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作业技能十:心灵的寓所,个性的舞台
课程改革呼唤能够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作业设计理念。那么,作业设计该如何兼顾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发展呢?又该如何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间的关系呢?笔者作了如下尝试。
一、寓个性化于预习作业中,增强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课堂上,面对有旺盛求知欲的学生提出的各种“突如其来”的新鲜问题,教师常会“手忙脚乱”或“张口结舌”,从而使教学陷入被动之中。为此,教师可在预习作业的设计上,改变战术,未雨绸缪,设计个性化的预习作业。
我在上《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前,发现学生对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非常陌生。于是,我便鼓励学生用课外阅读、收看电视、上网查询等方法,去了解这个旅游胜地的独特风光和历史文化。课后,学生找了各种各样的资料,如“威尼斯城的形成”“水上'汽车’——威尼斯小艇”“世界著名水上城市奇观”等,还提供了许多图文资料。上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图片,然后用自己的话绘声绘色地解说图片,使大家对威尼斯乃至欧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的课前准备,可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自主学习、自由施展才华的机会,从而为上好新课奠定基础。
二、寓个性化于课堂作业中,活化学生的语言与思维训练形式
1.增强趣味性。
例如,教学“晴、清、情”等字时,我们就可创编“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的顺口溜,让学生在自由哼唱中了解造字规律,进而简化思维过程,降低记忆难度,激起学习欲望。
2.追求创造性。
在阅读练习中,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作业,以便使学生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开发潜能,习得方法,掌握规律。如教学《冀中的地道战》一课时,我们就可让学生根据简明示意图展开丰富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地道结构图,并以设计师的身份给同学们讲解,让他们在新鲜感中积极思索,在成功中认识到自己的长处。
3.注意层次化。
例如,教学《鸬鹚》一课时,我们就可根据课文插图,分层设置以下三道题目。
(1)观察插图,说一说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2)观察插图,然后填空。
()的湖面()的垂柳
()的稻田()的渔船
()的渔人()的鸬鹚
(3)观察插图,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鸬鹚捕鱼前的景象。
这三道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选择的空间:能力强的学生可选择较难的第三题做,能力弱的学生可以做简单的第一题。这三道题,从要求上讲,体现了“分层次”“有坡度”;从设计上看,又符合学生由“观察”到“吸收”再到“表达”的认识过程。这样不同尺度的作业设计,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相同内容的学习中都获得相应的收获和提高,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寓个性化于课后作业中,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1.在知识体验中拓展。
课后作业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学习课文《春》后,我们就可布置有关“春”的课外作业:(1)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对联、谜语、俗语等;(2)去观赏春景,或去沐浴春光,或去亲吻春风,或去放放风筝,并把这些春景、春趣、春乐拍成一组照片;(3)用自己喜欢的形式颂春,可写文,可作诗,可绘画。
2.在语言运用中创造。
设计课外作业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即进行二度开发。例如,学习《黄山奇石》《草原》《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写景类课文后,我们就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导游与游客进行对话。这种语言实践,不但可以促使学生内化语言,增强其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在生活实践中延伸。
实践性作业,可以以文本为基点向外拓展,让学生去亲历各种活动,如参观访问、调查研究、劳动试验、出刊办报等。例如,教学《蛇与庄稼》后,我们就可让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环境,去寻找生活中存在的“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的典型事例;学习了《飞夺泸定桥》后,我们就可让学生去调查了解发生在当地的革命斗争故事,或去访问革命英雄人物或其家属。
总之,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有血有肉且情感丰富的学习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巧妙地利用作业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实践、研究,让学生在广阔自由的空间里拥抱知识,展露才华,获得成功,体味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