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方的体会——如何判定太阴病?太阴病的治则是什么?

原创 王宪武 杏林隆源 昨天

单位:王宪武中医经方工作室

近些年来在经方家冯世纶先生身边跟诊,对《伤寒论》、《金匮要略》进行了重新学习,再一次对胡(希恕)——冯(世纶)学术体系有了更深理解,结合临床,对《伤寒论》中有些条文有了新的体会,与大家分享,不足之处请同道多多指正。

人体患病后不是反应在表,就是反应在里,要么就是反应在半表半里这三个病位,无论在哪个病位,都有阴阳两类,里证中,阳明病为里阳证,太阴病为里阴证。

那么,如何判定太阴病呢?根据《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太阴病的症状表现为一派阴寒之象,无任何热象反应,所以,太阴病是里阴证。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如下之,必胸下结硬。是说胃气虚,机能低下,寒饮聚于里,并且不能收摄,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寒邪下趋则腹痛,寒邪不下行则痛止。太阴病宜温补,不宜攻下,若攻下则更虚其里,寒邪聚甚,病情恶化而胸下硬结。这里概括了太阴病为里阴证的特征,根据此特征就可诊断为太阴病。并且明确指明了太阴病只可温补,不可攻下的治疗原则。

再根据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脏在里,有寒饮,故下利而不渴,属太阴。也说明病在里,下利有寒热之分,下利因热,耗伤津液,所以渴,属阳明;下利因寒,有饮,所以不渴,属太阴。自利不渴是与阳明病的区别。当温之,再次明示温补是太阴病的治则。

说明阳明病与太阴病为在里这一同一病位的阳证和阴证,阳证多热多实,阴证多寒多虚。

《伤寒论》第273条、277条明确论述了太阴病宜温中补虚,禁用攻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表证病浅,病轻而易治,里证病深,病重而难疗。病由表入里,常导致胃气衰败而出现重症、死证,如《伤寒论》第212条、219条、388条、389条、390条都是正气虚衰,邪气强盛已危及生命,命悬一线,危在旦夕之证,治疗时一定不要迟疑,必须立即恢复胃气,恢复阳气,振奋机能才有一线生机。根据临床来看,太阴病后期多属危重症,病之死多在太阴,所以一定注意胃气的恢复,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