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有益)喝酒那个舅子名堂
梁山好汉,绝大多数都十分豪爽。
豪爽主要有三大表现:一是花钱不眨眼(兄弟感情放在前面,不在乎金钱),二是替人办事不含糊(办事能力强,不推诿扯皮),三是喝酒很耿直(正所谓酒品看人品,前提是酒量要好)。
尤其是这个第三,主要表现就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总体上分析,梁山好汉的喝酒水平大约和功夫水平表现为正相关关系,武功越高,酒量越大。
实际上,不止是梁山好汉喜欢喝酒,上到达官贵人、下至平头百姓,甚至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对酒情有独钟。施先生写的小说,在一定角度上,完全可以说是一部关于酒文化世间百态的书。
施先生在《水浒》中写酒,好像并不吝惜笔墨,那些关于酒的名堂,也是十分丰富。随便一翻,就是好多页。绝大多数故事,都离不开酒。
话说宋江在浔阳楼上喝酒,喝高兴了,竟然实名制提笔写“反诗”,还发表了一通不知高低的演讲,弄得差点丧命;话说杨雄酒后骂老婆,把自己疑似戴了绿帽的事情给抖露了出来,弄得双方离婚;话说潘巧云、潘金莲,都是在喝酒后,顺利给老公编织了一顶泛着绿光的帽子;话说杨志押运生辰纲,受不了诱惑,淡忘了规矩,漠视了制度,酒后遭抢劫,被迫落草为寇;话说刘唐酒后睡在天王堂破庙,竟然被当成了烂贼,白挨了一番收拾;话说武松、林冲、李逵等,尽管武艺高强,但都在酒后麻翻,被人擒获……
这些人在喝酒以后,有失态的、有误事的,有被人算计的,也有算计别人的。效果拉拉杂杂、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最为有趣的事情是,所有喜怒哀乐,最终都离不了酒。比如友情、亲情、送行、压惊、议事、说媒、托事、劝降、恩赏、设计、御寒,没有酒,就没有下文。就连皇上招安,发布重要文件,也要弄几坛好酒表示慰问。高俅一伙烂贼谋害宋江、卢俊义,同样是因为在酒里做了文章、动了手脚。
在施先生的《水浒传》中,喝酒的场子,一共出现了六百多次。“酒”这个字,先后出现了两千多次。各种规格档次的酒店、酒馆,算下来总共六十多家。
比如在城市里的星级酒店:潘楼、樊楼、狮子楼、浔阳楼、翠云楼;比如在乡坝头的小酒馆:景阳冈酒店、水阁酒店、张社长酒店、曹正酒店;比如童叟无欺,做正当生意的正规酒店:琵琶亭酒店、李小二酒店、王定六酒店;比如黑社会性质浓厚的快活林蒋门神酒店;比如在经营的同时,兼职情报工作的派出机构:朱贵酒店、朱富酒店、石勇酒店、顾大嫂酒店;比重重点是谋财害命的黑店:十字坡酒店、李立酒店。
当然,酒的品种也必不可少,完全就是一场酒的展销会。
有寡淡的村酒,也有醇香的御酒;有瓶装酒,也有散装酒。有上好的美酒,诸如“玉壶春”、“透瓶香”、“青花瓮”、“茅柴白”、“蓝桥风月”、“仙酒”;也有上不了席面的素酒、荦酒、“头脑酒”、“浑白酒”。还有许许多多叫不上名字的村酒、老酒、黄米酒。
喝酒,离不开酒具。《水浒》中的酒具,何止两三种。
不同的场合、不同身份地位的人,饮酒所用的器皿也大有不同。比如杯、盏、碗、注、旋、瓶、角、瓮、坛,比如瓢,比如桶。越是有身份地位的人,用的酒具越小、越精致。相反,酒具就越大、越夸张。想象一下,皇帝用葫芦瓢喝酒,李逵用玉杯子喝酒,是个啥场面。
在“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中,极大比例都喜欢喝酒,而且酒量还相当不错。可惜,他们没有在一起比拼过。如果非要给大家排一个次序,武松、鲁智深必须站位靠前。
在上景阳冈之前,武松不顾劝阻,一连喝了十八碗“出门倒”。结果是不但没倒,反而赤手空拳打死猛虎。也正因为如此,成就了山东好汉武二郎的美名,竟然被破格提拔为基层干部。后面也是喝酒帮人出气,在快活林醉打蒋门神,一时传为民间佳话。
要说武松喝酒可能还有点克制,而鲁智深喝起酒来,简直是劝都劝不住。人家喝酒一般斯文点的用杯,豪气点的用碗,他就厉害了,竟然用瓢,甚至个别时候直接用的酒桶。
在五台山出家修炼还没几个月,酒瘾难耐的鲁智深,竟然当了一回抢酒的强人,从卖酒商贩手里抢夺了一桶酒,当成白水喝下。之后没过几个月,又下山喝了一桶外加二十大碗。两次喝酒都十分尽兴,尽兴的表现是,酩酊大醉。
同样是喝酒,武松喝酒后打虎、打恶人,干的是为群众服务的事情,获得的是掌声和鲜花。而鲁智深喝醉酒,却大闹了五台山,闯下了祸端,搞得怨声载道,气得师兄弟们联名上书方丈,必须将他开除才爽。
这两个人的酒量到底如何?确实值得认真计算一下。
对于武松,喝酒最多的时候,主要有两次。
其中一次是醉打蒋门神,从平安寨到快活林酒店,一共十五六里的路途中,搞了一次“无三不过望”的街头秀。算下来,大约一个半小时内连喝了三十五六碗酒,结果是五七分醉。按照这个数据进行估计,武松的酒量约在六十碗水平。
另一次,是醉打孔亮。这次效果是大醉,一共喝了四角酒加一樽酒的八成,而且在此之前,已有三五成酒。
按照书中后面写的,宋江和两个押送公人在李立的小酒店要了一角酒的描述分析,一角酒至少相当于三碗的量。因为当时宋江等一共三人,一角酒至少要分作三碗。要不然咋喝?
那一樽酒大概是有多少呢?从店主人“捧”出一樽青花瓮酒的动作进行分析,既然是双手“捧”出,绝对比一桶要少,差不多就是小半桶的量。
按照这样的标准进行计算,武松大概喝了小半桶外加十二碗。联系到醉打蒋门神那次最多能喝六十碗的量看,武松的极限酒量大概在二十角酒。
鲁智深的水平是一桶外加二十大碗,那是个啥概念呢?
武松的极限量是六十碗,刨去四成,剩下三十六碗,再减去十二碗。这样算来,武松喝下的小半桶酒相当于二十四碗。这样算,一桶就相当于五十碗的量。
所以鲁智深极限酒量是七十碗,折合为二十三角,比武松要多出三角。
按照史料,宋代的一角相大约就是一点三升,差不多就是两斤半。这样算来,武松的酒量是五十斤,鲁智深的酒量是五十七斤。
当然,宋代的酒尤其是村坊酿造的土酒,由于没有经过蒸馏发酵,酒精度大概十多度,差不多就是啤酒的概念。一次能喝两件、二十四瓶啤酒,那也是十分厉害了。
除鲁智深、武松之外,梁山酒量比较大的,还应该算上李逵和阮氏三兄弟。
李逵喝酒,没有极限记录,总体上看,喝得比较多的大概有两次。一次是风乔捉鬼,喝了五六大碗;另一次在韩伯龙的酒店内喝了三角酒,不过都没有一丝醉意,可见李逵的酒量深不可测。
阮氏三雄酒量同样惊人。吴用拉三人入伙时,白天一个下午四个人喝了一桶酒,当天晚上又喝了一瓮酒。作为吴用,书生秀才一个,酒量自然好不到哪去,这些酒自然绝大多数被阮氏三兄弟喝掉了。
三兄弟中,尤其以阮小七酒量不错。朝廷第一次招安用的御赐好酒,阮小七连喝四瓶,又和一帮兄弟喝掉一桶。这酒显然不知道要比民间酿造的村酒高出多少档次。
此外,梁山上能喝酒的应该还有很多。比如石秀、呼延灼,随便喝二角酒,如同喝水一般。
英雄好汉喝酒,展现的是豪爽、侠义和性格。
武松虽然酒量极大,但酒后不会耽误正事,尤其是酒喝到一定程度反而功夫大增、胆量倍增。对于武松而言,正所谓酒壮英雄胆。
李逵喜欢喝酒。他下山接老母亲,宋江就提前预警,告诫他千万不要贪杯,但他还是喝醉了差点被人捉住。他背着戴宗吃肉喝酒,被戴宗戏耍。有人喝醉了要耍酒疯,当李逵不会。他当看守所小领班时,醉了“却不奈何罪人,只要打一般强的牢子”。
鲁智深喝酒,正如其为人一般,率真、质朴,从不扭捏作态,想喝多少喝多少,但喝醉了最容不得别人冒犯。酒后两次大闹五台山,对冒犯他的僧人大打出手,却乖乖听从智真长老的管教。他晓得,师傅是打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