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律”这么难?
文丨大胯 · 主播丨萧然
敷最贵的面膜,熬最凶的夜。
这应该算是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写照了。如果你觉得这句话仅能代表现代女性的生活,那可以来个男性版:
凭咖啡夜宵之力,熬最凶的夜。
再问你一个问题:
如果说,早起是意志力,早睡是行动力。那么你到底是意志力好,还是行动力好?
估计很多人的回答是:都不好!
内观己心
为什么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早睡早起”会难倒绝大多数人?
为什么“自律”是一种稀缺的品质?
人的动机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内在动机,另一类是外在动机。
· “内在动机”指的是那些不需要外界监督和回报,你自己就特别喜欢做某件事。
· “外在动机”指的是那些需要外界监督和回报,你自己并不喜欢做某件事。
按回报的周期长短来分类:
一类是短期回报,另一类是长期回报。
· “短期回报”指的是立即、数周或是一个月内就能获得的回报;
· “长期回报”指的是一年、数十年或是更长时间能获得的回报。
按照“动机”和“回报”,将事情分为四大类,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 区域1和区域2都是内在动机驱使你做的事情,不管是短期回报还是长期回报,你都会去做,不需要“自律”;
· 区域3属于外在动机,是你不喜欢做的事情,但是由于短期内有回报(比如,好好工作月底就有奖金),你会因此而努力工作,这最多算是“被动自律”;
· 最重要的区域4,它属于外在动机,是你不喜欢做的事情,但长期才能有回报(比如,健身、读书、写作),你需要启动“主动自律”才能够坚持下去。
对于区域4这类的事情,我们会试着去改变自己,在经历失败之后,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接受现实——继续按原先的轨道生活。
稍微好一点的情况是:不断重复上面的步骤:
尝试改变→改变失败→接受现实→再次尝试改变→改变失败→接受现实……
如此循环不已。
用古话来说就是:无志之人常立志。
道理大家都懂,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停下来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难以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外察世界
拿“早睡”举例的话,你会发现,那些想要早睡却总是做不到的人,他们都知道熬夜的坏处和早睡的好处。最终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执行力不够”这些表面上的原因。
更根本的原因是:
他们对自己的脑力和体力过于自信。
你可以回想一下,每当你战胜了“早睡”这个想法——继续刷着手机到深夜的时候。表面上看,你承认自己在做一件错误的事情;但实际上,你在潜意识里相信自己明天的状态应该不会太差,现在的“透支”,在明天一定可以“补回来”。
结果第二天,你艰难地起床,靠着一杯高浓度的咖啡,硬是撑到中午,接着又靠半个小时的午休,撑到了下班……
你“惊奇地”发现:自己竟然撑过来了,却根本不管自己是怎么过来的。于是,当天晚上,你又拿起了手机,刷到了深夜。如此往复……甚至你还坚定地相信“自己只不过是不想早睡而已,要想早睡,那只是分分钟的事情”。
《自律力》一书的作者马歇尔·古德史密斯对于这种现象给出的解释值得深思:
需要投入100%努力才能够实现的计划,会严重影响自律的实现。
乍一听,你会觉得这句话有些奇怪,但再想一步就会发现——的确如此。
回想一下,当你想认真读一本书的时候,你是不是总幻想自己应该是在一个无人打扰的环境中,泡上一杯清茶,伴随着柔缓的音乐,翻开带着墨香的书页,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
是不是每当你准备坚持每天做俯卧撑的时候,总是幻想着自己能够腾出30分钟到1个小时的整块时间,来完成20个X10组的俯卧撑?
启迪多元思维
“做俯卧撑、读一本书”这类的好习惯从本质上来讲,只是一个“行动”,甚至可以说只是一个“动作”而已。但我们总是在这个关键动作之前,加上很多冗余的前置动作。
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在前置动作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已经被消耗,等到关键动作(比如做俯卧撑、读书)来临时,我们已经感到疲劳、无精打采了。
再深入地思考你会发现,我们为关键动作加上前置动作的底层逻辑是:
我们过分自信地认为自己“不会分心”。
而这种想法会导致我们产生不切实际的高期望,这种高期望一旦被突发事件打断,我们就会自乱阵脚。
请注意,这里的“自乱阵脚”并不会让你反省自己,而是会强化你的“过度自信”——让你找到诸如这样的借口:“我原本是可以做到的,只不过是由于过程中出现了一点差错。”
正心正举
综合上面的“过分自信”,我们会发现一个更有趣的现象:
不论我们找的借口如何五花八门,到最后本质上只是一个借口:“今天很特别(Today is a special day)。”
当我们试图为自己不自律的行为找借口时,每一天都可以被认为是“特别的日子”。
比如,每天按时读书这件事,实在难以坚持下去时,我们就会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为自己开脱——“今天是周末,我要放松一下,等明天再按计划来也不迟。”
这种处理方式看似只浪费了一天,但一旦你为第一个特别的日子开了个头,那么你离第二、第三个特殊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把每一次计划的中断都归咎于外部事件的打扰,只会降低你的自律水平,出现“明日复明日”的悲剧循环。
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那些loser不正是这样一步步走向“深渊”的吗?
拨迷见智
自律与不自律的根本差异,不在于意志力的差距,而在于态度积极与否。
从一个很小的细节就能看出:
遇事总会拿起笔来在纸上写写画画做规划的这类人,要比那些平时总喜欢动嘴说的人,在自律上要高出许多个段位。
原因也很明显:
嘴里说出的话一旦做不到,大脑就会选择性地蒙蔽自己;而纸上写出的文字,相当于监督大脑的旁观者。
想想大多数的学生是在家中学习效率高,还是在学校学习效率高就明白了。
从本质上来说:
你以为的“自律”,在真正自律的人看来,是主动创造的“他律”。
我们缺少的是一个“反馈系统”来确认自己是否是积极的自律。
马歇尔·古德史密斯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便捷的系统工具——“每日问答法”:
· 第一步,每天确定具体的可量化目标;
· 第二步,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问自己:“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我给自己今天的努力打几分?”
就是这么简单,但很多人会忽略这个“每日问答法”的精妙之处。
一旦你采用了“每日问答法”,你会发现“少吃一点”和“多走两步”这样的目标等于没有目标,你必须把你的目标完善起来:
· 第一步,我每天要走到1万步;
· 第二步,在每天晚上9:30的时候,我会查看自己今天的总步数,如果1万步是满分10分的话,我今天走了8000步,那我今天的努力程度就是8分。
开启自在之门
实际上,在训练“每日问答法”的过程当中,你会逐渐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有的人练着练着就把“自律”练成了“自控”。
还是拿减肥来举例子,“自控”和“自律”的区别在于:
· 下班之后,我抵制住了去吃大餐的冲动,这是“自控”;
· 下班之后,我坚持去健身房锻炼身体,这才是“自律”。
“每日问答法”有效的原因在于以下三点:
· 它会强化我们对于“白纸黑字”的承诺;
· 它会激发我们“主动自律”的动机;
· 它会让我们意识到“自控”只是低段位的“自律”,“主动自律”才是“真自律”。
如果你真的想要改变原本的陋习,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么,当干扰因素出现时,就应该坚定地选择无视——自己选的路,就算分岔口再多,也要目不斜视,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