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二十四史》介绍,及各部的优缺点简述
《二十四史》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严格的说,《二十四史》各有得失,如《史记》、《汉书》、《旧唐书》相对而言质量上乘。《魏书》、《新唐书》、《明史》等问题比较多。
以下将《二十四史》各部的优缺点,简单列出,抛砖引玉,期待大家更好的意见:
1.《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优点: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鲁迅评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缺点:在汉朝历史的记述中掺杂较多的个人感情,读史记需要注意。
2.《汉书》作者班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父亲大儒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优点:开断代史先河,多有创新。“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自尔迄今,无改斯道。”
缺点:恪守儒家正统观念,迂腐的道德说教。
3.《后汉书》作者范晔: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在被贬之处完成了《后汉书》的著述,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因参与刘义康谋反,事发被诛,时年四十八岁。
优点:广收诸书之长,保存了大量诏令、奏疏、文论,故史料价值高;“正一代之得失”为宗旨,在对人物评述上,以“贵德义,抑势力,进处士,黜运气”为原则。
缺点:重文采,求简要;重门第,轻庶族;重政治,轻经济。
4.《三国志》作者陈寿: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在西晋任职期间撰写了《三国志》,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优点:引文精炼,叙事简约,史实准确,取材严谨。当时高度赞美此书。
缺点:缺少表、志,内容匮乏;原已成书的史料,删削过多,删得最厉害的是鱼豢《魏略》的少数民族史料和曹魏管辖少数民族的护军制。
5.《晋书》作者唐朝房玄龄等,作者共二十一人 ,其中有天文学家李淳风,也有后来成为武则天心腹的李义府。
优点:两晋为历史主线,十六国为载记;大量的文献材料;大一统思想;华夷一家,类传中收录十六国人物。
缺点:体例不规范,内容重复,记述牴啎;封建迷信色彩浓厚。两晋正是“非圣”、“乱神”、“奖浮华”、“尚风流”的时代,“当时风气使然”。
6.《宋书》作者沈约: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仕三朝而不倒,是《二十四史》作者中(官修史书的诸多作者不算)境遇最好的一位。
优点:重视典章制度的沿革流变,八志占全书一半。带叙法,刘义庆附鲍照传,谢灵运出游附四友传。史料丰富,大量文献。
缺点:回护现象十分严重,为尊者讳,党附萧氏;迷信思想大量出现。
7.《南齐书》作者萧子显:南朝梁朝史学家,文学家,南朝萧齐皇朝在历史上只存在二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年代很短的一个封建皇朝。撰写的萧子显,是齐高帝萧道成的孙子,一个史学家,以他曾经是宗室的身份来撰写这个皇朝的历史,这在二十四史的众多的作者中别无第二人。
优点:详略适当。史实比较可信。八志完备。体例创新。
缺点:曲笔较多,《志》有不足。
8.9.《梁书》《陈书》主编:姚察、姚思廉:这二人是父子档,姚思廉继承了父亲的史著旧稿,与魏征等人共同完成了两部史学巨著。
优点:作者史识较高。排斥虚诞怪异,很少用琐言碎事,奇闻异事,不设僧人传,收录《神灭论》史料价值高。大量文献和经济史料,注重学者立传。语言凝练,浅显易懂。不用骈文,而用古朴散文,“古文自姚察始”(赵翼)。
缺点:曲笔隐讳多。避讳和佳传。轻视科技。过于简略。没有志表,不记后梁和王琳、张彪等。诏策、表疏过多。列传之末饰终之诏。
10.《魏书》作者魏收: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撰成《魏书》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
优点:内容丰富。《北史》没有太多新史料,《序纪》,载入文献,有关制度,《食货志》。
缺点:详略不当;记述有缺;宣扬迷信。
11.《北齐书》主编李百药:唐朝史学家、诗人,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奉诏撰《齐书》,据父旧稿,兼采他书,经十年,成五十卷。
优点:记载丰富体例可取叙事简要
缺点:封建糟粕,部分失真。
12.《周书》主编令狐德棻:唐朝史学家以及政治家,贞观年间奏请重修梁、陈、北齐、北周及隋朝正史,被采纳,是《周书》的主编。
优点:体例特殊、视野开阔、文笔简劲
缺点:想法为他们在周代的祖先立传,并往往不惜歪曲事实加以颂扬
13.《隋书》主编魏征: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由魏征'总知其务',主编《隋书》,参加隋书编修的还有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人。
优点:就是全书贯串了以史为鉴的思想。比起其它同类史书来,它较少隐讳。保存了南北朝以来大量的典章制度,为后人研究隋代以及前几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保留了丰富的资料。
缺点:也有不少失误,如《天文志》载“普通元年……九月乙亥,有星晨见东方,光烂如火。占曰:“国皇见,有内难,有急兵反叛。”其三年,义州刺史文僧朗以州叛。”《资治通鉴》、《梁书·武帝纪下》皆载普通二年六月丁卯。
14.15《南史》、《北史》作者李延寿:唐代史学家,贞观年间,他曾参加过官修的《隋书》、《五代史志》及当朝国史的修撰,之后独立撰成《南史》、《北史》和《太宗政典》。
优点:打破朝代局限;立家族传;有新增内容;纠正曲笔。
缺点:重唐臣之祖,删掉了史上有权而唐时无势者,凸显门阀世族;《引书简略。
16.《旧唐书》主编赵莹:五代时期政治家、史学家,后梁时代进士,后担任后晋的宰相,奉命组织编撰唐朝历史。
优点:前半部分内容比较充实,很多都是根据历朝《实录》编撰而成的。很多地方全部照抄《实录》全文,不加一点文饰和润色,尤其是《本纪》。在内容上不会出现隐讳和回护的地方。
缺点:“惜乎简籍遗落,旧事十无三四,允墨挥翰,有所慊然!”
17.《新唐书》:北宋庆历四年(公元一〇四四年),到嘉佑五年(公元一〇六〇年)完成,前后历时约十七年,参加编撰的有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人。
优点:作者自认有两大优点:文省事增,“春秋笔法”。
缺点:大量史实差错;“事增”部分多不可信。
18.《旧五代史》: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
优点:依据实录,资料完整,司马光作《资治通鉴》依据此书。秉笔直书,表现军阀社会。记录“王化”和“仁政”,朱全忠、张全义恢复生产措施,唐明宗小康社会,石敬瑭的宵衣旰食。赵翼:“薛史多回护处,然是非亦不废公道者”。
缺点:宣扬天命、运数、报应;完全否定一切农民起义;把国内少数民族政权称为“外国”;
19.《新五代史》作者欧阳修:此书是唐宋以后唯一的一部私修正史,在中国史学史尤其是唐宋以后史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欧阳修文采更是引人入胜,可由于提倡'春秋笔法',近人褒贬不一。
优点:《列传》部分较《旧五代史》丰富;全书文字简洁生动。
缺点:褒贬有值得争议处,亦有无用处;叙事过简,史事流失;削删不当,详见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20.《宋史》元代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
优点:“校正气谬误,补葺其疏脱,考论其得失,探索其源流,汇为《宋史校正》一书,使《宋史》之长短利病,毕皆呈露,议该修者庶可就此而得所凭藉。”
缺点:《四库提要》认为《宋史》最无理处,将《道学》立传。最有理处,本纪止于瀛国公而不录二王,辽金各自成史。批评柯维骐《宋史新编》。
21.《辽史》元代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
优点:比较系统、完整地记载了辽朝历史事实的著作,其珍贵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辽史》保存了许多由耶律俨的《辽实录》和陈大任的《辽史》二书所记载的许多材料,因而其史料价值还是比较高的。
缺点:内容贫乏,汉人记述太少;史事不完备,无汉军制度;开国、亡国时史料误、缺极多;辽“行国”制度,四时捺钵,修史误为“游幸”。
22.《金史》元代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
优点:“叙事最详核,文笔亦极老洁,且出宋、辽二史之上”;追尊诸帝的处理;交聘表;《列传》叙事以当局一二人为主,其余略微述及,避免重复。
缺点:追尊诸帝无德宗完颜宗干(海陵王之父);刘浦江对“收国”年号的存在存疑(刘浦江《辽金史论》);金初文人杨朴、武将韩常等人无传;《海陵纪》不及大事,专记“中冓之丑”,实乃世宗所为;照搬《金实录》而不加辨别;金叛臣崔立因降元,竟与金忠臣同传;史料搜集不力。
23.《元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年)、王袆(1321~1373年)主编。
优点:历、地理、河渠志尚可,能明一朝典故。
缺点:一人两传,文字繁芜,成书太急;缺传太多,义例不定。
24.《明史》: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张廷玉最后定稿,进呈刊刻。从第一次开馆至最后定稿刊刻,前后经过九十多年,是官修史书历时最长的一部。
优点:体例严谨,叙事清晰,文字简明,编排得当。赵翼《廿二史札记》 “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史料丰富。明朝各帝“实录”,邸报、方志、文集和大量私家史乘。朱彝尊修史时《上总裁第二书》中说,仅各地的方志藏于国家图书馆者,即达三千余册之多。此外,如明人王世贞著述的《锦衣志》、《中官考》等。持论公允,也能秉直书写。
缺点:修史过程拖沓,人员芜杂,致使史识卑下;违乱体例;内容矛盾;史据不足;粗率失真;引文疏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