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涩那年(下)
前文链接: 《青涩那年》(上) ,
尽管学习那么紧张,汝华还是会用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她从小酷爱阅读,想考取大学的一个最明确的愿望就是,要争取一辈子有书读。班里有一份《湖北日报》,那张报纸常常被披着军大衣的陈真夹在腋下,而后不知道落在哪里。汝华有一次对几位些女生说:
“怎么班里的报纸像是陈真的一样。应该把报纸放在一个公共的地方,比如讲台上,谁想看就自己拿去看,看后又放回来。”
走读的女生茉莉说:“你想看《湖北日报》吗?我家有呀!你想看我带给你看。”
从那以后,汝华天天有《湖北日报》看。每天早上早读还没有开始的时候,教室里已经书声朗朗,汝华一边读着书一边朝教室门口张望,只见茉莉风风火火地走进教室,大冬天的时候她脸上红扑扑的,满面笑容来到汝华的课桌边,把一份《湖北日报》交给汝华,而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回过头和汝华相视一笑。茉莉是这样的女生,她说到了,就会持之以恒地做到。
汝华在《湖北日报》的小说连载栏目读到琼瑶的小说《心有千千结》,一读就入迷了。那种死去活来的感情、歇斯底里的表达、情深意重的虐恋、诗情画意的内心独白,是她在过去的阅读中从来不曾遇见的,世间还有这样个性独特的人!还有这样撕心裂肺的爱!还有这样惊心动魄的情!
在一段时间里,汝华陷在琼瑶的《心有千千结》中不能自拔,天天早上盼望着茉莉的到来,好知道男、女主人公发的关系展到哪一步?昨天的误解有没有消除?他们到底有没有走到一起?有时候汝华也会把自己代入成女主人公,想像自己的爱情故事会如何展开,又怎样进行下去。但她清醒地知道,要有小说中人那样热烈的爱情,得先考取大学,否则回到农村,自己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还有什么资格谈什么爱情呢?
玉秀、二妮、茉莉都读琼瑶的小说连载,婉贞读一期就不读了:“哎呀嘞,写的么事呀,我不喜欢。”她说。大家只是读读而已,彼此之间并不交流读后感,汝华不知道别人读后会想些什么,她的小心思也没有人知道。爱情这个话题,在那个年代的多数高中生中,还讳莫如深。
读琼瑶的小说,让汝华对爱情有了朦胧的向往,她希望有人能够深情的喜欢她,即使明知道她身上有很多毛病也不离不弃。她也想只为喜欢而好好地爱一个人,只要他值得,她可以不计其他、不顾一切。她明知道那是书中的故事,但她相信只要考取学,占得一个活得文艺而体面的位置,就可以把书中的故事变成现实。因此,她一方面为小说陶醉,一方面学习上努力。
《心有千千结》读完后,《湖北日报》上接着连载琼瑶的小说《金盏花》。汝华读了几段连载后,觉得《金盏花》和《心有千千结》两本书中的人物性格雷同、几乎是一样的面孔;而爱情波折、还有诗词歌赋的风格是那么相似,简置可以说是如出一辙。越读越没有新鲜感,也没有多余的营养。她很快厌倦了琼瑶的小说,从如醉如痴中清醒过来。
汝华最喜欢读《湖北日报》上的散文和诗歌,她的摘录本因为茉莉提供的报纸而摘录量激增。刚到一中的时候,每天晚自习前,班主任要给大家读一篇《湖北日报》上的文章,汝华很喜欢这个读报时刻。后来,班主任把这项工作交给同学们。副班长小锋每天上晚自习的时候会站起来说:“XXX,今天轮到你读报。”
轮到汝华读报的时候,她读了摘录本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高飞吧,出头鸟》,是鼓励人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敢为人先。汝华声音响亮地读着,有些慷慨激昂的味道,但效果并不好,教室里有人在窃窃私语,有人在出出进进。副班长坐在讲台下面的第二排,他转过身、站起来,用威严的目光注视着班里的同学,也没有让那些动静完全消失。这让汝华心里有点懊丧,她不知道这样的状况是因为自己没有读好、还是选的文章不好、还是自己在同学中的人缘不好造成的,总之,她为此有一些怀疑自己。
两天后,轮到二妮读报。从早读的时候开始,二妮就在为这件事情而操心。她翻着几天的湖北日报看,又翻着汝华的摘录本,想找一篇文章和同学们分享。她在汝华的摘录本上找到一篇题目为《胎记》的文章,问汝华:“我就读这一篇,好吗?”
那是一篇小小说,说的是一位外科医生有一位貎若天仙的女友叫乔治艾娜,美中不足的是乔治艾娜的脸上有一块胎记。这位外科医生就配制各种内用外敷的药物、想方设法要消除乔治艾娜脸上的胎记。文章中写道:当医生看着那胎记的痕迹从乔治艾娜的脸上一点点消失的时候,他的貎若天仙的乔治艾娜,也缓缓地吐出最后一口气,香消玉殒了。
这是一篇爱情题材的小说,但其主旨不是讲恋爱,而是讲相爱的人不能要求对方十全十美,否则将连已经拥有的美都留不住。汝华很佩服二妮敢选择爱情题材的文章读给同学们听,她表示完全可以,并暗自期待着。
二妮用普通话向全班同学朗读了《胎记》一文,她的普通话非常标准,声音也特别甜美。在她朗读的时候,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同学们通过她的朗读,进入到外科医生的思绪里、进入到乔治艾娜的遭遇中。直到她读完了,教室里还静悄悄的,就如那篇小说余味无穷的结尾一样,二妮给同学们享受一次余味无穷的朗读。
二妮读完后,用摘录本杵汝华的后背,汝华转过身接自己的摘录本时,二妮低声问汝华:“怎么样?”
汝华比二妮还激动,说:“太好了!等我考取学有工作后,要订《湖北日报》、订《长江文艺》、订《辽宁青年》、订《散文》、订《诗刊》来读,要像你这样用标准的普通话读!”
“你一定能考取!”二妮说。她们相互注视的眼睛亮晶晶的。
1986年5月初的一天,汝华在《湖北日报》上读到一篇题为《此山潜宝物,前进莫踌躇》的文章,文章是为纪念董必武先生而作。那是她的恩师、读应届时语文老师阮校长的文章。老师调到地委党校去了,上学期她收到地区林校的同学写给她的信,说老师去他们学校给他们上党课,让他要把老师的通信地址告诉汝华。
汝华保存着那封有老师通信地址的信,却一直没有给老师写信。高考再次失败,她觉得无颜面对恩师。在报纸上读到老师的文章,看到老师的名字后,她再也不能自己,提笔给老师写了一封信,报告了自己高中毕业后复读学习的经过和现在的情况。
汝华很快收到恩师的回信。在信中,老师先表扬她的信文笔通顺、字迹工整。而后对她在信中表示自责的一些内容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说她作为普通中学两年制高中毕业的学生,两年高考失利是正常的,因为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事情。还说汝华在失利后不失志,坚持复读是他最欣慰的事情,经过这一年的历练,应该可以考取了。
老师对汝华进行了具体的考试指导,先做容易做的题目,再啃硬骨头,还严正地指出汝华过去有粗心的毛病。老师在信的最后还语重心长地说:考试最大的忌讳就是遇到不会做的题的时候,就想什么恩师、想什么母亲,考的时候除了努力克服困难解题之外,其他的什么都不用想,在那样的时候胡思乱想是最愚蠢的事情。预考过后,老师给她寄来一张明信片,明信片的图片是拓荒牛。老师在明信片上写了两句话:“此山潜宝物,前进莫踌躇!”
汝华收到老师的信和明信片,不仅受到很大的鼓舞与启发,同时给自己的心灵松了绑。她常常遇事就责怪自己、怀疑自己,而自己最敬爱的老师,却是那样关心、信任自己,给予那么多宝贵的指导与鼓励,这让汝华一时间变得开朗而又自信。那一个月,她的学习进步非常明显,如有神助。
作者1986年考取后的入学登记照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