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敬之的书法

风骨为众人所敬,诗书当百世传之。

——题记

字有功德,足见其深,却不知其底。那是一种美,给人的精神以审美愉悦和艺术熏陶。

贺敬之把自己的诗歌捧在了手上,奉给祖国,献给人民。他是时代的骄子。可是他却把自己的书法踩在了脚下,奉给苍茫大地,献给沧海桑田。

他不承认自己是个书法家,他只承认自己是个“业余书协的预备会员”。“我的字写得不好……”这是他的谦逊的品格在说话。原来呀,一个“诗魂”也有羞涩之心。但是“出版社的鼓励”,还是让他的名字和其书法作品勇敢地站在了中国艺术的台面上。贾漫同志在《诗刊》中写道:“贺敬之同志的诗歌一发表立即引起了青年人倾城倾国的追慕。”以我之见,贺敬之的书法一发表,也立即引起了青年人倾城倾国的追慕。1996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贺敬之诗书集》,清晰地再现了当时的盛况。

贺敬之习书的历史,其实远比写诗的历史还要悠久。只是相对而言,我们总觉得他的诗歌作品更是文化灿烂。这未必就是事情的真相。相信你一定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吧。在诗多书少的世界里,贺敬之的书法作品,又何尝不是一朵朵盛开的奇葩呢?

在七八岁时,贺敬之就开始临池习书了。习书需要有十二分的耐心和爱心。在小学老师及村里人的指导下,他潜心临习过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如果说写诗要经得起孤独的敲打,习书就注定要耐得住寂寞的折磨。作家唐敏曾经说过:“寂寞是人生难得的宁静的状态。”只是这样的状态,很多人给它投去的不是欣赏的目光,而是鄙视的眼神。成败只在一念之差,而这一念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生一世。这一理念之光,值得艺术的人生的眉目珍藏,也值得艺术的殿堂的心骨铭记。

小贺敬之把书法从春练到了秋,又从冬舞到了夏。那墨水里面流着血和汗,却始终不曾噙有一滴泪。书法是在艰苦的日子里笑着长大的才俊,冷也不哭,累也不哭。坚持不懈是最好的通行证,勤奋好学是最美的通知书。

16岁的时候贺敬之离开山东老家,途经湖北,辗转到了四川。习千家书,行万里路。一路上,他只要遇到书法碑帖,就好像是见到了故人。难怪有人说,书是贺敬之的命,诗是贺敬之的魂。战争年代,在延安生活,难免缺吃少穿的。笔墨纸砚,不可能时时处处像是一群丫鬟似的,拿你当个少爷来伺候。没有毛笔和宣纸,书法的航船就注定要搁浅了吗?贺敬之可不甘心,他自有妙计。他就以树枝或食指为毛笔,以黄土高原或延河的河滩为宣纸,在上面尽情地谋文划字。贫穷的日子,他的书法作品还算富裕。书法是他的良师益友,给他的精神打开了一扇门,也给他的思想敞开了两扇窗。这里面有书法和他的缘分,也有他和书法的感情。这缘分是真,这感情亦是深。

解放后的北京,幸福了贺敬之的身影。在激情与才华的“怂恿”下,他一手构筑诗歌之城,另一手打造的却是书法之城。这两座文化的长城,历经多年的风雨的洗礼,显得更加的威武雄壮。

在大量的临习了篆、隶、楷、行、草众多的碑帖以后,贺敬之扪心自问,他发现自己最钟爱的还是行草作品。行书让他“痴”,草书让他“狂”。行书里有风卷云舒,草书里有纵横自如。我敢说,行书很风流,草书特潇洒。细想一下,我们不止是在写字,还是在做人。而做人,就是要学会如何更好地去雕琢一颗热情洋溢的心呀!

此时的贺敬之,开始瞄准王羲之、王献之、黄庭坚、米芾、郑板桥、毛泽东和怀素等人的书法作品前进。这不正验证了那句话嘛:“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贺敬之在书法作品中尽情地享受着艺术的阳光和雨露的恩赐。有人曾经调侃,在书法家的眼里,经典的书法简直就是他们的祖宗。此话一点也不假。作为家族成员,理应敬重自己的祖宗十八代。作为文化子弟,情当崇拜优秀的艺术十八家。

行草作品是“有情的国画,无声的乐章,纸上的舞蹈,眼中的云海”。贺敬之的行草作品,无疑就是最好的见证。

他走进别人的书法,吸取了一身的精华。他走进自己的书法,手心里绽放着梦幻般的奇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