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太极拳的真意
(文章来自网络,出于公益而转刊。如有侵权请给本公众号留言告知,将予以删除。)
浅谈太极拳的真意
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这是《太极十要》之一。
《十三总势说略》中讲“始而意动,即而劲动”,“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十三势行功歌》有“势势存心揆用意”,“意气君来骨肉臣”,《太极拳体用全书》有“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五字诀》中说“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等等,这些都是关于“意”的句子,可见练意用意的重要。可以说,“意”是构成太极拳本质特征的首要因素。
那么究竟太极拳的“意”是什么呢?
“意”在《现代汉语字典》中解释为“心念”,“指个人的心思、想法,强调的是个体性和主观性”。太极拳中的“意”,也是一种练拳的心思、想法,是大脑皮层产生的一种定向的心理活动。“变化虚实须留意”,“势势存心揆用意”中的“意”其实就是留心,想法。那么留心什么,想什么也就是“意”的内容了。
不过,太极中的“意”,也不能全都理解为现代汉语的“意”,不能只指“心念、意念”。这是因为古代汉语中“意”的含义,比现代汉语中的“意”要宽泛的多。它包括现在生理学所说的“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心理学所说的“无意识”的“潜意识”,道家修炼中所追求的无思无欲的精神境界等。这些都应该属于太极意的范畴。
习练太极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阶段不同,其“意”的内涵也是不同的。
一、初学时期,练动作正身法,“意”可以是意念。
意者,吾心之意思也。心之所发谓之意。
初学时,先求动作的规范。“意”就是动作本身的位置与路线。
把心思集中于记忆动作的路线和位置,每一动,脚往哪里走,手往哪里放,是怎样的运行轨迹,心里都应该记住。手、眼、身、步和方向都必须按照拳法的要求去做,安分守己地做到位,并及时思考下一个动作。这些要求就是规矩,心里必须记住。行拳时就要想这些要求,用它去引领肢体的运动,去检查动作姿势是否规范。这就是拳论中所说的“意在先而身在后”。
初学的开始可能是死板的,僵直的。正确完整的动作概念尚未形成,演练起来也偏重于用力。但记住动作本身的位置与路线却是必须的,因为这些要求就是初学时行拳的“意”。
经过刻苦的正确习练,初步建立了完整的、正确的太极拳动作姿势概念,一举手一投足,就知道该往哪里放哪里走,套路基本熟练,演练也能够自如。引领动作的“意”逐渐轻了,似有似无了,这时才有可能出现真正的意。
动作熟练后,再求身法的放松中正。“意”就是身法的各种要求。
太极拳的身法,总结一下,基本上是“沉肩”、“坠肘”、“涵胸”、“拔背”、“松腰”、“敛臀”、“竖”、“正容”等,总的来说,就是放松而中正。
上身的关键是肩扇骨,肩扇骨能松开贴背,肩自然会沉,胸会向两侧松开,也就自然涵了,背也就拔了起来。下身的关键是尾闾,尾闾中正,臀部就会自然回收,就能够实腹、翻胯、松腰、圆裆,就可稳稳地站立。当然这些要求,在经典拳论中都已阐述的十分清楚,需要习练者去默记揣摩。
这些要求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一个的去找,一项一项的去练,一点一点的去纠正。不同的要求就是不同的“意”。每一动作都需要用这些“意”去引领。这个引领的过程就是“先意后形”。以后要努力的,就是时时注意拳意够不够浓,到不到位。当动作与身法基本熟练以后,这些“意”也就渐渐地轻了,举手投足就可以出来,这时才可能有真正的意,练拳就不能再停留在练动作正身法的阶段,就该把更深层的拳理融进拳架里了。
二,练拳中期,循理法融拳架,“意”就是拳理。
“所谓'意’,是指习者的思维器官,对于太极拳的理论原则及其具体的行工实践要求进行思想活动后,所产生的认识结果在思想意识中的反映而形成的意识要求。习者有了这种意识要求后,……使自身的运动按照太极拳的理法要求进行。习者在这种运动过程中的感觉、思维和想象等等各种心态活动的总和,统称为'用意’。”练拳就是练的一个理。太极拳之所以取名太极拳,是由于太极哲理是太极拳的理论根据。练好太极拳,就必须深入探讨太极哲理。郝少如还说:“何谓太极拳?简单的说:太极,是由人体内在的物质所产生的辩证运动;拳,是肢体动作的外形运动;太极与拳,即内形与外形的运动辩证统一结合。必须以内形的运动变化来支配外形的运动,即用太极运动支配拳的运动,这便是太极拳。所以练太极拳必须求达内外运动的统一,使之名副其实。”
因此,“意”首先是太极之理。
太极图内含类似鱼形的阴、阳两个图案,义蕴着对立物共存于统一体中,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此消彼长,相互转化。而且阴鱼的小圆眼是阳,阳鱼的小圆眼是阴,表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无处不是阴阳的对立统一。
太极拳的阴阳就是虚实,柔刚,静动等,是无数对矛盾的统一体。首先要明白这些哲理,并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拳架里。如虚实,“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虚实不但要分清楚,还应实中寓虚、虚中寓实,把虚实统一起来。这里,动作的虚实变化,就是“意”的内容。
其次,“意”是太极拳的经典理论。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功心解》,杨班侯的《班侯九诀》,杨澄甫的《太极拳术十要》等太极经典理论,习练者应努力去专研、去感悟,把里面的精华变成自己的东西,把这些拳理融到自己的拳架里。当然,每个人的文化层次不同,悟性高低不一,理解程度也不一样,但只要用心去落实就可登堂入室,受益终生。这些拳理就是习练时要用的“意”。
这个阶段要把这些拳理贯注到每个细小的动作之中,要体会“力从足底发,节节贯穿,周身一家”的练功状态;体会以意领气,意气相随,意到气到的那种境界;体会沉灵稳健、松静自然、全身通透的那种美好。每盘一遍拳,都能有新的体会,都能感觉到心静如水,神清气爽,遍身舒泰。这时,该阶段真正的意可能算是出来了。
三,顿悟之后,返天然求无意,无意才是真意,是身心一体后的潜意识,是无意之中的灵感。
“夫练拳,至无拳无意之境,乃能与太虚同体,故用之奥妙而不可测。然能至是者,鲜矣。”——孙禄堂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有心有意都是假,拳到无心方为真。”这是对太极拳上乘功夫的写照。这时,不是单纯的用肢体走拳,而是用心去行拳,是长期盘拳架、正形体、融拳理的必然结果,举手投足处处都是太极。把以前的“沉肩坠肘”“动中求静”等意念深深的融逬思维意识里,耸肩也是沉肩,沉肩也可營肩,动也是静,静也是动,虛就是实,实也是虚。那种状态,也许就是道家的那种无思无欲的境界吧!
这时的意已不再是意念,而是一种感觉。练拳时,心神一定,不用动脑去想,就感知该如何去动,而且动得顺,动得合拳理,动得心入拳中。“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可无不可也”。推手时,不是在防、在猜,而是如面镜子,映像出对方的心。这感觉说是想了,并没有动脑子;说没想,又确实看到了对方。对敌时,亦无所谓招法,出手即是招,亦无须经过大脑的思维,而是“不期然而然,莫知之而至”的本能反应。
这种能力,其实也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它就是潜力。潜力深藏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潜意识中,只是因为通过长期的放松与重复刺激,使潜意识接受了这些指令,把这种潜力激发了出来。
由此可见,太极拳的意,应该是长期重复用“意”所形成的“条件反射”,是长期放松状态下反复刺激而被激活的潜意识。
这才是太极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