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命本质,选择智慧人生状态
文丨张弓 · 主播丨北屿
人到了一定年龄,会看透很多。
或者是二十多岁间为生活、为工作,可能是三十多岁时为家庭、为朋友,大概是四十多岁间为婚姻、为儿女,也许是五十多岁时为自己、为社会……林林总总,无论是恍惚还是清晰的人生,总已过了半百,在物质追求、家庭幸福、个人理想上我们可能成功或失败,但终究经历过,还有一副残躯应付着。
超越物质金钱、社会地位、私欲占有外,我们是否还应该有些极致的人生追求?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务虚”人生
我朋友的父亲,已经五十多岁了,靠着自己年轻时的积极拼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身体健康,婚姻美满,他的儿子已经成家立业,总的来说,他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在一次交流中,他告诉我:“我年轻时的理想是追求自然恬静的生活,经过多年的艰难生活,看多了人情冷暖,认识了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阴险狡诈后,我发现人呐,还是'务虚’点好。”
当时我是不理解的,“务虚”到底是什么?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其含义是: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不受影响,为的是寻求“道”的规律。
致虚守静被奉为求“道”的基本原则,即守住自己对世界本源规律求索的初心,保持笃定,不受外界负面因素干扰,最终才能真正的求得“道”。
“虚无”并不是真正的“无”,而是包含万物之生的虚无。万物顺其自然,回归本性是“道”的唯一法门,人不能认识理解道的“至虚之境”,只能效仿道的虚静无为的本性,遵循自然生长之理,生而为人,向人而生,回归人的本质规律而生活。
直到我真正在社会上拼搏努力时,我才逐渐明白叔叔讲的“务虚”并不是追求虚无。原来他在追求一种生而为人的价值追求,即在繁芜丛杂的人性社会中追求一种人的本质回归,回归到“属人”的“真、善、美”,回归到对自我清晰而深刻的认知。
从这方面来说,他察觉到了人生的真义,同时他也耗费了五十多年的时光,才达到参悟人生的一点智慧光明。到了他这个年龄,还有什么需要刻意把握的呢?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一切都是自己积极奋斗的结果。“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终究在生活中学会了成长,学会了看淡一切,学到了聪慧体悟。
自由自觉的劳动活动是人的本质
对极致人生追求样式规则的回答,自然要把问题引入到人的本质意义的价值阐述中。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的本质进行深刻的价值论证。
马克思的理论逻辑起点,或者说人本质问题的前提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首先,在马克思看来,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能进行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
动物所进行的生命活动只是本能的活动,而人是能够按照人的思维意识和人的目的需要进行生产生活活动。
其次,在生理机能、细胞构成上的自然属性,人与动物是相同的,但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过程中,人所衍生出一定的社会关系,都是属人本质及自由自觉的劳动生产的直接结果。
人通过能动性的劳动,生产出来人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自由自觉的劳动生产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本规定。因此,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活动。
最后,人一旦进入劳动生产,就面临双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关系的形成是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生产关系的直接影响结果。
无论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变化还是社会形态的历史更替,都表现出人的类本质特征,都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所以,“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智慧人生的生活状态
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活动,意味着人的理性需要有效的充分发挥。自由自觉是人能动意识的充分表现。选择什么样式的人生,是每个人自由的价值选择。在信息化、物质化的现代性社会,物欲横流、道德失落、价值失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价值选择。
许多人在获得生存工作的生活状态中,抛弃了属人的本质善良,把自己伪装包裹起来,以避免过多的情感或利益伤害,造成的结果是人在现代化社会中逐渐丢失属人的价值本质即“真、善、美”,发生了严重的价值异化,人的精神生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回归到属人的“真、善、美”上是人的极致价值追求。追求利益金钱带来的感官享受、寻求社会地位带来的价值享受、探索情感性欲带来的生理享受都无可厚非,社会生活中的人是活生生现实中的人,是有物质资料享受与精神资料需求的。
但把这些物质与生理享受的追求作为唯一人生价值理想,并把之无限扩大化,其实是私欲占有的直接结果,我们失去了人之为人的价值意蕴。
我们是否应该更多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回归属人的价值本质?答案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