观察 (800万枚)
(3-3) (138)8分气象服务 (800万枚)
邮票规格:27×36毫米 齿孔度数:14度
整张枚数:120枚(12×10) 版别:胶雕(无背胶)
雕刻者:唐霖坤、孔绍惠
设计者:孙传哲 印制厂:北京人民印刷厂
气象是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光象等各种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远在三干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发明了许多观测天气的仪器和方法,用当时的甲骨文字记载了天气晴、阴、雨、雪的变化,而且还逐步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去。但是,在漫长的封建制度下,由于科学技术处于落后状态,中国的气象事业长久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受着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气象事业的建设和发展。1954年3月6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警报和预防工作的指示》。1958年6月29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召开了全国气象会议。据统计,当时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气象台站已有二千多个,而1949年前才只有72个。
1956年8月1日晚,从浙江省象山港登陆的强台风,袭击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并深入到位于中原的河南省开封市。由于预报及时,使损失大大减轻。这在当时被看作是一项重大的气象成就。
1958年8月25日,为了宣传气象工作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邮电部发行了《气象》特种邮票,全套3枚。
第一图为“古仪器.相风铜鸟”。主图是中国汉代发明家和天文学家张衡所创制的“相风铜鸟”。它是中国古代气象仪器的一种,也是世界上最早用来观察风向的气象仪。邮票两侧的耕牛和船图案,象征气象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二图为“气象观测”。主图是中国自己制造的现代探空仪,四周是对风、云、雨、雪、雷、电等气候现象简单直观的描绘。
第三图为“气象服务”。画面的主体是大风信号,塔上挂着一个台风注意信号,背景是一张“天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