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述而篇(八)

01

   原  文     

述而第七

07.0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02

   释  解      

孔老师说:“不到求学者内心发愤通达而不得的程度,就不要给予启蒙开导;不到求学者有所体悟而表述不得的时候,就不去给予启发指点。因此施教者是在学者欲求通达之时,相机而疏引,并不将通达之气象一一为其开示展现。犹如桌子有四角,开示之时只举出桌子的一角,如果求学者不能由此推知其余三个角,就没有必要再复述了,待其自觉开悟贯通。”

03

   释  字      

《说文》:愤:懑也。从心贲声。房吻切。

《说文解字约注》:愤:徐锴曰:“孔子云:'不愤不启。’俟其懣乃启之也。”舜徽按:愤之言坟也,谓心气奋起充盈也。故《方言》十二云:“愤,盈也。”是已。

《正字通》: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汉字“愤”从心贲声,贲有内部过满而膨胀形之于外凸起义,表示心中不满或生气会冒起。“愤”的本义为憋闷、郁闷、想不通。“愤”字在从“心”上,与“忿”“懑”音近义通同源。在同从“贲”上,与“墳(坟)”、“喷”音近义通同源。“贲”声同源字,在“心”为“愤”(发泄情绪),在“口”为“喷”(猛然吐出),在“土”为“墳”(坟,鼓起土堆)。由憋闷引申为充满、旺盛,又引申为发奋,由憋闷、郁闷又引申为愤怒、怨恨。本章“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义。

《说文》:悱:口悱悱也。从心非声。𢾭尾切。

《正字通》:悱:心不状而口不能言也。

汉字“悱”从心非声,非有相背义,表示心中明白想说而不能够恰当地表达地说出来,本义是想说不能恰当地说出来。本章“悱”是抑郁于心欲说而不能,有待别人开导启发之义。

04

   素  说      

前面老师述说了孔门教与学的纲领和修学次第,同时对修学者的天分素质的最基本条件进行了要求:凡是诚敬向上,真心以学,能够约束自身,修正自身,捶锻自身,期望成为君子的求学者,老师没有不给予教诲的。本章承接前一章述说其教诲人的方法,重点在为学者独立的思考、研究、自悟上,施教者适时的点拔、引导、启发上,强调学者的主体自觉,教者的棒喝训迪。老师说:“不到求学者内心发愤通达而不得的程度,就不要给予启蒙开导;不到求学者有所体悟而表述不得的时候,就不去给予启发指点。因此施教者是在学者欲求通达之时,相机而疏引,并不将通达之气象一一为其开示展现。犹如桌子有四角,开示之时只举出桌子的一角,如果求学者不能由此推知其余三个角,就没有必要再复述了,待其自觉开悟贯通。” 本章是老师的诲人不倦的教学法,启之、发之、复之,是教诲;不启、不发、不复,亦是教诲。教诲的宗旨是让弟子把握“游之艺,依之仁,据之德,志之道”,从而达成圣贤君子之境界。

本章需要注意教导的对象是“中人以上”的君子,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是属于“语上”的内容,是孔子的教学方法。愤是学者潜心求之而未悟,乃启示之。悱是学者研究有得而未能说明,乃发明之,使其豁然贯通。若学者不愤不悱,则不为启发,以其无助于学者。举一隅以候三反,是教学者比类而推知其余。丁纪在《论语读诠》臆讲中说:“上章,'未尝无诲’于'行束修以上’者,以见其有志可教,则'举一隅’而教之,亦偿其志也。然而此章,'不愤’、'不悱’、'不以三隅反’者,其志惰矣,虽教之无益,故'不复’也。真有志,必得后继之力,具勇猛精进气象,故,待其有所愤悱、而能以三隅反者,可知其渐渐自得,乃'复’而'启发’之也;自愤悱而尚未能喷薄汹涌,师者为之一援手,为之开塞除蔽,此之谓'启发’也。故,愤悱是学者事,启发是师者事,学者事是第一紧要事。然师道亦讲究,举四隅而尽告之,不可谓善教也,总须在要害处点拨。如此,学者大大致力,而有所拘束牢笼,一旦窒碍破尽,畅何如之;而师者行若无事,一点即破,而今而后,只看苗自发、水自流,亦乐何如之——教与学其为赏心乐事也盖如此!向见读'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者,以为夫子求上智之人而教之;非也。夫子欲学者自立志,真有志者,皆足以如此。”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0)

相关推荐

  • 心解力行方不惰——《论语》悟读【221】

    心解力行,方能不惰. <论语>第九篇第十九章: [原文] 子曰:"语(yù:告诉)之而不惰(懈怠)者,其回也与!" [译文] 孔子说:"告诉他道理而能始终不懈 ...

  • 启发应在愤悱后——《论语》悟读【152】

    学而不思难成器,启发应在愤悱后. <论语>第七篇第八章: [原文] 子曰:"不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不启,不悱(fěi,想表达却说不出来)不发.举一隅(yǔ,角落)不以三隅反, ...

  • 学习的力量-一日一经典-《论语》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原文]7.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 夫子说:"不到心中充满愤懑想了解却不能了解的时候不启发他,不到想表达却不能准确表达出来的时 ...

  • 论语注解,第七.八章

    (河南南阳)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举一隅(2)不以三隅反(3),则不复(4)也." [注释]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本意是郁结于心,这里指冥思苦想却 ...

  • 《论语·述而篇第2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怎样的精神面貌?

    7·2  子曰:"默而识(音zhì志)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识:读四声,记住.厌:厌烦.满足.诲:教育,引导.倦:疲倦.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孔子这句话的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1)

    为政第二 2.0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试译]孔老师说:"为政依据于明德,就象天上的北极星一样,因为他自己能安居其位,同时为众星留下各自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2)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试译]孔老师说:"<诗经>共有三百篇诗,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些诗篇,就是纯正无邪,就是真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3)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试解]孔老师说:"以政令来治理.强制百姓,以刑罚来约束.惩罚百姓,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4)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试解]孔老师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明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5)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4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quo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6)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试解]孟武伯问何为孝.孔老师说:"由于你的盲目冲动,使你的行为违背周礼,违背仁德,因而招惹是非,会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7)

    一原文为政第二2.0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试解]子游请问孝道.孔老师说:"如今世人的所谓孝道,只是让父母不挨饿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8)

    一原文为政第二2.0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试解]子夏请问孝道.孔老师说:"难在为人子弟后生们的容色上.遇有事情,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9)

    一原文为政第二2.0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试解]孔老师说:"我和颜回交谈一整天,他总是能恭敬地倾听,即是我对他做错了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