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狂贺知章(第三集)

总有一些惊喜,等着你

阅读本文前,了解故事背景,可能要复习前两集(点击链接前往):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狂贺知章(第一集)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狂贺知章(第二集)

大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七百二十五年),冬天,某日,长安,皇帝会议室。

玄宗皇帝抛出了一个重要议题:“大凡盛世,都要搞出点动静,昭告上天。泰山封禅是一种极高的政治荣誉。秦始皇于始皇帝于二十八年,汉武帝于元封元年,汉光武帝于建武三十二年,唐高宗于麟德二年,先后前往泰山封禅。在此之前,有以宰相张悦等为首的高级干部,先后四次给我建议,搞一次泰山封禅。我们大唐现在这么强大,我觉得可以搞一次。大家讨论一下?”

皇帝的想法,就是圣旨。大家举双手赞成,全票通过。

倒是在关于具体日子的选择上,出现了分歧。有一伙高级领导干部主张在清明节封禅,另一伙则主张在国庆节封禅。双方势均力敌,互不相让,吵得不可开交。

皇帝实在看不下去了,给高力士一个颜色。高力士心领神会:“淡定,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效果明显,大家马上安静下来。

皇帝说:“我刚才看了一下,在大家热烈讨论的时候,贺爱卿始终没有开腔。难道你有不一样的想法?”

集贤院学士兼太子侍读贺知章被点评提问,马上站出来,说:“老大,刚才有点走神。你才决定这个事情,我还没有来得及认真思考诶。”

高力士代表皇帝发火:“这么重要的大会,这是国家大事,你居然不认真,还走神,你还好意思说?”

贺知章说:“我是想到太子刚才给我提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太子的事情也是国家大事。皇帝泰山封禅,该封,必须封,而且还要封好。前提是不影响群众正常生活。至于具体日子,皇帝说是哪天,那天肯定就是好日子。我们根本不需要讨论。”

既然大会上搞不定,那就开小会定。

第二天,皇帝发通知,要求贺知章、礼部尚书以及参与泰山封禅大典的几位高级干部,继续到小会议室参加讨论。他们中间,有主张清明节的,也有主张国庆节的。民主嘛,两种意见的持有者代表都要参与才对头。

这次大家都学聪明了,装猫儿不开腔,都让贺知章先说。

贺知章说:“昨天开会我就说了啊,皇帝说哪天就是哪天,不一定非得选在节假日。这么大的事情,皇帝完全应该自己做主,我们负责落实就是。”

玄宗说:“老贺还是这么直接,我喜欢。俗话说择日不如撞日,我们干脆十二月十六日举行泰山封禅大典,这个日子顺。事情就这么定了,由礼部尚书牵头落实,你们再座的,搞好配合”。

又是全票通过。

经过紧张的筹备,大礼如期举行。玄宗皇帝如愿以偿登上了泰山,贺知章奉命随行,并提出了皇帝登顶、大臣在山下随祭的礼仪规矩。

皇帝要气氛,要求下属作诗,一共八首乐府组诗,其中有七首,出自贺知章。

这里,我们随便围观两首,比如《唐禅社首乐章·顺和》:

至哉含柔德,万物资以生。

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

圣心事能察,增广陈厥诚。

黄祇僾如在,泰折俟咸亨。

再比如《唐禅社首乐章·肃和》:

黄祇是祗,我其夙夜。

夤畏诚絜,匪遑宁舍。

礼以琮玉,荐厥茅藉。

念兹降康,胡宁克暇。

此外,还有《雍和》《寿和》《福和》《太和》等。《唐书·乐志》曰其具体使用方法是:

玄宗开元十三年,弹社首山余地批乐。迎神用顺和,皇帝行用太和,登船、奠玉帛用肃和,迎俎人用雍和,初献用寿和,饮福用福和,还宫用太和,送神用灵具醉以代顺和。

这个事情,巧妙地提升了皇帝的权威性。皇帝对贺知章的好印象,又加深了一层。

大唐玄宗皇帝天宝三年(公元七百四十四年),已经八十五岁的贺知章干不动了。给皇帝写了一个辞职报告,要求告老还乡,到吴中去颐养天年,顺便修仙。

皇帝果断批准,还批示,要求地方干部必须关心关照老领导。

临行前,他向皇帝告别。皇帝说:“老贺,你这一走,我们就不能天天见面了。还有啥事情需要我做,你尽管说。”

贺知章说:“说起这个,还真有事情需要陛下帮忙。我儿子还没有正式名字,想麻烦你赐一个,这是我们家族的荣幸,那我们老贺家可大发了。”

皇帝说:“这个好办,信义是道德的核心,孚者,信也,你儿就叫贺孚算了!”

贺知章得到皇帝赐名,一个劲儿拜谢,心想着,回到家里可以吹牛了!

高兴不过三秒,他突然反应过来:“皇上这不是在拿我开涮么!'孚’字,上面一个'爪’,下面一个'子’,那不是说我儿是'爪子’吗!”

想到竟然遭皇帝忽悠了一通,贺知章不由一阵苦笑。哎,关系太好,遭领导调侃一下,活跃气氛,没办法。

皇帝说,既然不喜欢,那我换一个,就叫“曾”如何?让他像孔子的弟子曾子那样有学问。贺知章想了一下,这次是正规的,谢恩,喝饯行酒,然后告辞。

皇帝能做的,是亲自率领太子及文武百官为贺知章送行,并御笔亲书一首诗相送,写完了一首觉得意犹未尽,又写了第二首。对这位老臣的尊重和不舍溢于言表。

欧阳修、宋祁编撰的《新唐书贺知章传》中这样记录:

“天宝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舍本乡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诏许之,赐鉴湖一曲。玄宗御制诗以赠,皇太子率百官饯行。”

玄宗皇帝李隆基的《送贺知章归四明》两首,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

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独有青门饯,群僚怅别深。

皇帝号召大家分别写诗,最后整理成了一个文集送给贺知章,还亲自动手写序言。难得看见皇帝的文章,全文是这样的:

“天宝三年,太子宾客贺知章,鉴止足之分,抗归老之疏,解组辞荣,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迟暮,用循挂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将归会稽,遂饯东路,乃命六卿庶尹大夫,供帐青门,宠行迈也。岂惟崇德尚齿,抑亦励俗劝人,无令二疏,独光汉册。乃赋诗赠行。”

离开家乡五十年,经历了武皇、中宗、睿宗、玄宗四朝的老臣贺知章就这样衣锦归乡,在归途中,他写下了《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这两首诗,情深意切,对久别回乡的亲切感,家乡变化,物是人非,岁月沧桑的感叹,心中的无限感慨,都用最朴实的语言自然流露出来,句句发自肺腑。

还记得当年,那是大唐武则天证圣元年(公元六百九十五年),三十六岁的贺知章离开家乡,写过一首《晓发》:

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

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如今五十年过去,一切都是物是人非,让人心生感慨。

在归途中,他还写下了另外一首脍炙人口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写初春美景,连用比喻,把嫩柳的生机勃勃、春风的难以捉摸写得饱含生趣,一个“裁”字更是别出新意,立意新奇。整首诗清新自然,正是贺知章“清淡风流”的代表作。

回乡后,他一度在宁波隐居。三不二时,他要去一趟道教名山,四明山。成天与渔夫樵夫为伍,喝酒赋诗,好不快活。有时候,还在余姚梁弄镇后陈村,为读书人讲授《四书五经》。

他在这里,留下了一首少有的“炫富诗”《题袁氏别业》: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不要说认不到我,酒随便打来,老子有钱。

这样的轻松日子,贺知章过了八个月。

八个月后,回到家乡的贺知章,无疾而终,驾鹤而去。但愿真如他跟皇帝所说,修仙去了吧。

据说,玄宗皇帝退位后,贺知章当年教导过的太子即位,是为唐肃宗。肃宗在贺知章去世后十四年后,念及当年侍读之情,追赠其为礼部尚书。

能得到两代皇帝的认可和追思,整个大唐的文化人中,可能或者必须,似乎只有贺知章一人。

全文完。整理修改后再发全集。

下一个想看谁,请留言!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去付出

写作,是我业余的唯一爱好

(0)

相关推荐

  • 《长安十二时辰》唯一缺点,篡改了6个人物姓名,你不可能都认识

    要说这段时间最火的电视剧,非<长安十二时辰>莫属了,在今年的国产电视剧市场,这部剧简直是一股清流,不但制作精良,高度还原盛唐长安城,剧中演员也个个演技在线,在挑剔的豆瓣网友手中,竟然也轰出 ...

  • 这女人太厉害!唐高宗封禅泰山,表面风光,背后全是武则天的算计

    公元666年(唐高宗麟德三年)正月初一,唐高宗携皇后武则天及宗室.百官前往泰山行封禅礼.望着华丽显赫的皇室仪仗,络绎不绝的官员随侍,一须发尽白的老者热泪盈眶,对周围乡民说:"我年轻时,太宗皇 ...

  • 贺知章《回乡偶书》:成年人的梦,一半是拼搏,一半是回忆

    作者:黎遇之. 01 第一次科举,一战成名,金科状元 公元659年,贺知章出生于越州永兴,字季真,少年时便以诗文闻名于当地,但因为当时唐朝政权反复更迭,时局不稳,科举考试曾一度中断. 唐武后证圣元年(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97章)

    第97章 泰然处之 这日退朝后,唐玄宗留下中书令张说.礼部侍郎贺知章说话. 张说出生于667年,比玄宗年长18岁,处事稳重,甚明圣意.如今不仅担任中书令,还兼任集贤殿书院(前身是丽正书院)知院事,总揽 ...

  • 古代皇帝为什么要泰山封禅?

    古代皇帝为什么要泰山封禅?

  • 岱顶摩崖石刻《纪泰山铭》的来历

    重登泰山观唐<纪泰山铭>摩崖碑 清·沈廷芳 我登泰山岁乙丑,其月仲春日辛酉. 是时阳和虽已回,木强草枯峰岭黝. 但拓摩崖碑以归,旅装珍重等蝌蚪. 重来恰喜当清秋,青苍入望爽气浮. 夜就摩崖 ...

  • 阅尽盛唐繁华,最好命的诗人说人生就是醉一场

    人生就是醉一场 作者绿衣 1. 说起唐朝诗人,你不会想到他, 毕竟李白.杜甫不用脑子想, 他俩的名儿会自个儿冒出来, 再不济也是想着王维.杜牧, 这两人的诗小学课本里选得多, 尽管经常被张冠李戴到李杜 ...

  • 他是李白真正的伯乐,“谪仙人”的称号因他而来

    天宝元年(742年),长安酒馆,有两个酒瘾上头的人准备好好喝一场. 大概是命运的安排,让这两个同样爱喝酒爱写诗,甚至到初到长安的年纪都差不多的人,在同个地方相遇了.他们互相切磋"诗" ...

  • 历史真相课堂:(唐宫夜宴)动了谁的奶酪?

    据说河南电视台春晚节目里的古装乐舞'唐宫夜宴'火了,怎么火的,火到什么程度,本人并不太了解. 这几天打开头就可看到一些有关`唐宫夜宴'文化归属争夺'的文章,其中也不乏蹭热度.博人眼球者信口开河,混淆视 ...

  • 贺知章:唐代诗人

    ​贺知章 唐代诗人 共2个含义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 ...

  • 唐诗-咏柳-贺知章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相关常识: 作者:唐代的贺知章在武则天担任皇帝期间,参加科举考试,中了状元,也就是进士第一名.他做过太子侍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