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五 · (四)大哥学道精神长,二弟恋家气力衰
《除欲究本》卷五
诗曰:
兄弟同居数十年,一生贫富尽承天
儿孙自有儿孙富,何必贪家臭远传
1
昔有弟兄二人,兄年四十三岁,弟四十岁,各生三子。
老大的儿子不成人,终日耍钱赌博,吃酒嫖风。老二的儿子,耕读为务,善守本分。老二终日忧愁,恐怕他那侄子把家当踢了。老大看出老二的意思,心想:我儿不成人,忤逆不孝。他儿本分善守,堂前行孝,往后必要吃我儿的亏。
老大是个明白人,一日设席,请众亲友说话,把家分了。分家之后,未过三月。老大与老二说:“我听那经书上说,人身难得,中土难遇。我们既得人身,又生于中华。自古道,有生皆有死。你今年四十岁了,我今年四十三岁,咱们也该退步的时候了。当寻一条脱身之计,也学修行,你意下如何?”
老二说:“我如今正是建功立业的时侯,养下这几个儿子,他们都投到我跟前,叫娘叫父,也得与他们挣下些过活,教养他们成人,荣宗耀祖,与先人继续香火,兴坟守墓。”老大说:“我与你学一故典。”
昔日有一女人,生来命穷,自省人事,困苦难言。养下一个儿子,那女人正在月间,想饮定心汤,也没有的米。女人报怨男人,男人羞愧。起了不良之心,看下某处有一条好牛。他暗想:我把那牛盗来,卖得几两银子好度用。他去挖了个窟窿,先莫敢钻,把他的帽子与铁铲戴上,打窟窿里伸进去。
那窟窿里面站着一个人,只听呵叱的一声,假头落地。此人抽身就跑,跑出有二三里地,听了一听,后面并无人赶来。定了一会,思前想后:我今日已经是死过的人了,我还回去做什么?
从此就改装当了道士,云游天下,后来亦得了无上妙道,去了二十余年。一日游到他家门首,见门口上搭着个戏台,有许多人,轰轰烈烈,房子门面俱都换了。道者口中不言,心里思维:一定是我那妻儿都饿死了,另住了人了,改换门庭。我只推化斋,打听明白再走。道者才将坐下,邻居和本家都认不得他。有他户族间一个叔,平日好善,提来一壶茶,敬了他一杯。
他叔就问:“师傅从哪里来?”他把来处说了一遍。他问:“这一家办酒席,有什么事?”他叔说:“这是庆贺新举人呢!”他叔又问:“师傅你会算命不会?”他说:“我会算命。”他叔说:“这新举人是我户族间的孙子,你算他后来还能做官不能?他生来命苦,先把他父亲克了。自从生他那一日,他父亲走了,至今杳无音信。”
说来说去,才是他的儿子,道者作歌一首:
二十年前去盗牛,一刀砍去假人头
儿孙自有儿孙富,莫为儿孙做马牛
道者访明家事,临走之时,留诗一首:
剑斩假首不回头,一生光阴赴水流
那时自说妻儿死,谁知荣宗还耀祖
亲友都来庆贺举,都看此事永不休
依我看来似局戏,好比风灯水蜉蝣
这个消息不打破,真性定走迷魂路
出家不入在家门,从此一去不回头
2
老大讲毕故典,老二心上明白了。说:“你原是见你那儿子不成人,才要退步,享乐清闲。任凭你说的怎样好,我不学那杨墨异端之道。”老大见劝不醒老二,次日清晨起来,不辞而去,云游天下。后时曾受了异人点传,整去了三十年。
一日回家,临近处听得他儿子把一份家当踢完,走了个四零五散。他兄弟还在,为人本分,家豪大富。道者走到自家门首,看见他兄弟在门口,坐着一把圈椅,蜷腰低头,右手扶着一根拐杖。这道者走到他面前,站了半晌。
他兄弟问:“这是谁?”道者答应了一声,他听得是他哥的声音。往前一扑,把他哥抱住说:“哥你回来了!”又吩咐他那孙子孙女:“快把你大爷的行李接上!”叫人把他搀上回去,阖家人都与大爷磕头。
亲友都来探望,接风洗尘。他住了五天就要走,亲友本家都留不住。他兄弟说:“哥呀,你好狠心!咱们俩个是一母同胞,你回来了五天,我和你一句家常也未叙,你就要走。你暂且再住一宿,我把我心里的冤枉说与你,你再走。”
又问:“你回来到某处那庙里去来没有?有咱娘舅在那里出家。”他哥说:“我就从那里来,那里到咱家有八十里地。”老二问:“你走了几天?”他哥说:“八十里地,岂走几天?吃罢早饭起身,太阳未落就到了。”
老二说:“你怎么这样的强壮,我就这样软弱,坐下人不扶起不来。”他哥说:“你把一腔精神都耗着家事上了。”
3
老二长叹了一口气说:“自从你走之以后,我那几个侄儿,我也管不下,他们把一分家当都踢了,走了个四零五散,至今杳无音信。你说我因为家事,把精神耗废了,外面也没有落下好;自己家里也没有落下好。前者亲友都来,与我庆贺七十,打早起来,门上巴着一张帖子,写的都是篆字。咱们家里人都认不得。来了一个亲戚,他认得。他与我念了一遍,才是骂我呢。”
帖上书的:
害众成家为子孙,轻出重入加倍收
阴功德行半点无,死后一定变禽兽
“这是我为儿孙,今日才落下如此的臭名。如今一家人都厌恶我,都说我小气。我怕把日子过烂了,反得罪下他们了。”
他哥说:“为人不言自不是,思思量量怪别人。咱们这方圆,也有几家财主。旁人庆贺七十,亲友乡党,都恭贺挂匾。你庆贺七十,门上巴帖子谤毁,你还不思自己无德。你六七十岁的人,还揽着当家。”
“自古道:当用处须用,当俭处才俭。你当用处不肯用,不当俭处也俭。因此他们都见不得你,你也不看你如今,形如枯槁,骨瘦如柴,似乎风里灯,朝不保夕,还不肯歇心养神,把心死死的刻着家事上。”
“经书有言:诵经功德不思议,孤魂滞魄早超升。你滞着家事上,死后还不能脱升。”老二说:“我未尝莫看到这里,就是由不得我。”他哥说:“你早把由不得此三字,拿一个主意扭回,如今也不是这个样子。”
说罢,他哥转身就走,老二吩咐他那儿子,你取几十两银子,与你大爷做盘费。他哥说:“身边无爱物,烦恼不相侵,一分也未要。”
歌曰:
好子孙能夺造化,子孙不孝父歇心
有人达得其中理,名为害里却生恩
董清奇,清代河南邓州人,生卒年不详。他曾到处云游参访,且惯于赤足,乞食为生,颇有全真祖师苦志清修之风,故号“乞化道人”、“赤脚道人”,时人亦称“赤足董仙人”。
他的足迹遍布陕西、湖北、湖南、甘肃、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因而见多识广、德高望重。清代嘉庆丙寅年间,在八仙庵内有识之士的努力下,董清奇被聘为住持。
他勇于担当,雷厉风行,一方面致力恢复十方丛林制度,重新开坛演戒;一方面竭诚募化集资,对八仙庵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葺,据说西跨院即此时扩建而成,并增建邱祖殿。
董清奇还善于言辞,他把云游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汇编成一部《除欲究本》,以浅俗轻快的口吻和笔调宣扬三教合一的心性修养思想。嘉庆十八年,地方官绅商庶为他捐资出版了此书,为八仙宫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位修持高洁、见多识广的住持,感召力、凝聚力自然是巨大的,所以可以想象当时八仙宫香火鼎盛的情形,否则怎么能配得上“大振仙宫”这样的评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