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老领导:推进黄陂发展新的跨越,必须进一步地解放思想
这多年来,黄陂区坚持打基础、管长远,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建设项目,特别是一批重大项目,如武汉空港会展新城、武汉国际贸易区等,开始进入收获期,不少列入全市乃至全省重大工程,增长潜力开始显现,这些都使黄陂区在新一轮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投稿:武汉市老领导、华中城市研究会会长冯煜晖
但是,优势不等于胜势,潜力不等于效益。如果故步自封,躺在优势上自娱自乐,甚至找不到潜力迅速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有机遇也会丧失,优势也会转换为劣势,潜力也会变成阻力。因此,必须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思维,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来谋求发展。

立足更高要求,推进黄陂发展新的跨越,必须进一步地解放思想。毫无疑问,黄陂这几年的发展一年一个台阶,已经跃入了全省县域经济的最前列。但绝不能满足现状,更不能停滞不前。与先进地区相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理应有更高的追求。要用百年大计的理念优化黄陂的空间布局,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以千亿产业的思路谋划黄陂的经济发展,依托重大功能区,做大做强商贸物流、临空经济等支撑产业,加快强区富民步伐。

在思想观念上
着力破除狭隘的地域观念,坚持把黄陂放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大格局中来谋划,拓宽了更加开阔的视野;着力破除“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坚持立足自身,抓基础、管长远,以大投入、大建设、大项目拉动当期增长,促进长远发展;着力破除传统粗放的增长观念,完善了新型集约发展思维,园区规划、重大功能区建设和产业链发展取得突破;着力破除官本位思想,形成了以市场主体为中心,更加自觉服务企业的工作氛围;着力破除片面发展实力的施政理念,坚持整体推进民生工程、文化环境等社会事业建设,区域软实力得到增强

在功能定位上
立足更高起点,力争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具有中等城市规模的经济强区。着眼跨越式发展,确立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以“富裕黄陂、和谐黄陂、生态黄陂”为总的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手段,协调推进一二三次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工业强区、商贸富区、农业稳区和以贸带工、工贸互动、贸工农联动,进而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明晰。

在发展重点上
结合黄陂实际,以武汉临空经济区为重点,大力发展临空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以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为主的现代都市农业;以木兰生态旅游区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及旅游商品配套业。
着力破解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制定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转变职能,提高效能。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在教育战线义务段率先实行绩效工资。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框架,把更多的财力向基层倾斜、向民生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整合武湖、三里、大潭及六指部分区域,实行区域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