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飞趣说诸子百家文字版:6孔子-礼的力量
来源:青年学者张一飞的视频内容,网上都有。
说明:本浪兄花了上百个小时、多次整理的文字版,来之不易,大家珍惜吧。特地用红色字体,标出来各种重点内容和问题,以便快速查看。
3.1孔子-礼的力量
大家好,前面三讲里面,我们一起分享了,孙子和他的传世之作孙子兵法。我们讲孙子,从军事的角度,给当时的国家开出了药方。就是在万般无奈之下,必须要刀兵相向了。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是我们再三强调的,这是孙子的逻辑起点。面对当时春秋时期,那样一个礼崩乐坏的一个烂摊子。除了孙子,从军事角度开了药方,还有没有别的药方,还有没有别的逻辑呢?
我们这一讲,以及后面的两讲,要提到的孔子,他就站出来说,还有别的。而后儒家学派就此诞生。但是,我们在这里必须要强调一点,就是儒家内部,他这个整个流派的内部,他比兵家内部要复杂。因为在兵家的世界里,比如我们以先秦时期为核心,往前面可以一直追溯到姜太公,就辅佐周武王,这个推翻商朝的那位。
往后可以延展到汉朝,唐朝一直到明朝,他们所有人的兵书战策,我们去看就会发现这些人,这些书,他们思想的本质内容,其实是大同小异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包括我们看武学七经,里面有诸葛亮写的降院,包括后来到了唐朝,有一本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一直到后来明代,他的这个开国功臣之一刘伯温,写的叫做百战奇略。
他们的核心内容,其实基本上是相同的。因为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这一点在封建社会,的几千年里都没有改变。农耕社会,它就要追求社会的稳定。因为春种秋收,天时他不会改变,战争时间太长,或者说战争破坏力太大,杀伤太多。对于农业生产,造成的伤害就太大。
所以我们去看这些人,他们写的兵书,感觉除了在战术上,可能有一些不同。这个毕竟,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还有人生经历不一样。他们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但这都是战术层面的。他们的整体基调是一样的。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你要减少杀伤,保证这个农业的生产力,劳动力,你要缩短战争的时间。不畏天时,我们能用外交手段解决,就不要用军事手段来解决问题等等。
但是儒家不一样,我们就不用说到了后世,先秦诸子中,我们整个课程里面,提到的最重要的三个人物,孔子孟子还有荀子。他们思想观点上的差异,就非常之大,尽管他们都属于儒家。这三讲礼,我们先来讲孔子的思想。而我个人看孔子的角度,和传统教材上的角度,可能不太一样。但是,大家如果有不一样的看法,我其实会很开心的听到不同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在私下,百无禁忌的去交流。
孔子这个人的身世,比较具有传奇色彩。他的父亲在将近七十岁高龄的时候,和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叫颜氏,当时还只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一个小姑娘。在一个地方叫做尼山,在尼山这个地方,这个用史书的话叫野合,后来就生下孔子。所以我个人的推测,这个孔子,因为孔子名字叫孔丘,字仲尼。这个可能,跟这个尼山是有关系的。当然这属于我个人的推测。但是大家注意这个野合,田野的野,交合的合,跟今天说的野合,它不是一个概念。今天说到野合,那是比较比较奔放的。在当时孔子的时代,那个野合,他指的是,两个人没有确定婚姻关系就同居了。
那么生下孔子之后,大概就是两三年的时间,他七十岁高龄的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父亲的正室,因为他父亲和他母亲没有结婚吗?他的正室,已经确定婚姻关系的一个妻子,当时就驱逐了孔子,还有他的母亲。而认为这两个人是不洁,不洁之人,他们母子两个,还有孔子的一个哥哥叫孟皮,就逃到了曲阜这个地方。我们知道,现在山东曲阜孔庙就在那里。
孔子的生平,我们这里就不多加介绍。其实感兴趣的朋友呢,可以去参考一本书,就是司马迁写的史记。里面有孔子世家,而且这个孔子世家里写的一些内容,其实也自相矛盾。因为我本人是学国际关系专业,我不是学历史专业,所以我个人没有,这个历史文献的这个鉴别能力,因此我们主要来说孔子的思想。关于孔子的生平,他的这个包括出生的年代,包括这个他平生的事迹,包括他的家庭成员,以及他后来这个他的思想,还有他的家庭血缘的这个历史传承,大家可以自己去考证,去辨别的这些矛盾的记录。如果要考证出了结果,也请要赐教于我。
其实这里,我们可以稍微插一句题外话,就是这种史书上史书的记录上有矛盾。这是我们中国古代典籍,很有意思的一个特点。就是,哪怕是同一本书里,关于同一个人要或者同一件事,他很有可能就有很多种记录。而且这个不同的记录之间,同一本书里的不同记录之间,它的冲突还非常之大。比如我记得,我小时候读三国志的时候,我就发现这个马谡,就是失街亭的那位马谡。
在三国志里,他至少有三种死法,三国志他是国别体加纪传体。在不同的人的这个纪传里面,记载他这个人的死法,是不一样的。这个有人可能就会说,你看这个就是你们中国古籍,尤其是中国古代史书不可靠的地方。但是,其实在我个人看来,恰恰相反,这正是为可靠性的考察,提供了基础。比如说,我们古代的史学家,他只记录下来一种结果,当然我们后人就很方便了。可是这一种结果,它如果不是真的,因为写历史的人,这个史学家他肯定,他没有亲身经历过当年的历史。
这在历史学界叫做第一历史和第二历史。第一历史就已经发生的,我们永远不可能穿越回去去看。我们只能去通过,前人留下的这个文献,还有我们自己去道听途说,去探得第二历史。比如司马迁,他经历过孔子的时代吗?那肯定没有嘛。所以我个人觉得,倒不如把史学家自己听到的,或者是它认为有可能是真的,或者是他之前的史学家,流传下来的结果都记录下来,这样才方便,后人根据逻辑,根据比如我们现在出土的文物,根据不同史书之间的辩证,来推断出来大致的真相,比他单独记下来一个,他个人判断记下来的一个真相要好的多。
我们回到孔子的思想,孔子这个人相对比较早服务,其实他给国家开了很多药方。我们这一讲,就来说其中比较主要的一个药方,那就是礼,就是礼节的那个礼。有人可能会问,这个孔子怎么会这么肤浅呢?你看什么礼仪了,礼节了,这都是表面文章,难道说个人讲礼貌,国家讲礼仪,这个天下就大治了,国家就统一了吗?这个百姓就解脱了吗?这个不可能吧。
其实有人这样想呢也不奇怪。因为事实上孔子他自己,也没有把这个话说的很清楚,说的很透彻。比如说,他提到过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什么意思呢?就是一般的礼仪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但是就丧礼而言,与其铺张浪费的去办丧事,我们不如发自肺腑的,去真诚的感到悲伤。他只说,比如是可忍孰不可忍。他看到鲁国的大夫,欣赏歌舞,竟然用天子的规格,而没有用这个大夫,应该有的一个规格,践踏理智。
孔子感觉忍无可忍,也说过这样的话,他还说比如像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就是如果一个人不够仁德,礼对他能有什么作用呢?如果一个人不够仁德,乐对他能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从孔子说的这些话里面,当然论语他本身就是,一个笔记体,说的比较支离破碎。但是,我们从他的这些话里面,它蕴藏的大致意思,我们能有一个感觉,但是不太清晰。所以我来尝试着,用我个人的理解,把这个问题解释一下。
为什么孔子认为礼这个东西,它可以拯救世界,它可以拯救当时混乱的中国。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弄清楚礼是什么。一般意义上来说,我们可能我只说,可能因为这个定义这个东西千人千面,我们可能会把礼,理解成礼治、礼法、礼节,包括清朝的徐彤又说,这个国家即礼仪,礼仪即国家。可见,礼这个东西它更像一种制度,一种规范。那么小到个人的举止,那么大到国家的典章,所以他需要有人去遵守它的。
它既然是一种制度和规范,或者叫规则,人们遵守,一套制度的动机就不一样。第一种动机,也是最肤浅的一种动机,叫做避害,就是避免灾祸。比如我们有刑法,我们刑法的规定,杀人就要偿命。这个从古代到今天都是一样的,我们去遵守它,最肤浅的原因,我们不愿意死吧。我们要避免这个因为这样,因为不按他这样做带来的灾祸吗,所以我们要遵守刑法,不去杀人。
第二种,遵守某种规则的动机,叫做趋利。刚才提到叫避害,第二种叫趋利,就是追求利益。比如两个科技公司,他们来签一个协议,我们要进行这个技术的分享,我们要在技术层面进行合作。两个公司,他们都能从这种合作中获得利益。他们不去分享和合作,当然也不会受到损失。但问题是合作之后,他会获得更多的好处,所以要遵守之间的协议,也就是他们之间定下的这套规则。
第三种动机,应该说是最深层次的动机,叫做认可。一旦认可模样,某一种这个规则,认可某一种制度,或者说认可他们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哪怕无利可图,哪怕充满凶险,一个人他还是要去遵守这个制度,要遵守这个规则。为什么?因为他从内心深处,就认为这样做是对的,而不是因为不这样做就有害,或者这样做就有利。比如我们去读天龙八部,我记得里面有一回,叫做虽万千人吾往矣,萧峰,当然那个时候还叫乔峰,带着阿朱去聚贤庄去找薛神医,要给阿朱看病,因为阿朱,被这个玄慈的大力金刚掌所伤。
那个时候,萧峰和阿朱还不是男女朋友的关系,而且这个聚贤庄聚了那么一群人,本身就是为了要萧峰的命,因为萧峰这个背负冤屈,而且萧峰是契丹人,同时萧峰,也知道这伙人聚在一起,它就是为了杀自己,但是萧峰还是去了。明知道去,就有可能是个死,而且他和阿朱在当时,还没有什么男女之情,那是后来的事。所以治好了阿朱,应该说对于萧峰,也没有什么这个好处。
既没有好处,而且还有丧命的危险。事实上我们知道,如果不是后来萧远山,萧峰的父亲去救了他,他也许真的就命丧在这个聚贤庄了。但是萧峰,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把阿朱送到了聚贤庄,求薛神医,后来求他这个白石净,给这个阿朱治病,为什么呢?这就存在,我们刚才说第三种动机的问题。因为英雄好汉,他要急人之难呢江湖义气,行侠仗义。那么这是萧峰骨子里的东西,他就认为这样做就对了,他打心眼儿里,认可江湖义气这样一种存在,而不是因为我这样做,就有什么好处,或者我不这样做,我就要受到惩罚。相反他这样做,还差点丧命。
孔子说的礼,应该指的是第三种。
他的动机应该是第三种,换句话说,一个人守礼说明什么?说明,这是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我们刚才也提到,孔子说人而不仁,第一个人是人类的人,第二个人是仁慈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换句话说,孔子提倡的礼,不是为了博人眼球,而作秀做出来的礼,也不是为了趋利避害,而带有工具性的礼,更不是像很多后世人,爱屋及乌,更不是因为这是他孔某人说的,所以就必须,要有人去尊重的礼仪,而是一个内在光明的人,一个是仁者爱人的仁,他自然而然的行为流露,他认可仁爱这套标准。
所以他的行为举止,就符合仁爱这样一个价值体系。这一点,在这个新渡户稻造,一个日本人,新渡户稻造,在他写过一本书叫武士道。这本书里他就说,什么叫礼节呢?礼节是对弱者同情心的自然流露。这个和孔子说的有异曲同工之妙。要换句话说,是强者自然而然,而不加修饰的外在表现。
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我们舍本逐末,不去培养自己的善良之心,不去反观自己的爱人之意,不去内省自己的整个为人处世之道,那么即使,你把这个礼乐,搞的再烂熟于心,把这个制度背的滚瓜烂熟,在孔子来看,一文不值。因为这些都是表面文章,而这也在我们刚才提到的,孔子的一个例子里面,得到过验证。一个鲁国人,这个人跟孔子是老乡,叫林放,去找孔子,问他说礼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孔子就说,我们前面也提到了一句话,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就是礼不在于奢侈,不在于铺张浪费,不在于你有多大的排场,也不在于你有多大的程度上,这个能把这个秀做的非常好;而在于你内心深处,到底有没有同情心,有没有爱心,而在于你这个人,是不是真的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你如果有了,你的行为,就会自然而然的合乎礼法,不需要人去教。因为制定礼法的人,也是这样自然而然的,把这个礼法产生出来的。你如果没有,这些那么合乎礼法,你的行为跟礼法严丝合缝,也是惘然的,没有意义。
所以我必须要说,孔子他绝不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一个老夫子,其实恰恰相反,在我看来,他在一些事情上,他的观点,他是一个非常通透非常开明的人,所以那些借孔子之名,去要求年轻人,你在人前,必须如何如何行为,你在长辈面前,在这个不同人面前,要如何如何举止的人。从理解能力上讲,他们属于舍本逐末,没有读懂孔子的意思,当然如果他明明读懂了孔子的意思,还那样去做,那就是招摇撞骗。大家可以用,刚才孔子的那句话,那就反驳他,告诉他礼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好了,说到这里。这个可能会有人产生疑问,可能有人会说,你刚才引用孔子的话,那当然没有问题,道理也都说得通。但是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既然礼法是自然而然的,刚才说礼法,它是由于对仁爱的认可,而自然而然产生的行为。那么强求出来的,或者作秀出来的,守礼的行为没有意义的。既然是这样的话,孔子他为什么一辈子,都去致力于恢复周礼,我们知道孔子,他是赞成恢复西周的那条礼仪。
搞的自己,都绝粮于陈蔡之间,孔子曾经在陈国蔡国之间绝粮,差点死了,惶惶如丧家之犬,见谁就跟谁说,这个我们要恢复周礼,我们要恢复周礼。这不是在强求吗?而且他难道不知道,所谓的我们后人讲春秋无义战。春秋这个时期,它没有什么正义战争,这个相互之间没有正义的一方,战争发生在邪恶和更邪恶的一方之间。他难道就看不出来,这些国君都是现实主义者,都是功利主义者。他们作为剥削阶级,他能去仁者爱人,不太可能啊,他一个一国之君,他一人死,可能整个国家都灭亡了。其实你不要说仁慈,你就算是遵守战争规则,都有可能被秒。
我们可以我们众所周知,像宋襄公的下场,只是因为他遵守了战争的规则,结果被楚国打得一败涂地。所以在这些国君的角色身份,他就不可能,允许他们去守一个周礼,全按照孔子说的做。按照孔子的逻辑的话,你就应该放弃了,对吧,从可能性上讲,他们是不可能仁者爱人的。从效果上讲,即使他们都在你的说服之下,去恢复了周礼,内心还是尔虞我诈,内心还是你死我活。他们还是在玩,这个零和博弈的游戏。
你自己不也认为,强求来的礼是沒有意思吗?而你的行为,又怎么跟你说的自相违背呢?所以连孔子,他在论语里也自嘲,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馋,就是这个谗言的馋。也就是说我竭忠尽智,按照礼法来服务国君,来规范国君。但是别人都认为,我孔某人在阿谀谄媚,别人为什么会这样想?因为你孔子的这个言行不一嘛,谁知道,你是不是在用這些好听的,去讨好国君。
所以别人认为他在谄媚,我个人认为,孔子之所以像我们刚才说的,他之所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去推行周礼。在他那个时代推行周礼,之所以一边说,我们不能强求,一边还要去强求,言行不一。可能有这么三种原因,但这只是三种可能性。第一呢,孔子是把仁与礼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去宣传的,他不是只说礼,那么仁这个概念,我们下一讲再说。
换句话说,它是一边宣扬仁爱思想,来作为礼的根基,由内而外,一方面宣扬,恢复周礼,由外而内,这样两层加固,任何一路得手了都行。所以如果用,仁爱精神打动了国君,那他们自然就守礼了。我刚才提到这个礼,是具有仁爱精神的人,自然而然的一种表现。而如果用礼,打动了国君,那么守着守着,说不定就就仁爱了。那强求的礼,当然没有意思,但是沒有意思,它不代表没有作用。
所以仁爱和礼的关系,就好像我们学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一样的。物质它虽然决定意识,但是意识对物质才有反作用。仁爱虽然决定了礼,但是礼对仁爱也有反作用。所以孔子认为,这两者哪一路得手都可以。第二呢,孔子我相信他自己,也是万般无奈,那像我们刚才所说到的,国家已经礼崩乐坏,已经四分五裂,孔子何尝不知道?在周王室的这个权威,极度衰微衰落的情况之下,你想要这些称雄称霸的国君,他根本不会理会,自己那种所谓的仁者爱人,所谓的天下大同那一套。
既然,深层次的仁爱你们做不到,哎,也罢,我退一步,你们哪怕,把这个表面文章给做好,那我孔某人,也就含笑九泉了是吧。用英文说better than never,这是第二种可能性。那么第三种可能性呢,孔子这个人实在是太聪明,这个不管什么东西一看就会,一会就精,很有点儿这个天龙八部里鸠摩智的那个意思。有人说他太聪明,跟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大家可以去看倚天屠龙记,这个其中有一回,张无忌和小昭被困在,这个光明顶的这个洞穴里面,我记得那一回的标题,叫做鱼子同学相扶将,去练这个乾坤大挪移。那么金庸在当时有一段旁白,这个不在故事情节之内,金庸加了一段这个画外音,说大凡武学高手,都服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话,就只要是那种,大高手十分聪明的人,他们都相信什么呢?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是类似的话,这都是他们的座右铭。
于是滋滋捂捂竭力修行啊,于是就开始,非常努力的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殊不知,人力有时而穷,一心想要人定胜天,结果往往饮恨而终。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只要想我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如何如何,人定胜天,最后结果就是饮恨而终。所以人太聪明,就会产生很多幻觉。他会忘记了这个,人力有时而穷,而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呢?他的一个学生叫冉求,冉求曾经对孔子说,说这个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当然也有人说,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
这样两个字的读音,它是两个意思,但是都解释得通,整个意思就是,我不是我不欣赏老师你的学说,我实在是能力有限,如果能力有限,我没有办法去实行你的学术。那么孔子说什么呢?说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什么意思呢?就是能力不足,那是因为你总是半途而废,你没有坚持到底。而如今你画地为牢,这样限制自己,所以你才会这样想。
由此可见,孔子正是金庸写的那样的武学高手,一心想要人定胜天,结果往往饮恨而终。那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这个礼的根基,既然是仁爱,难道仁爱也错了吗?仁者爱人,它不应该去有人去宣传,去躬行仁义吗?那么,请看下集,仁之于我。
——浪兄校订于2021/3/13
所有公众号的系列文章,都有word版合集的,需要的可找我774744058。或搜索小程序知识星球 - 浪兄笔记文章,提前看所有整理好的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