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甘于平庸?
现代社会,但凡是明星的风吹草动都会惹来争议,无论好坏。
昨日还因美貌演技被肯定而封神,今日就可能因在媒体上出言不逊而被千夫所指。
这里的“千夫”是电脑前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是拿钱就开骂的水军,是“路见不平”、“伸张正义”的路人甲乙丙丁。他们跟随风头指向,不管事实如何,见人夸也跟着夸,见人踩也不忘加上一脚。
被手机绑架,为舆论所引导。你不能说这样的人见风使舵,也不能否认这些人没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只是太闲了。与此同时,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平庸。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孔子最痛恨的一种人是“乡愿”。他认为:“乡愿,德之贼也。”这种伪善的人是害德的。他们没有自己的章法原则,不能够独立思考,媚俗趋时。孟子谓之:“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
“乡愿”是好好先生,是谁也不得罪的老好人,但又是最怯懦胆小的伪君子。
平庸之人与乡愿之人无差,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是永远只会明哲保身的“中间人”。
平庸并非“中庸”
《论语》里有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作为一种最上层的美德为人敬仰,却鲜少有人能做到。
“中庸”是没有狂人的自大、激进,亦没有狷者的退缩、怯懦,是言谈举止都恰到好处的尺度把控,是懂得进退的责任担当与功成身退的豁达。
做到事事中庸不易,需要我们时刻地自我警醒、严谨自律、知己知彼。
但是平庸就不一样了,它不用穷事实之真相,无需承担道德负担。用自我满足来安顿余生,以忙碌为借口而不愿意反思与辨别。平庸之人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寻找生活安慰,靠避免冲突来隐藏矛盾,所有对他人生活的窥伺与日常的探讨最终都会回到最初原点——目前的生活真是不赖啊。
他们不愿意改变,不喜欢反对意见,害怕所有的不稳定,恐惧真正的别树一帜。
不过,平庸倒也并非消极。很多这样的人仍然每天上下班,很多人甚至还从事各种创意类型或者制定决策的工作。他们也并非不幸福,只是事事不愿发表意见看法,划定舒适区而安于舒适区。
海德格尔的“沉沦”恰似于这种状态,他们只是甘愿陷落于“烦忙”的世界中:
这种“混迹于…”多半有消失在常人的公众意见中这一特性。
(《存在与时间》)
太多的人只是大众,合于流俗,甘于平庸,近于乡愿,变成了庸庸大众。
孔子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我们此之“性”是善还是恶暂且不论,我们只讨论后天的“习”是可以为善或为恶的。
也就是人之最初本性是一个未被开发的萌芽之状,善与恶是未实现的“可能”,每一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可能,那么一个人只有发挥自己内在的主动性而选择和自主人生,才有可能摆脱乡愿和平庸。
启迪多元思维
在人的社会中,没有物质储备、社会地位、知识积累,一个人是无法决定自己命运的。
而这其中,知识的积累是摆脱腐朽的、停滞了的习性的关键。
一个人正常情况下会待在一个已经适应了的、大家条件都差不多的环境之中,而安于其中。因为反思很痛苦,因为认识现象背后的本质很难,从而就此放弃。
一个人的气质会被周遭已有的习性所“害”而流于污,这是一个群体的惰性导致。如果改变沉默的大多数非一己之力能及,那么唯有使自己脱然于该群体。方法就是张载所说的“强学以胜其气习”:
“气者在性学之间,性犹有气之恶者为病,气又有习以害之,此所以要鞭辟至于齐,强学以胜其气习。”(《张子语录》)
正心正举
一个人后天所成之气质介乎天性与成学之间,习性容易让人安于一切成俗之见,而不去质疑和重估所有事物在新时代下的新价值。
惰性,是指人的心灵处于被动之中。一切按部就班,用“存在即是合理”的思想麻木自我,而不去思考事物背后的逻辑与变动的趋势。
人的心灵包含无限可能,这些可能由主动性加以调动。平庸的反面不一定就是优秀与卓越或者鹤立鸡群,而是突破已有的自我。
只有通过自我鞭策以阻止懈怠,而这种鞭策最便捷的方式即是学习,是不安于现状的审视、重估、推翻和确认。
拨迷见智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开启自在之门
说的是,君子可以耕作、可以写作、可以做环卫清洁工,但他是在本职工作中发挥自己心灵的无限,作用于有限的工作之中,他在有限之中走向无限的目标,力求更佳,那么利益自然就包含其中,也就是社会不会亏待他们。
这就是“谋道不谋食”,当我们不断地精进,即便不求“禄”,亦“禄在其中矣”。
当我们在平凡之中观望内心,发觉它、挖掘它,即使身在与众生相同的世界之中,也能获得自足。平庸与否不是某个时代、社会下的应有标准,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价值的一次次评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