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前,一支商朝军队消失无踪,三千年后,他们的后代竟在美洲

曾看到过这样一种说法:“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存于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一直都是一个极富神秘色彩的国度。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它的存在对我国历史而言,具有非凡的意义。
然而,由盛转衰仿佛是任何一个王朝都逃不掉的宿命,经历了500多年之后,它终究还是在战火纷飞中逐渐走向了灭亡。要知道,任何一个王朝在大厦将倾之际,都难逃社会动荡、狼烟四起、政权更迭、江山易主的命运。最终,牧野之战的落败,宣告这个王朝正式的走向终结。
当时,纣王帝辛的一把烈火,不但终结了自己的生命,还让这个王朝随之灰飞烟灭。但历史从来都是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舞台,商朝虽已成为了过眼云烟,可西周这颗新星却在冉冉升起。作为这场政治博弈的胜利者,它不仅成功接收了原本属于商的土地和奴隶,还借此一跃成为了华夏大地的新主人。
都知道,历史的书写权力,往往掌握在胜利者的手中,对于数千年后的我们而言,无论二者之间谁胜谁负,它们都早已在这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成为了过眼云烟,被湮没在了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可是,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这却是一个番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这场巨大的历史变故,不仅标志着一个王朝的颠覆,还带来了一片隐藏千年的历史疑云。这一历史谜题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出后人们的视线,反而饱受历朝历代史学家们的关注。
相传,牧野之战失败后,纣王深知自己大势已去,再无回天之力了。于是,以自焚的惨烈方式终结了自己的一生。随着纣王的自我了结,殷商王朝这座摇摇欲坠的大厦再也无力支撑了。而此时,还有一个人赶在班师回朝的路上,此人就是:攸侯喜,封地位于江苏淮夷一部,是商朝末年的一个重要诸侯。
眼见着纣王死了,商朝灭了,攸侯喜的勤王举动,好像变得毫无意义。如若,此时他只身一人的话,或许会选择与自己的国家共存亡。但是,他却不得不为自己手下的十几万将士考虑,一个数目如此庞大的军队,无论走到哪,都会引起当权者的关注。可在现存的史料中,却没有关于这支军队的任何记载。
“公元前1045年,武王伐纣,攸侯喜勤王未果,不知所终。”
那么,攸侯喜到底是怎样做到让十几万军队既消失于世人的视野又在史书上无迹可循的呢,这人间蒸发的十几万军队到底去了哪里?
对于这个千古未解的历史谜题,中国史学家们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探索和研究。当然,学术界也从来不乏百家争鸣的局面,关于这一历史谜题,史学家们也都是各执己见。从目前流传的观点来看,笔者认为相对具有可信度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殷人东渡说”,这种说法认为:当时的攸侯喜带着自己手下的大军向东渡过太平洋前往了南美洲,成为了现如今印第安人的始祖。
这个说法看似荒谬,其实,也是有一定依据的:
首先、美洲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是属于蒙古人种,头发黑长直,肤色偏黄;
其次、印第安人的词汇发音有很多与汉语十分相似。比如他们称小孩子为娃娃,称你、我、他为宁、内、侬等等。而且印第安民族中有些传说与中国的本土相类似,比如:造物主狗酋达造了十个太阳和十个月亮,本来是轮流值班的,但后来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却全部出动,百姓对此苦不堪言,于是狗酋达就毁掉其中的九个太阳和九个月亮。
最后,也就是1955年的时候,在墨西哥出土的玉圭,上面刻有四个符号,经过考证发现,这四个符号是我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除了以上这块玉圭之外,在美洲还出土的许多上面刻有先秦甲骨文或者是金文的文物。并且,在印第安人当中,更是流传着一首名为《侯喜王歌》歌,记录了当年侯喜率领十五万人历经艰险抵达美洲的事迹。
第二种是“宋国说”,一部分史学家通过研究认为,攸侯喜眼见着商朝灭亡了,心想如果自己此时还率领军队前往朝歌的话,无异于自取灭亡。于是,他当机立断,带着军队投奔了宋公微子。在宋公的封地,他命令自己手下的军队原地解散,以普通老百姓的身份繁衍生息。
第三种是“洛阳说”,这种说法认为,攸侯喜眼看着自己已经回天无力,于是,带领着军队前往了洛阳。到达洛阳后,他们既无土地又无其它生活生产资料,只能利用自己手上所剩不多的钱财进行货品买卖交易。久而久之,他们的商业贸易渐渐发展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了中国商人的始祖。
第四种是“朝鲜说”,这种说法认为,攸侯喜眼见自己勤王无望,国家又早已易主,心想着即使归顺西周恐怕也得不到什么好下场,于是,索性在东征途中归顺了箕子,来到了朝鲜。从此,他们在这个地方落地生根,成为了高丽人的祖先。
第五种是“灭亡说”,这种说法认为,在牧野之战胜利后,西周调转火力对付这支勤王军队。尽管,这支军队由十几万人马组成,但是,在西周的围追堵截下,他们依旧被追的东躲西藏。最终,在对方的强力打击下,这支军队被彻底消灭了。
以上说法单独来看,好像都很有道理,但是,如果结合起来看的话,他们的说法却各有漏洞。因此,想要揭开这千古谜题,我们还必须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分析。
最早提出殷人东渡美洲设想的是19世纪英国翻译家梅德赫斯特,他在翻译中国古典文献《尚书》时,提出周武王伐灭殷纣王时可能有殷人渡海逃亡,途中遇到暴风,被吹到美洲的说法。美国学者迈克·周1967年发表的论文指:在墨西哥东海岸的拉本塔发现的美洲最早文明——奥尔梅克文明有很强烈的殷商影响。在中国,国学大师罗振玉和王国维最早提出殷人东渡美洲的可能性。
郭沫若也相信殷人东渡美洲,董作宾也相信东渡说,近年美国俄克拉荷马中央州立大学教授许辉的《奥尔梅克文明的起源》和中国学者王大有等的《图说美洲图腾》进一步阐明殷人东渡美洲论的根据。所以,殷人东渡美洲论是近年在考古学、学术界争论得十分激烈的课题之一。但事实上,从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国家政策以及科技发展水平上看的话,我们不难推测,这支军队应该既没有灭亡也不存在东渡。
而这支军队之所以能够如此完美的隐藏自己的行迹,很可能是他们当时化整为零,散落在了殷商贵族的封地之中。之所以笔者会提出这种看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我们可以从这支军队的主帅攸侯喜身上探究。不了解商朝历史的人可能会下意识认为,攸侯喜只是一个普通的诸侯,如果这样想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这三个字分别代表三层不同的意思,提到商王武丁之子子攸,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而我们今天所提到的攸,恰恰就与子攸有着莫大的关系。
其实,侯是子攸及其后代身份地位的象征,也就是说,子攸其实是当时商朝的一个诸侯,他的封国叫攸侯国。因此,只有最后一个喜字才代表此人的名字,换而言之,这三个字所代表的意义是:商纣王时期一个名字叫喜的末代攸侯。所以说,此人其实是商代一个地位颇高的贵族,且拥有商朝开国君主一系的血统,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应该是非常高的。
由此可见,即使在他率军勤王的过程中,帝辛去世了,他依旧可以凭借时人极为看中的宗族血统,得到其他商朝宗亲的庇护,从而,潜伏起来。
其次,从这支军队的行军路线上来看,他们最终回归河南洛阳一带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因为,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武王率领军队讨伐纣王直逼朝歌时,他率领的10万大军还在远征东夷。也就是说,他的军队当时应该在今天的江淮一带。
当西周派兵攻打朝歌的时候,他立即率领自己麾下的军队和俘获的俘虏火速支援朝歌。但是,有句话叫兵贵神速,或许,他的军队离得实在太远,最终,没能及时赶到。虽然,此时的纣王死了,但是,这支勤王之师必定是已经赶到了半路。
所以,从他们当时的行军路线和行军速度上推测,这支大军当时应该正好赶到了河南地界,也就是宋公微子的封地。试想一下,二人同为商朝贵族,微子自然不会见死不救,因此,他的军队就地隐匿的可能性非常的大。
最后,攸侯喜一直对外宣称:自己率领的勤王大军足足有15万之众。可是,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他报出的这一数字恐怕并不可信。前文我们已经说过,他东征时率领的是十万大军。但是,战场上刀剑无眼,双方交战怎么可能没有牺牲呢?
所以,从当时的医疗水平及生存条件来看,大军损失过半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此,笔者认为,10万人的军队在回朝时大概只剩下了五六万。此外,这五六万士兵在商朝灭亡后,是否依旧愿意臣服于攸侯喜,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从以上两点来看,他班师回朝的时候军队人数绝对不可能多达15万。
而且,当听到商朝灭亡的消息后,谁也不能保证那些士兵不会另谋出路。因此,这支军队就地解散,各奔前程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那么,为什么历史上对这件事情的记载会呈现出一片空白呢?在笔者看来,史书之所以会对这支军队的去向毫无记载,主要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当时周朝政权刚刚建立,当权者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稳定国家政局和巩固国家发展上,从而忽视了史书的编撰和对相关历史事件的记载。而后来,随着这支军队的销声匿迹,曾经的事情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因此,这件事就被当时的史官们忽略了。
试想一下,这支军队如果真的从人间蒸发了,那一定会在当时造成极大的影响,朝廷怎么可能对这件事不闻不问呢?因此,最大的可能应该是,这些人通过化整为零的方法逐步淡出了朝廷的视野。眼见着他们对朝廷没有了威胁,朝廷自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第二种可能是与后来秦始皇实行的焚书坑儒政策有关。很有可能当时的史官确实记载了这件事,但不幸的是,相关的史书在后来被秦始皇付诸一炬了。或许,正是这种巧合,我们才无法在后来的史学资料中,找到有关这件事的只言片语。
参考资料:
【《史记·殷本纪》、《尚书·周书·牧誓第四》、《太平御览·卷八十三·皇王部八·帝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