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草木:败酱草、北败酱、苏败酱、墓头回
败酱草,有两种来源,分别是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 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ex Link 、白花败酱 Patrinia villose Juss 。败酱草以“败酱”之名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之后的历代本草基本延续使用“败酱”这一名称。关于败酱名称之由来,南朝梁时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解释说“气如败豆酱,故以为名”。对于败酱的植物形貌,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载:“花黄,根紫色。”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开白花成簇”。历代使用的败酱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 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ex Link 、白花败酱 Patrinia villose Juss 。前者习称黄花败酱、后者习称白花败酱。古代败酱药用部位为根部,在古代本草典籍中多有记载,如《名医别录》“八月采根,曝干”、《本草图经》“八月采根,曝干用”。但是,后来随着药用部位演化为全草,“败酱”这一名称也演变为“败酱草”,这也是今天我们所用的败酱草。
败酱草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载“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较早使用败酱的是东汉时期的医生张仲景,薏苡附子败酱散是《金匮要略》中治疗肠痈的一首良方,主治肠痈成脓的病症。李时珍讲败酱“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及古方妇人科皆用之”。尽管黄花败酱与白花败酱均做败酱草使用,但毕竟是两种不同植物,其所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也必然会存在不同。黄花败酱含有较为丰富的三萜皂苷和环烯醚萜类成分,而白花败酱则含有较多的黄酮类成分。白花败酱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黄花败酱对便秘、腹泻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此外,两者的抗菌谱也不同,黄花败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好,白花败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现代研究还发现两者均有镇静、抗肿瘤作用,但是作用部位及作用机制也存在差异,尚需进一步探讨。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开始将败酱称为“苦菜”,之后的历代本草多从之,如清代《本经逢原》、《本草从新》、《本草崇原》等等。在北方的民间,也将将苣荬菜称为“苦菜”,这或许是苣荬菜混淆为败酱草的根源。因此苣荬菜又被称为“北败酱草”,不过各地的“北败酱草”也不尽相同。比如,山西地方标准为菊科植物苣荬菜 Sonchus brachyotus DC.,陕西地方标准为菊科植物苣荬菜 Sonchus arvensis L.,甘肃地方标准为菊科植物全叶苦苣菜 Sonchus transcaspicus Nevski、苦苣菜 Sonchus oleroceus L.,湖南地方标准为菊科植物长裂苦苣菜 Sonchus brach yotus de Candolle ,等等。现代“北败酱草”情况更为复杂。根据现有的一般认识,北败酱草更偏于苦寒,以清热解毒见长,而败酱草除此之外尚有散淤止痛的功效,但也有药理研究发现北败酱草苣荬菜 Sonchus arvensis L.抗菌范围和强度均不及败酱草。
除此之外,十字花科植物菥蓂 Thlaspi arvense L.在南方地区有被做败酱使用的情况,被称为“苏败酱”。苏败酱的效用与败酱草、北败酱都不尽相同,除了清热解毒之外,尚可利水消肿,用于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等。目前全国范围内,也就存在败酱草、北败酱、苏败酱三大类含有“败酱”字眼的草药,效用各有差异,需要注意甄别。除此之外,败酱科植物糙叶败酱Patrinia scabra Bunge 、异叶败酱 Patrinia helerophylla Bunge 的干燥根也入药,被称为“墓回头”。据考证苏轼是记录墓回头的第一人,比《避水集验方》、《本草纲目》记载墓头回要早四百余年。墓回头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祛瘀止痛、收敛止血的功效,与以上三种“败酱”又不相同,也需要鉴别。植物世界,各种不同的“败酱”着实令人眼花缭乱。古人在实践中也发现这些植物作用于人体会呈现不同的生物效应,种种“试吃”经验才是留给我们值得借鉴和研究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