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跃高:构筑连通生态文明的有机大桥

作者:胡跃高,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导,“3O有机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理念提出者、实践者。

本文整理自作者在国际有机农业大会上的发言

2016-8-12,贵州·凯里

按照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可以将人类迄今为止的文明划分为五个类型,分别为:

一、前文明时期,约为600万年前-230万年前,该阶段人类基本处于动物的,蒙昧的状态;

二、原始文明时期,约为230万年前-1.2万年前,以人类开始制造并利用石器为标志,包括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到农业起源之前的时期;

三、农业文明时期,约为1.2万年前-公元1600年,指农业起源后,由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结束的阶段;

四、工业文明时期,约为1600年至今,是工业革命开始至今的发展时期;

五、生态文明时期,为从21世纪初开始及之后的文明历史阶段。

由人类文明的历史划分可以看出以下基本趋势:人类文明从来就是一往无前,走向未来的;人类文明的后续阶段总是在前期所有发展经验教训累积基础上进行的更新的建筑,其结果是克服前期不足,实现新的建设;从时间尺度来看,前文明时期约占迄今为止文明史61.67%的时间,原始文明时期占38.17%,

农业文明时期占0.17%,工业文明时期则只有不到全部人类文明史万分之一的时间。

今日世界人类文明的前四个阶段已经基本完成,世界处于由工业文明时期向生态文明时期的历史性过渡之中。回顾人类文明发展史,可谓多次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历程。

今日地球村人类在走向未来之时,再次面临重重迷雾横锁前程的局面,值此历史关头,我们当如何标定正确方向,一步步开拓前进呢?

1、工业文明是世界近400年来文明行为与特征的高度概括

今日世界,欧美社会经济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当我们讨论当代世界大势时,就不能不掌握欧美近代史。托马斯·柏励认为,14世纪欧洲“黑死病”的外在效果,导致了一种对自然世界深深的厌恶,这种厌恶构成了西方文化传统的条件。而小约翰·柯布认为,现代工业社会应从17世纪笛卡尔机械论哲学形成之时算起。

我们据此推断,现代世界乃发生于400-700年前至今的时期。如果从较短时段来概括这一历史,便是欧美国家与国家集团,在近400年中,依靠工业化、城市化、殖民化强权,攀登上了世界社会经济的“金字塔之巅”,形成了今日全球社会经济格局。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这样的过程尊称为现代化。

事实上,在现代化身上穿着工业社会与工业文明两身套装。其外套是工业文明,衬衣便是工业社会。工业文明是世界近400年来现代行为与特征的高度概括。

2、工业文明已经日暮途穷

1961年,刘易斯·芒福德较早对全球城乡结构性危机变化表示警觉,留下了明确的警示。他在《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在过去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内,村庄和乡村一直是清新生活的储存库,受祖先行为模式的约束,使人们保持人性、通人情,但又对人类的局限性和人类的可能性两者都有自知之明。不论城市的统治者有多大的错误和过失,仍然是可以纠正的。即使全部城市人口都被毁灭了,人类十分之九以上的人口仍然在毁灭圈之外活着。

今天这种安全因素没有了,大都市迅速而猛烈地扩展,把它思想上的毒素和化学上的毒素两者都扩散到全球各处,它造成的破坏恐怕是无法挽救的……只有那些意识到这种危险的人,才能把我们集体的力量引导到更有建设性的过程中去。”我们观察今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历史演变,洞察世界历史全貌,刘易斯·芒福德对未来预测的前半部分已被证实,其后半部分仍处在可怕的隐约状态。

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1973年完成的《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指出:“现在,人类物质力量的增长,已足以使生物圈变成一个难以栖生的地方。如果人类仍不一致采取有力行动,紧急制止贪婪短视的行为对生物圈造成的污染和掠夺,就会在不远的将来造成这种自杀的后果。”这是阿诺德·汤因比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对人类技术力量对生物圈破坏性的深刻洞察,包含了对人类社会的沉重警告。

“生态纪”概念的提出者托马斯·柏励曾经指出:“人面临一个从现代能力和维度中出现的在人的历险中从未被思考过的任务------一个处理支撑现在地球上的生命形式的地—生系统的毁灭问题。

作为人类整体的我们,身处一种具有毁灭性影响的现代工业—技术文明之中,这种文明正将地球历史的新生纪送进历史博物馆。”充分表达了他对现代工业—技术对地球生命系统毁灭可能性的深度忧虑。

1990年2月21日,时任捷克总统的瓦克拉夫·哈维尔,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演讲中指出:“没有一场人类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全球革命,一切都不会变的更好,……这个世界迎头走向灾难--生态的,人口的灾难或文明的总崩溃--将不可避免。”作家出生的瓦克拉夫·哈维尔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人类错误的思想意识,导致全球生态、社会、文明崩溃的深邃洞察与意识形态领域革命的期待。

20世纪90年代,哲学家Herman E. Daly, John B. Cobb, Jr. 在《21世纪生态经济学》导言中指出:“未来40年里,全球体系将会改变,因为按照自然法则,它必须改变。……如果在不得不改变之前改变,在仍有改变选择之时改变,也可能不会避免苦难和危机,但带着对更加美好世界的现实期盼,全球体系可以在苦难和危机中建立。……有两条路摆在我们这一代人面前,生存之路和死亡之路。愿人类选择的是生存。”两位作者将人类面临的挑战提高到了全球体系存亡的高度,而且定位2030前后是危机爆发期。

2013年,乔根·兰德斯在《2052—未来40年的全球预测》前言中指出:“40年前,我和我的同事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对未来进行了漫长而艰难的思考。……我们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人类将其巨大的技术技能(和一定量的资金)集中起来,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对环境无害的农业,会发生什么呢?----其产品就是《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1972年出版)。

乔根·兰德斯

《增长的极限》的主要结论是:如果没有大的变化,人类将面临增长超出我们星球的物理极限的危险。还有,即使你在基础完全耗尽前开始动作,你依然会冒着当它们最终耗尽时,你仍在等待新的解决方案的风险。

直到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没有见到每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的迹象。人类仍然牢牢地处于'过冲’(overshoot)状态下(世界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海洋和森林吸收量的2倍),我们也可以逐渐辨认出即将来临的生态系统遭到全面破坏的早期迹象。”这是作者对已经过去的40年人类社会行为的长期观察之后,对全球系统在解决人类生存根本问题上始终麻木不仁,无动于衷,无能为力的深深忧虑,人类仍在以错误的人-地关系行为方式行事,前景堪忧!

2015年,哲学家小约翰·柯布在为《有机马克思主义》中文版的序言中指出,“全球资本主义已经走向毁灭,也正在使这个星球变得无法居住。到了放弃对它的修修补补而寻找一个新的起点的时候了。”这是对西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必定走向毁灭,不要再对这一制度抱任何期望,人类社会必须坚定地寻求替代方式提出的忠告。

从更早时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情况看,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就已经系统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事实与矛盾本质,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消灭私有制的理论。

之后,1917年列宁率先在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1949年之后,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在东方世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在资本主义世界之外进行了150多年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冷眼观察今日世界,人类似乎正处于着地前的失重状态,抑或为清醒前的睡梦之中。数以百千计的贤达人士大声疾呼世界危机,但并没有掀起对今日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浪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其力量尚在聚集之中,一时还难以颠覆资本主义世界。

与此同时,真实的客观现实已经在发生变化,今日世界车轮已经自行驶入了资本主义衰亡危机、工业社会崩溃危机、生态环境颠覆危机与人类文明存亡危机----四大危机同时爆发的轨道。经历了400-700年激烈膨胀的工业文明自己已经一头扎到阴沟里,深深陷入了死胡同之中。人类在巨大的文明尺度上演绎着“放羊孩子与狼”的故事:4群红眼狼悄然来临,74亿人类婴孩还熟睡梦中!

这是一场社会尺度上的群狼与个体尺度上的婴孩之间的现实较量。如果处于睡眠状态的婴孩不能在血淋淋的社会现实面前幡然猛醒,紧紧地团结起来,理性行动,人类必将如同白垩纪时代的恐龙一般,被身边的群狼一个一个地吞掉,直到彻底毁灭,而绝无胜算!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工业文明先是抛弃了土地与农业,然后再抛弃劳动及人类,最后将自己放逐成为了没有良心的“丧家之犬”,成为了狼的社会。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主导力量已经异化为人类生命共同体的掘墓人,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四处起火,日暮途穷。

3、工业文明的本质是其不可持续性

只要让人人都为自己服务,其社会群体不论大小,就将必然地会变成狼的社会。工业文明的华丽套装下掩盖的是一种吃人的社会与孤独、单个的个体人堆积的人类沙漠间的关系,是狼与羊群的关系。只要这一基本关系还存在,人类就是一种牺牲对象。

因此,从人类社会角度看,工业文明本质特征就是不可持续性,经济、生态、社会的不可持续性,最后是人类文明的彻底毁灭。这是现代世界发展事实反复证明的结论。

工业文明的不可持续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功能方面表现为:生产不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农业生产粮食安全问题严峻,前景不明朗,食品安全问题迟迟不能解决,越来越不可持续;工业生产普遍产能过剩,浪费严重,不可持续发展。

生态功能方面表现为:自然地理系统不可持续。其中乡村水源数量减少与质量降低,土地资源肥力下降与农地数量减少,农业生物资源多样性减少,不可持续发展;城市疯狂蔓延,强势侵占乡村资源,城市水源紧张,垃圾围城,空气污染,不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保护区缩小,生态环境不可持续发展。

社会功能方面表现为:社会不可持续发展。即乡村社会因发展进程不同,先是“386199”化,进而衰落解体,走向不可持续发展;城市社会文化资源基础枯竭,文化变态,传统文化解体,日益不可持续。工业文明状态下的生产不可持续,地理自然系统不可持续与社会不可持续,全面揭示出了不可持续性是工业文明的本质特征。

4、通向生态文明的此岸根基在农业文明

生态文明是对立于工业文明而建立的文明,是当代人类最高水平理性思维、行为的汇聚与积累。与不可持续性是工业文明的根本特征相反,生态文明的根本要求与本质特征就是可持续性。

包括生产可持续发展、自然地理系统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衡量当代世界真假生态文明理论、实践、技术、模式、体系的根本标准在于是否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者为生态文明,不可持续发展者一定是工业文明。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工业文明是对农业文明的否定,它是以毁灭农业文明为发展前提的。同样的道理,今日生态文明必然是对工业文明本质存在的断然否定,是对其思想、行为、模式与制度进行彻底的拨乱反正与扬弃。

由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的过程,本质上是由经验型可持续文明,走向僵化的机械型不可持续文明,再返回到科学理性的可持续文明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文明发展过程。

爱因斯坦说过,人们不可能用创造问题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既然工业文明的本质特征就是不可持续,那就不可能用工业文明的方式去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这就是讲,生态文明建设的此岸根基一定不在工业文明这里,而是向前追溯,在西方世界数百年前已经开始铲除,今日更多残存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文明那里。农业文明,而不是工业文明,才是今日生态文明建设的此岸基础。

5、有机大桥是通向生态文明的通途

某种程度上讲,有400年历史的工业文明只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小截短暂的断裂带,但却是几乎将人类文明彻底断送的裂隙。人类需要在基本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文明与达到科学理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间需要架设起一架跨越400-700年工业文明的文明大桥。

完成这样一座文明大桥的架设,我们既必须彻底地了解此岸农业文明的基础,还必须清楚地把握大桥在工业文明穿越(跨越)区的基本思想、行为,及其在400-700年间积累起来的超越一切文明时代的“创造性”成果,清醒地淘汰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然后,还必须从现在起就开始从思想、行为上一砖一瓦打造未来生态文明时期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理想的彼岸桥头堡。

与工业文明在本质上是分裂、孤立,直至分解为74亿个孤零零的人类个体方式完全对立,生态文明的口号是万事万物有机联系。这意味着在未来文明大桥的建设中,桥头桥尾、桥上桥下、桥里桥外、微观到宏观工程建设将实行彻底的有机结合。“有机大桥”就是这座文明大桥最响亮的名称。有机大桥就是当代人类最伟大的文明建设工程。

6、有机大桥建设的基本战略布局与方针

6.1 发展中国家是有机建设的第一战场

2014年,小约翰·柯布在他撰写的《中国的伟大机会》中指出:“在美国,现在已经没有乡村文明了。它在几十年前就被毁灭了。”既然工业文明是对农业文明的根本否定,而今日生态文明又必然是对工业文明本质存在的断然否定。由于发达国家与国家群为农业文明破坏最严重的重灾区。

那么从全球整体就可以立即判断出,发达国家总体的社会思想与行为,对于生态文明意义上的有机建设基础与条件最严酷,因而建设难度最大。相反,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中国家才是生态文明与有机建设的第一战场。

未来有机大桥建设应当毫不犹豫地从这里开始打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时代,工业文明意义上先进的发达国家戏剧性地成为了落后的标志。全世界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共建有机大桥,优先完成有机建设,然后牵动发达国家建设,最后实现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康庄大道。

5.2 农业建设是有机大桥建设的骨干桥梁

农业是工业文明时代遭受毁坏最严重的人类文明基础。今日全球农村社会倒悬于工业社会的水火之中,奄奄一息。今日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就是抢救农业,解农业于倒悬危机中。

农业系统的一般社会经济地位

按照地理系统建设任务分类,未来有机大桥建设包括乡村地理系统建设(或称为农业)、城市地理系统建设(或称为工业)、自然保护区建设三项任务。从根本关系来看,没有乡村,城市便将消亡;而没有了城市,乡村仍将可以恢复生机勃勃。

因此,农业建设就是未来为全部地理系统建设的战略性基础环节,是有机大桥建设的骨干桥梁,城市地理系统有机建设只是未来有机建设的配角。人类只有首先完成乡村地理系统建设,才能为有机大桥建设筑牢基础。生态文明时代的人类将在全球意义上进行新的一次更加伟大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实现全球有机化的建设革命。

5.3 有机农业是生态文明时代农业建设的主旋律

与400年前人类总规模不足10亿,科学技术力量几乎荡然无存相比,今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农业建设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农业,更不是100%的消灭现代农业,而是要在保留它们各自精华基础上,结合最新发展需要与发展可持续性的本质要求,实行科学理性的完美结合与创造性发展。建设目标为走向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

国家、区域与世界农业安全的五大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时代的本质特征与根本要求。在所有农业类型中,其中包括传统农业、常规现代农业、生物动力农业、自然农法、永续农业、多年生农业等,有机农业是唯一能够担当起未来解决农业安全问题重任的选项。

常规现代农业必将退出历史舞台而有机农业将荣登世界历史舞台

有机农业是未来农业建设的主旋律。有机农业将在未来有机大桥建设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世界农业将进入到以有机农业为核心的多元化农业时代。常规农业一家独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有机农业荣登世界历史舞台的时代到来了。

5.4 世界有机建设有3项基本任务

2008年,国际有机运动联盟修改了有机农业概念,指出:“有机农业是一种能维护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生产体系,她遵从当地的生态节律、生物多样性和自然循环,而不依赖会带来不利影响的投入物质。

有机农业是传统农业、创新思维和科学技术的结合,她有利于保护我们所共享的生存环境,也有利于促进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的公平与和谐共生。”这是对国际有机农业近100年来的探索历史做出的高度概括与经验总结。

从更大范围与长时段历史发展考虑,人类行为已经长大到影响全球发展。有机建设已经与人类文明转型息息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任务已经转变为地理系统建设。

有机是生态文明时代地理系统建设的基本特征

未来有机建设将具有三项基本任务:

一、有机生产建设任务,包括有机农业建设、有机工业建设,其类属于经济建设任务;

二、有机地理生态环境建设,包括有机乡村建设、有机城市建设、自然保护区有机化建设,它们同属生态建设;

三、有机社会建设,包括有机乡村社会建设、有机城市社会建设,属于社会建设。有机化是生态文明时代地理系统建设的统一特征。

有机生产建设、有机地理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社会建设构成了完整的有机建设工程体系。在此我们取英文有机词“Organic”的字首缩写,将三项有机建设简称为“三O”有机建设。

有机农业对象结构分解

在生态文明时代有机建设的三项任务中,从乡村板块看,有机农业建设内容需要在现有国际游击运动联盟确定的有机农业定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为:有机农业生产、有机乡村生态环境、有机农村社会三项建设任务;城市版块中,则包含有机工业生产、有机城市生态环境、有机城市社会三项建设任务。

城乡合二为一,便成为“有机生产、有机社区、有机社会,三位一体,同步建设”的人类社会有机建设局面。有机建设是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时代的基本建设特征。

5.5 村庄是有机农业建设的基础结构单元

以亚非国家为例,自然村庄与/或行政村以上有乡镇、县区、地市、省、直辖市与自治区、国家、全球层次划分;自然村与/或行政村以下分家庭、生物生产复合群体、单一群落、生物个体、生物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生物分子、元素部分。在全球系统的十八个层级中,从何处选择突破口是一个战略问题。

历史地看,村庄是整个社会的细胞,是基本功能单位,也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形成的基层组织基础结构。因此,只要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村庄意义上的有机农业建设问题,整个有机建设就将步入全新发展状态。村级建设是未来有机农业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层级,集中力量进行村级有机农业建设是撬动生态文明时代到来最有力的支点。

村庄在农业系统结构中的层位

5.6 全心全意建设乡村综合合作社是打开有机农业建设大门的金钥匙

农业在本质上为社会合作行为,单个的人永远都不可能产生出与维持农业。广泛的社会合作是千百年来农村长期存在与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分户承包责任制,具有的为解决“温饱问题”的策略性意义,其在1984年前后,实现温饱水平之时就已经完成使命。

之后,便进入长期的徘徊发展状态。在有机农业战略建设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在新的基础上坚定地进行村级意义上的农业合作社建设。当前的农村合作社建设所探索的只是乡村有选择的部分农户、特定专业意义上的合作,未来要走向村庄大部分农户,甚至全村,多种专业意义上的综合农业合作社,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多村庄共同建设的合作联社。

孙中山当年深知中国之弱在于“一盘散沙”。由于多种原因,国民党远离乡村,无法完成彻底革命的任务。毛泽东探索到农村必须“组织起来”的真理,从而坚定地领导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一举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近代中国革命史上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证明,只要将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起来,整个乡村就将迸发出无限的生机活力,就将完成有机农业建设任务。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重建乡村合作经济,重建村级集体经济,打牢国民经济基础。

事实上,这是从1949-1978年积极尝试全国农业合作,1978年到今天分散经营,再从今天到未来合作发展的形式貌似回归过去,而建设者、实际发展基础与建设内容、建设技术体系已完全不同,全新意义上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与产业经济形态升级发展。

5.7 优秀进城务工村民子弟是有机农业建设的基本动力源泉

1978年以来,响应国家工业建设与城市建设战略决策引导,一批批乡村优秀人才孔雀东南飞,离开农村,走向大中城市,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如今活跃在各地与各行各业之中。这是一支数以亿计的队伍,他们也是未来农村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

进城务工村民及其子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脊梁骨。他们兼通工农、跨越城乡,甚至往来中外,是联结当今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的最强有力的网络载体。农民工既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创造者,同时更是国家未来城乡和谐建设最可宝贵的财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时代,我们应当谨记,珍视农民工便是珍视生态文明未来,而忽视农民工便将失去生态文明未来。

面临国民经济建设新格局、新任务,乡村建设正在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决定意义的板块。我们除去必须稳定现有村庄劳动力资源外,同时要采取系列措施,支持与动员一批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经受磨练,品才兼优,组织建设能力强的乡村子弟返乡,带领乡亲们组织村级合作社或合作组,集体创业致富,以强壮乡村板块,实现城乡和谐目标。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建功立业。

7、结束语

全部资本主义理论与行为可以归结为“一切从市场出发!”世界曾经给予其机会。400年后的今日资本主义世界提交出的历史答案便是全球工业化、城市化、乡村消亡与文明崩溃。是历史在事实面前选择了生态文明。

有机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规定了未来“有机生产、有机社区、有机社会,三位一体,同步建设”的目标指向必然为繁荣乡村,城乡和谐,人类社会与地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人类文明绝处逢生。曾经经历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激烈洗礼的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能够自我超越窠臼,完成时代创新任务吗?

钱学森曾经指出,人类认识世界的飞跃叫做科学革命,人类建设世界的飞跃叫做技术革命。今日世界正处在科学革命在先,随后为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社会革命与文明飞跃,一浪高过一浪的时代。是熟睡的婴儿在睡梦中清醒,在血的教训面前迅速成长,团结起来,建设世界的时代。

1984年12月23日,钱学森在中国农科院第二次学术年会上,提出了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概念,指出在信息革命为基础的第五次产业革命之后,兴起的将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第六次产业革命。

这一产业革命将首先在2020年的中国发起,2050年完成目标,届时将在中国率先消灭三大差别,进而推进中国与世界进入全新发展状态。有机农业、有机工业建设为基本内容的有机工程就是第六次产业革命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人类世界由农业文明,穿过工业文明,到达生态文明的宏伟大桥工程。

工业文明时代的口号是现代化,生态文明时代的口号将是有机化!

主要参考文献

1、 John B Cobb,2014,9-10月,总第65期,第一版

2、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70-571页。本书英文版1961年出版

3、 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8页,本书1973年完稿,1976年出版

4、 赫尔曼·F·格林,托马斯·柏励的“生态纪”,《求是学刊》,2002年,第3期

5、 瓦克拉夫·哈维尔,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演讲,1990年2月21日

6、 20世纪90年代,Herman E. Daly, John B. Cobb, Jr. 在《21世纪生态经济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导言21-22页

7、 乔根.兰德斯,在《2052—未来40年的全球预测》,译林出版社,2013,前言

8、 小约翰·柯布,《有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15,前言

9、 小约翰.柯布,《中国的伟大机会》,世界文化论坛,2014,63期

做有担当的自己,爱有担当的小米

小米担当产自衡荣生态农场——2010上海世博会唯一参展有机企业,12年品质值得信赖。

合作条件:社会信誉良好的有机生活馆、健康食品专营店、农夫市集、优食平台,没卖过面膜的微店达人;收保证金、押金的第三方平台请绕行(牛逼的商超除外)

直接扫码联系我们

商城可点击:3O有机商城——有机人的小灶

作者相关文章:

1.论有机农业道路
2.美丽乡村建设——“3O有机农业”
3.发展农业,为什么要走进村庄?
4.全球农业安全状况分析
5.当前中国农业安全问题的认识
6.农业与第二次启蒙
7.生态文明呼唤后现代农业
8.美国堪萨斯土地研究院访记
9.访问俄罗斯记丨中俄农业比较
点击红字即可浏览

想看更多?请返回菜单,点“3O热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