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坑之王——都成坑石
都成坑石质坚硬通灵,多呈结晶状,温纯深润。色具五彩,斑斓明艳,以黄、红、白三种最为普遍,表里如一,永不变色。其中纯黄而温润者,可匹田黄。
都成坑石以其“五彩相映,光彩四射”特质,为鉴藏家所珍重。妩媚温柔更非他山之石所可比拟,故名列山坑之首。
【五子戏弥】 都成坑石
1、概况
石头种类的识别主要是通过质地、颜色、纹路来进行的;有一种石头,它的辨别非常奇特,其对章是通过轻碰发出的声音来进行的。“锵锵”的声音,从轻轻触碰的对章中发出来,是这种石头无比自信的体现。当客人对撞确认无误后,从跨包里掏钱的动作都变得果断;店主则是气定神闲,一副不慌不忙的模样。这就是都成坑石,它的坚硬在寿山石品种中出类拨萃的;摊主们向客人介绍它的时候,都会要求客人对碰都成坑石予以验证。
都成坑山位于高山之东,南望加良山、北隔寿山溪、与善伯旗山、善伯山、月尾峰对峙。都成坑又名“杜陵坑”、“杜林坑”、“都灵坑”、“渡林坑”等。寿山村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早以前,代表着祥瑞的神兽麒麟降临寿山,村民们雀跃欢呼,看见麒麟飞向都成坑山上,以后就不见了。所以都成坑又有“度麟坑”之名。
都成坑石最早产于于明末清初,在清道光年间(1821年至1850年)大量开采;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石质坚实、色彩丰富;行谚有云:都成坑,砂成山,有水色,人人贪。由于都成坑石多夹在坚硬的围岩中,称“粘岩性石线”,很少有大块、饱满的都成坑石石,因此大型的都成坑石作品多数是少数的肉皮、大量的岩质所组成的片状物。
【东方朔献桃】 都成坑石
2、主要矿洞
都成坑的主要矿洞有三个:琪源洞、坤银洞和元和洞。说起琪源洞,寿山人都知道有一个传奇式的故事。
20世纪30年代,寿山石农黄琪源上山寻找矿脉,途中遇雨躲进就近的坑洞。一时大雨滂沱,雷电交加。这时一道闪电划过,琪源突然看到洞壁上有一条黄色的矿线,凭他多年的经验,这条矿线虽然很小,却很有希望。寿山有一个惯例,洞口放有锄头和土箕的是有主矿洞,否则就是无主矿洞,人人都可以开采。琪源眼望洞口的锄头和土箕,明白洞主陈朱森一直开采不到都成坑石,虽已一贫如洗,改矿务农,然而并没有放弃这个坑洞的主权。
当晚,琪源提着酒莱上朱森家,酒酣之时想朱森商量借洞开采,送给朱森几担谷子,并口头约定,今后如果“出石”,一定分给朱森。就这样换来了矿洞的开采权。
琪源印玺
不久,琪源就开采出了一批历史以来最美的都成坑石,质地晶莹温润,纯洁少砂,多为黄色,十分美艳,堪称都成坑石之极品,人们称之为“琪源洞都成坑”, 无愧为“山坑之首”。黄琪源置地买屋,轰动寿山。族人黄某眼红,挑动朱森到福州告琪源霸占矿洞,这场官司打了八年,两败俱伤,黄琪源财空人亡。官司早已是历史陈案,而美丽的琪源洞都成坑石却永远留在人间。
坤银洞就在琪源洞的附近,两洞已经相通。坤银洞是早年石农张坤银开凿的,所出产的都成坑石各种颜色都有,灰色石料质地微脆,其他色泽的石料质地稍坚。
元和洞为早年石农陈元和开凿,所出产的都成坑石,质地微坚,各色相间,肌理隐有白浑点。
【铁拐李】 都成坑石
3、特征
都成坑石的矿脉夹在坚硬的围岩之中,称之“粘岩性石线”。结晶性较强,质地比较坚硬,透明度强而富有光泽,肌理常有并列的弯曲条纹,如水波荡漾,并常有灰色的石皮或色斑,称之“都成屎”。都成坑“石线”较薄,厚度一般不会超过十几厘米,所以石料多与黑色的岩石一起开采,石农形容都成坑石:“都成坑,砂成山;有水色,人人贪。”“水色”是福州方言,比喻石的质地如水那样莹润可爱。
清光绪年间,著名文人郑杰在他著的《闽中录》中形容都成坑石:“都灵坑,五色斑烂,温纯深润。”书画家陈子奋在《寿山印石小志》中对都成坑石的评价很高:“半透明而有异光,闪烁夺目。”“其质温润幽雅,皆美妙可爱。”“外有青黑色石皮,石工留其多寡,刻以薄意之花卉、山水,妙巧天成,田石几不能专美矣。”
【济仙】 都成坑石
4、分类
石农习惯按矿洞为都成坑石取名,如琪源洞、坤银洞、元和洞都成坑石。
收藏家和艺人多按色泽取名:红都成、黄都成、白都成坑石等;又因其色泽和纹理有不同的特征而名之:枇杷黄都成、丹砂红都成、葱白都成坑石等,对于多种色泽相间,色层分明而晶莹明丽者,称之五彩都成坑石。
有一些早年就脱离母矿,零星埋藏于矿洞附近的都成坑独石,称之掘性都成坑石,质地不如矿洞所出产的石材那样通灵。掘性都成坑石多呈黄色,多有石皮,肌理有网状或弯曲的条纹。
都成坑石的品目按色相、矿洞和矿状分别命名。主要有:
黄都成——指纯黄色的都成坑石。有黄金黄、桂花黄、熟栗黄、枇杷黄、洋参黄之分。以黄金黄最为珍贵。
红都成——指纯红色的都成坑石。有橘皮红、朱砂红、桃花红、瓜瓤红数种。以橘皮红最稀罕,古有“炼蜜丹枣”之雅称。毛奇龄《后观石录》赞:“百炼之蜜,渍以丹枣,光色古黯,而神气焕发。”
白都成——指纯白色的都成坑石。但往往色非雪白,而多带微灰或淡黄,有时略呈葱白、反青蓝。肌理偶含不透明色块及条条色纹,求之质洁色清者殊难。
朱砂冻都成——指都成坑石中,质地洁白而透明,肌理密布朱砂红色点的矿块。以色艳而斑点均匀马上品,属都成坑名贵品种。
五彩都成——又称“花都成”。指多色交错的都成坑石。色泽艳丽,纹理自然,如“郊原春色,桃李葱笼”。其质地通灵者佳,五色俱全者贵,世有五星聚魁、五福呈祥等雅号。杂质过多则不足取。
粘岩都成——指与坚硬围岩紧粘着的薄层都成坑石。质特晶莹,但石层极薄,难以成材。凡都成坑石,常有石英细砂渗杂其间,解石困难,故行业有谚语:“都成坑,砂成山。有水色(福州方言,'水色’指光泽度),人人贪。”形象地描绘出它的特点。粘岩都成结晶体与砂岩集于一体,对比强烈,颇为奇观。
琪源洞都成——又称“锦元洞”,是以矿洞命名的都成坑石品种,在都坑石中品位最高。相传旧洞马张世元所开凿,初时所产石并无特色,故不著名。至20世纪30年代,洞经黄琪源重新开发,出产石质甚佳,名始大着。1944年黄琪源去世后此洞不复再出,流传至今珍品寥寥无几,倍见珍宝。
琪源洞都成石质晶莹温润,纯洁少砂,远胜他洞所产,堪称都成坑之精萃。其色多黄、红,肌理萝卜纹细密清晰,极似“田黄冻”,而色纯一,产量极微,更比田石稀罕。
坤银洞都成——是以矿洞命名的都成坑石品种。洞位于琪源洞的上方,为张坤银所开发,故名。石质微坚,有黄、红、白、灰诸色,纹理多呈条纹状,纯洁度稍逊“琪源洞”所产。有时在透明若玻璃的肌体中,会出现条条灰白色流纹状痕迹,俗称鼻涕。该洞已废,不再出石。
元和洞都成——是以矿洞命名的都成坑石品种。洞位于坤银洞旁,为民国初陈元和所开发,故名。石质脆硬,微透明,色多红、黄相间,含白色浑点。其中有似玛瑙者,质较佳。矿洞塌陷已久,仅留洞口。
掘性都成——是零星埋藏都成坑山坡砂土中的块状独石,靠挖掘而得,故名。品质优于矿洞所产,属寿山石稀有品种。其质地格外温纯,色多桂花黄、枇杷黄或橘皮红,亦具萝卜纹、石皮及红筋等特征,酷似田石。但其纹理纤细而弯曲,异于田石之绵密均匀,表里石色变化也不明显,故可辨认。
【山间吹笛牧童过】 都成坑石
5、保养
都成坑石质坚性结,晶莹光亮,作品完工时艺人已上蜡保护,收藏家不必上油上蜡。都成坑石的小品适宜经常把玩摩挲,是最好的保养方法。
【平安灵芝】 都成坑石
都成坑石在历史上曾经出产过无数上品佳石,然近年来矿脉枯竭,产量日减,佳者亦不多见。故今日玩石者常听得都成坑石美名,眼见者却未必配得上“山坑之王”的称号,然一旦有缘得见旧坑出产之妙品,很难不为之惊艳并叹服其王者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