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夏至日……
今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至!《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6月21日11时32分迎来“夏至”节气。此时节,蛙声阵阵,蝉鸣声声,稻花如白练,荷花别样红。夏至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盛夏,这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暑热关。民间有俗:“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会继续升高,大概再过二三十天,才是夏天最热的天气。“最热模式”就要开启了,你准备好了吗?
在夏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地区就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现象。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也称夏长至。至者,极也。”夏至之名由此而来!我国民间素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饮食传统,在夏至这天,很多地方的面馆都特别热闹。还有的人喜欢在家里自己做手工面,据说夏至吃热面有“辟恶”之意,是说吃热面可驱除邪恶。我认为,热天吃热面可以多出汗,以去除人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夏至过后,就迎来一年当中最为炎热的暑天。暑天不仅炎热,而且降雨多、湿气重。如果这时候不注意防暑祛湿,就容易因脾虚湿困而出现“苦夏”症状:吃饭没胃口、 精神状态差、总是感到很疲倦、手脚没有力气等。那么,如何使自己在暑湿交困之时仍然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呢?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健脾胃,二是化暑湿。在中药大家族里面有一味药,就兼具这两种功效,这就是砂仁。传统中医认为, 砂仁性温,味辛,入脾、胃、肾三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作用,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容易腹泻等脾虚感寒正都可以用砂仁来调理。“砂仁,温中和气之药也。若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此药辛香而窜,温而不烈,利而不削,和而不争,通畅三焦,温行六腑,暖肺醒脾,养胃养肾,舒达肝胆不顺不平之气。可单用砂仁15克或用砂仁米9g,打碎,加水煎服,以健脾阳,兴胃阳,中焦阳旺则气化有力,阴霾自散。
夏至时节,阳气在表,胃中则虚冷(阳气走表散热),时人贪图凉爽,过食冰冷寒凉之品,更损脾阳,久之则寒湿内蕴,百病丛生。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则犹可,贪多容易伤损脾胃,令人吐泻或腹痛。比如:西瓜、绿豆汤等,虽有解渴消暑之功,但不可过食,尤其不可冰镇食之,恐伤损脾阳。对于体质偏于寒凉者,尤当忌之!夏至时节,阳气升浮,人体感受天地气机,血易浮,气易行,此时人体血脉亦温运通畅,最适合刺络放血以改善机体的血瘀、血滞、血涩状态。特别是体表见青筋暴露,或者血络瘀滞明显的人,往往皮肤上能见到各种血络都可刺而出血。常见血络有红或紫或黑色小细血丝以及青暗色瘀点或瘀斑等,如果在挑刺出血或用梅花针刺破皮肤的同时辅以拔罐,多拔出其瘀血,以助血脉流通,效果更好。因此,治疗血瘀血滞诸症最是时候,希望病友能充分珍惜天地提供给我们的治病时机,好好把握。另外,许多三阴类的大病慢性病往往在冬天加重,建议可从夏至这个节气开始辨证内服中药,一直服至立秋,借天地阳气来恢复人体阳气,这即是所说的“冬病夏治”“寒病热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