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腿、手麻、健忘、眼花…你要掌握几个改善血虚的小技巧

本  期  导  读

爱抖腿,容易心慌、头晕眼花、多梦、便秘,女性手脚变苍白、经少……这些都和血虚有关。掌握几个补血妙招,避免长期陷于血虚体质。

被忽视的「血虚体质」

中医的血跟现代医学所讲的血没有太大的不同,对人体起的都是濡润与营养作用,同时也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假如参考现代医学所讲的「血液是携带氧气以供人体利用的」,那么中医就会表达为「血液携带清气以供人体利用」。

我们也注意到,现在比较流行的体质分类中,是没有「血虚体质」这一型的,这不一定合理。

从辨证的角度,人体的虚分五大类: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还有肾精虚。

而大部分证的发生,都是有体质背景的,很难想象只有血虚证没有体质背景。

我估计,当初不把血虚放入体质分类,恐怕是出于一种考虑,觉得血虚就像西医所说的贫血,这是一种病理状态。

而一般来说,体质更偏向生理,所以不应该把血虚纳入体质分类中。

其实,既然体质是病证的背景,有时两者并不那么容易截然分开的。假如说血虚容易往疾病里靠,那么,流行的体质分类之中的痰湿型,多半会有血三脂增加;而淤血体质,则经常伴有心脑血管或月经病的背景;而特禀体,就包括先天性疾病跟过敏体质,它们同样也掺杂了病态。

如果它们可以进入体质分类,那么逻辑上,对女性影响比较广泛的血虚体质就更加应该进入体质分类。

同时,血虚体质不等于贫血,血虚质的定义该是:人体之血略不足,或者濡养功能减退而出现的一种状态。

人体之血不足,大抵接近西医所讲的贫血;但假如讲的是血的濡养功能减退,那不见得是西医指标意义上的贫血,而只是出现了有中医血虚的表现,实验室指标可以无异常。

所以,「血虚」与「贫血」是既相近,但又不完全等同的概念。 

就这个意义上来讲,血虚体质其实比较偏血的濡养功能减退,而出现了一组具有血虚表现,却又不那么严重的一种状态。

这里也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血虚以女性为多见。

血液对男女都很重要,但因为女性的生理特点是以血为用,一生都易耗血

每月来的月经耗血,怀孕的时候血要聚集养胎而耗血,生产时的出血会耗血,产后哺乳的乳汁,中医认为是血液所化生的,这同样是耗血。

所以,相比较而言,女性更容易血虚。

血虚体质的成因与表现

1.血虚的成因

先天禀赋不足;或脾胃虚弱,营养不良;或肾精不足,难以生髓化血,以致血液化生无源;或各种出血,比如月经过多、产后耗血等失血所致。

2.血虚体质的表现

面色苍白或黄而无光泽,口唇色淡,指甲淡白,舌淡白;头晕眼花、易失眠、多梦、健忘;目干涩,或视物模糊,肢体易麻木;月经量少而色淡;毛发不荣;形体多瘦弱;脉细。

我们分析一下这组表现。

a.血虚,则血液对全身营养及滋润功能减弱,所以外观会看到人体的各个部分没多少血色的表现,面色苍白或黄而无光泽,指甲颜色淡白,口唇色淡,舌色淡白。

b.如果脏腑器官失养:血不养神,则易失眠、多梦、健忘;

血不养目则易目干涩,或视物模糊;

血不养筋,肢体易麻木;

血亏,灌注于子宫的血减少,则易见月经量少而色淡,行经多延后;

血不养形,就易见形体瘦弱;

血少而不能充盈脉管,所以,可有脉变细小的感觉。

简单概括,体质特点:「虚」而同时外观没有血色的表现。

血虚质的食疗与药物调养

1.血虚质的常用食物

桂圆、大枣、牛奶、猪肝、鸡肝、猪心、猪血、鸡蛋、枸杞子、番薯、番茄、木耳、桃、桑椹、葡萄、黑芝麻、花生等。

我们来说说常见的一味——桂圆,也就是龙眼肉。

它性味甘,微温,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功效,主治气血两虚,尤其是血虚之中的失眠健忘,可用龙眼肉十来克,加上少量白糖泡水,水煎服。如果有心烦的,可以再加上百合十来克。

2.推荐两道血虚调养膳食

第一个是猪肝鸡蛋汤。

猪肝甘、苦,温,功效是养肝明目,补益气血,主治肝虚的目昏,夜盲。

以猪肝1具,鸡蛋2~3 枚,葱白适量,煮汤喝。

第二个是菠菜猪肝汤。

比例大概是,一两菠菜,三两猪肝,调料适量,熬汤。

这里顺便解一下菠菜,它味甘、性凉而质滑润,有养血润燥、滑肠通便之功,配上能够补血养肝的猪肝。

那么这个汤的功效就是补血养肝,润燥滑肠。适用于血虚面色不华,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大便涩滞等。

血虚质者要注意,慎用各类凉性、寒性、生冷饮食。

3.血虚质常用药物与四物汤

熟地、当归、制首乌、白芍、枸杞子、酸枣仁、柏子仁、鸡血藤、阿胶、龟胶、鹿角胶、紫河车等。

这里我们不逐一解释各个药物,但倒可以解释一个补血的常用方——四物汤

四物汤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组成。

这里的熟地,能补血,补精,补阴;当归补血兼活血;白芍,是阴血两补;川芎,活血为主。

整个方的作用是补血兼活血,调治血虚兼血滞病证或体质。同时,也贯彻了旧血不去新血不生的理念。

下来我们讲一下加减。

考虑到气能生血,那么,加黄芪能补气生血,黄芪还有升提的作用,气上升血就上升,可以解决血不上荣的症状;黄芪加当归,假如以5:1的量,叫做当归补血汤,补血效果更好;

假如有心烦、失眠、多梦,一般加酸枣仁、桂圆肉这些具有养血安神作用的药物;

假如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一般加枸杞子、女贞子这种养阴血明目的药物;

假如手足发麻,关节拘挛,加鸡血藤补血活血、舒筋活络;

假如毛发不荣,可以加桑寄生、制过的何首乌、旱莲草以养血、乌须发。

除了气能生血,中医还有个概念叫精血互生。那么,按道理还要加上补精的药,但这里的熟地、枸杞子已经有补精作用,所以不用另外加了。

4.血虚质常用中成药

山东阿胶膏、血宝胶囊、复方阿胶浆、柏子养心丸(片)、天王补心丸(丹) 、八珍益母丸、八珍丸(颗粒)、乌鸡白凤丸、人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

这些药物我就不一一解释了,一般中成药上面都有基本功效的说明。

因为「精血同源」「津血同源」,血虚与肾精、津液的虚亏有一定的关联,所以在调治血虚的同时,注意结合补精、滋阴的食物与方药。

补血药多半比较滋腻,吃太多容易伤脾而生湿,同时,也容易壅滞气机而引起胃纳呆滞、腹胀腹泻等。

因此,补血多佐以陈皮之类的理气健脾之品。尤其在南方,脾虚湿盛的人比较多,这一方面更要注意。

血虚质日常需注意哪些

因为血汗同源,血虚体质者在夏季要防暑热多汗,也不要去玩汗蒸之类的所谓排毒方法,因为汗多容易于耗血伤津。

血虚质其体较弱,要尽量避免强力劳作,致大汗伤气血。

又由于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劳神过度容易伤血,也容易伤脾胃,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血虚质尤其不宜过思劳神。

血虚体质的人运动量不宜过大,因为运动量一大就容易出汗太多。

同时,前面讲过,血液有携带氧气的作用。血虚体质的人,他们耐受疲劳的能力不太好,带氧能力也不行,所以更加强调有氧运动。

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瑜伽等锻炼方式,一般会有调呼吸的要求,有利于养气、补气,从而增强气能生血的功效。

若从现代运动项目看,锻炼宜采用低强度、多次数的运动方式,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健身舞等是不错的选择,记得运动适量、有氧,「形劳而不倦」

血液不但营养脏腑,内荣则外华,也营养滋润肌肤。

女子天性上比男子更爱美,在生理上,她们的血又更容易耗损,所以,最值得女性关注的体质就是血虚体质。

*注:本文涉及的药物、方剂均需由医师辨证使用,切勿随意服食。

很多人学中医,从来不会去看《中医基础理论》,觉得它枯燥、晦涩,或者总说些「正确的废话」。
其实,中医最重要的就是「基础」,就好比建筑得以伫立,完全是因为地基。
掌握了基础,就像房屋有了地基,地面之上任你搭建,百花齐放。
中医有它内在的逻辑,近现代医家不辞辛苦,把两千多年的中医精华与理据总结为《中医基础理论》。
它是医学院校大一新生的入学第一课。有了「基础」,后面的诊断、方剂、针灸、内外妇儿科等学习才「顺理成章」。
因此,学会利用前人的理论总结,是给中医小白/初学者最实用的建议。
为了让喜欢中医的普通人能学到这门高等学府必修课,答摩邀请广中医教授、博导潘毅老师录制了中医基础视频课。
▽长按海报订阅/查看详情
这门课,潘老师曾为广中医、香港中文大学、新加波中医学院等高校的数万学子讲过,受到热烈欢迎。
并且其本人被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史上最受欢迎老师」「2009年全国医学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榜」。
它适合小白或初学中医的中医粉,将高等学府一个学期才能学完的中基,浓缩为55小时的精华课,为中医爱好者大开方便之门。
有知识不稀奇,有见解才稀奇。《潘毅·中医基础》就是一门能给人以见解的好课。
如果你早已不满足于半桶水的中医养生水平,如果你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完整的中医知识框架,如果你发现了这个花很少的钱就可以听大学博导讲课的机会…
那么来吧,我们在中基训练营等你!
全新视频大课
开启走进中医的方便之门
订阅后可进入中基训练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