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己语录五(鼎然文章摘编)


禅定的能量,足可以穿透外界一切诱惑,包括自己心识妄取的垢业。若能时常于禅定中,安然本觉,念念明净,这种无漏的大觉能量,就是一种彻底的自在和洒脱。

1. 只有淌过河的人,才有资格说出水的深浅和水的力量。只有深入禅定,瞥见一切烦恼和妄想,而运用坚定的信念和无比的毅力,伴随自我的清净觉智,安然释放一切心识妄垢的人,才有资格宣说佛理。

2. 佛法,是用来如实修证的,不是拿来狂吹炫耀的。就象你的母亲辛苦赚来的钱,是为了你的学业有成,能造福人类。而不是你拿着你母亲辛苦赚来的钱,到处卖弄鼓吹自己如何有钱的,而肆意疯狂奢侈和炫富。

3. 一个人最可怜之处,就是有了一丁点资本,就拿不稳自己,总想去炫耀,来得到他人对他的怜悯回报。

4. 当你遭受人生不如意时,你总是喜欢妄想有一个适合自己去的安乐地方。却不知道,人生不如意,正是你需要净化的净土。这样的净土,就是在烦恼中大觉。在痛苦中醒悟。在面临挫折和坎坷时,安然无住。

5. 能够让你的禅坐,持久相续地延伸,就必须从根本禅性起修。譬如:意识散乱,但有一样“东西”,不曾散乱,那就是你明净于意识散乱的心。意念的不专注,但有一样“东西”,始终恒常不动,那就是你坚固有力于不专注的心。只要你善于扑捉这颗心,纵然意识散乱,还是意念不专注,你都是安然无住的。如此相续打磨,如此持久延伸,你就会发现。原来散乱就是真定。不专注就是恒常。因为你终于启用了恒常明净的觉力,在你的每一念当中,都显得如此的安泰,如此的自在,如此的寂净。这种佛陀根本禅性,是一切大觉者必然彻证的禅定觉智。也唯独如此,你才会安然坐禅,持久运行,无所造别。

6. 想让一把刀彻底锋利起来,你的手心必须布满老茧。

7. 修行贵在持久相续,你既然学佛了,就不要“辜负”佛陀的本义。你每天都需要给自己制定基础修行的方法,不要空谈卖弄。自己的脚下扎实了,才可以奔跑。自己的心如实禅定了,才可以有资格去度人。

8. 如果戴着虚假和造作的面具去学佛,还不如不学的好。免得祸害他人,也灭你自己的本真。说句实在话,没有一定的修证,有什么资格充当“大师”和“禅师”?人,再羞耻,也不至于羞耻到盗窃佛陀教义,来为自己脸上贴金吧!

9.不奢求死后能烧出多少舍利子来,而企望生前能给众生带来最圆真的解脱智慧,让所有众生活得更加清明和自在

10. 人,只有自己饿了,才意识到吃饭的必要性。同样的道理,修行人能够经历人生巨大的苦难,方才觉悟到修行的必要。

11. 一切如实学佛的人,请认准自己的位置,坚固自己的信念,强化自己的毅力。用一颗柔善的心,安然修行,持久觉悟。不要舍弃生活,反而在生活当中去大觉。而不是通过自己幼稚的意识知见,来肆意卖弄佛法,鼓吹神秘,而不如实修证佛陀禅定。眼下,越来越多的所谓“学佛人”都想妄求解脱,反倒变的越加懒惰和懦弱了。这些世俗愚人,也只能打着佛法旗号,到处卖弄,来为自己“打打牙祭”而已。如此可怜的举动,在如今末法世道,也只能自生自灭了。

12. 与其空谈法理,不如如实修行。

13. 也许,学佛,是件快乐的事情。或许,因为快乐而去学佛,反倒痛苦。为什么?因为懒惰于妄想,总想快乐,反而因为快乐,更加懒惰于妄想。有钱的人很多,但没有几个是真正拥有自我本真的。同样的道理,空谈佛理、法理,禅理的很多,可真正降服自心习性的人,却没有几个。

14. 空谈和实干,只在于运用的差别

15. 安神,神无须安,故名安神。这是什么?纯粹的理论。我们修行人,总不能一辈子拿着这样的理论来当自在和解脱吧?

16. 有修者问:修行,为什么总上不去?
鼎然答:因为你太想上去了.

17. 有的学佛人,从表面看,好像悟性很好,其实是一种假象。悟性的好与坏,不在于你是否能够快速领悟法理或快速认识根本,这不是悟性好,而是灵识比较敏锐。悟性的好坏,在于你的妄想和贪爱,是否长久处于清净和平稳状态,并伴随这样的清净和平稳,能够安然运行,其间没有太多的愚傲和索取。这才是真正悟性好的人。因为这样的悟性,是真实不虚的,踏实坚固的,清净无取的。

18. 真正悟性好的人,他是注重内在的修炼,而不是注重外在的炫耀和卖弄。

19. 悟性好的人,他的行为是洒脱自在的,不会造作自己,来伪装谦虚。悟性好的人,他的思想是清净的,不会妄说法理,而是如实修行,毕竟不取。一个做人踏实的,他的言语、行为,思想,是雷厉风行的,从不虚假

20. 不要以为自己懂得法理越多,就越有智慧。其实,你想错了。法理的明白,目的是让你如实修行用的。如果你因为懂得法理越多而沉迷其中。那么,这样的法理最终也会灭了你。

21. 修行,就是在平常去觉悟,在平常去磨练自心;修行,就是遭遇病痛,理应在反省中觉悟;遭遇烦恼,理应在清醒中放下;遭遇感情伤感,理应在时间延续中逐渐淡化;遭遇亲人死亡和离散,理应在悲痛中清醒地感知人生的无常之性。而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运用一颗平常心,稳当生活,无住其中;自然随缘,彻底空净。

22. 修行,就是在认知本我的同时,去认知这个世间,从而运用我们清净的觉性,随缘度人,无所希求。

23. 心的安然,本身就是成佛。必定这样的成佛,是从自己本心平等显现。其间,没有一丁点的索取和贪求。

24. 修行终究要靠自己,谁也帮不了谁。一切助缘必定是生灭的,只有自己本真的心,必须通过自我如实修证,才可以恒常运行。

25. 没了众生,就没了菩萨的慈悲,也没了佛陀的爱。犹如你的心,没了烦恼和惆怅,就没了觉醒的机会和自在的感知。

26. 也许,当烦恼给予你无情的时候,你是绝望的。但你的绝望,恰恰是爱幻化出来的烦恼。只是,只是你稍微觉醒一下,烦恼就一定对你微笑。因为它本身就是爱的化身。别忘了,快乐不一定总是对你微笑。也有对你哭泣的时候,甚至疯狂的时候。只是,只是你稍微觉醒一下,它们都会变的非常温柔和可爱。因为,爱是圆真的。

27. 修行人都知道,当在坐禅中,气太沉,则意枯。气太燥,则心乱。气太浮,则意昏。气太旺,则心旋。但是,又有几个真正清楚,这样的“气”到底是什么?难道是身体内在的所谓气?当然不是。这样的“气”其实就是念力。也就是说,念越沉,则意枯。念越燥,则心乱。念越浮,则意昏。念越旺,则心旋。若非念动,何来气感?

28.一个往往大谈佛法理论的人,注定在实修上,脆弱无助。

29.  烦恼执着一心出,淫欲妄想一心生。一心清净照大千,一心光明无二相。如风起时波显露,皆是虚妄本无体。风停浪融水常清,水波同归性寂然。淫欲妄想皆真如,烦恼执着皆自在,照见五蕴皆虚妄,来去自在无挂碍。菩萨本来在你心,诸佛也在你心座。向外寻求万年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30. 迷人不识自性原本清净,本来呈现,苦于向外迷境,不识境之幻相,皆是性之所显。迷境为真,幻为境真,执于境中,不得见性。智者明了,性之所显。因其性体,原本空寂,于空寂体中,才有妙显。

10. 人,只有自己饿了,才意识到吃饭的必要性。同样的道理,修行人能够经历人生巨大的苦难,方才觉悟到修行的必要。

11. 一切如实学佛的人,请认准自己的位置,坚固自己的信念,强化自己的毅力。用一颗柔善的心,安然修行,持久觉悟。不要舍弃生活,反而在生活当中去大觉。而不是通过自己幼稚的意识知见,来肆意卖弄佛法,鼓吹神秘,而不如实修证佛陀禅定。眼下,越来越多的所谓“学佛人”都想妄求解脱,反倒变的越加懒惰和懦弱了。这些世俗愚人,也只能打着佛法旗号,到处卖弄,来为自己“打打牙祭”而已。如此可怜的举动,在如今末法世道,也只能自生自灭了。

12. 与其空谈法理,不如如实修行。

13. 也许,学佛,是件快乐的事情。或许,因为快乐而去学佛,反倒痛苦。为什么?因为懒惰于妄想,总想快乐,反而因为快乐,更加懒惰于妄想。有钱的人很多,但没有几个是真正拥有自我本真的。同样的道理,空谈佛理、法理,禅理的很多,可真正降服自心习性的人,却没有几个。

14. 空谈和实干,只在于运用的差别

15. 安神,神无须安,故名安神。这是什么?纯粹的理论。我们修行人,总不能一辈子拿着这样的理论来当自在和解脱吧?

16. 有修者问:修行,为什么总上不去?
鼎然答:因为你太想上去了.

17. 有的学佛人,从表面看,好像悟性很好,其实是一种假象。悟性的好与坏,不在于你是否能够快速领悟法理或快速认识根本,这不是悟性好,而是灵识比较敏锐。悟性的好坏,在于你的妄想和贪爱,是否长久处于清净和平稳状态,并伴随这样的清净和平稳,能够安然运行,其间没有太多的愚傲和索取。这才是真正悟性好的人。因为这样的悟性,是真实不虚的,踏实坚固的,清净无取的。

18. 真正悟性好的人,他是注重内在的修炼,而不是注重外在的炫耀和卖弄。

19. 悟性好的人,他的行为是洒脱自在的,不会造作自己,来伪装谦虚。悟性好的人,他的思想是清净的,不会妄说法理,而是如实修行,毕竟不取。一个做人踏实的,他的言语、行为,思想,是雷厉风行的,从不虚假

20. 不要以为自己懂得法理越多,就越有智慧。其实,你想错了。法理的明白,目的是让你如实修行用的。如果你因为懂得法理越多而沉迷其中。那么,这样的法理最终也会灭了你。

21. 修行,就是在平常去觉悟,在平常去磨练自心;修行,就是遭遇病痛,理应在反省中觉悟;遭遇烦恼,理应在清醒中放下;遭遇感情伤感,理应在时间延续中逐渐淡化;遭遇亲人死亡和离散,理应在悲痛中清醒地感知人生的无常之性。而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运用一颗平常心,稳当生活,无住其中;自然随缘,彻底空净。

22. 修行,就是在认知本我的同时,去认知这个世间,从而运用我们清净的觉性,随缘度人,无所希求。

23. 心的安然,本身就是成佛。必定这样的成佛,是从自己本心平等显现。其间,没有一丁点的索取和贪求。

24. 修行终究要靠自己,谁也帮不了谁。一切助缘必定是生灭的,只有自己本真的心,必须通过自我如实修证,才可以恒常运行。

25. 没了众生,就没了菩萨的慈悲,也没了佛陀的爱。犹如你的心,没了烦恼和惆怅,就没了觉醒的机会和自在的感知。

26. 也许,当烦恼给予你无情的时候,你是绝望的。但你的绝望,恰恰是爱幻化出来的烦恼。只是,只是你稍微觉醒一下,烦恼就一定对你微笑。因为它本身就是爱的化身。别忘了,快乐不一定总是对你微笑。也有对你哭泣的时候,甚至疯狂的时候。只是,只是你稍微觉醒一下,它们都会变的非常温柔和可爱。因为,爱是圆真的。

27. 修行人都知道,当在坐禅中,气太沉,则意枯。气太燥,则心乱。气太浮,则意昏。气太旺,则心旋。但是,又有几个真正清楚,这样的“气”到底是什么?难道是身体内在的所谓气?当然不是。这样的“气”其实就是念力。也就是说,念越沉,则意枯。念越燥,则心乱。念越浮,则意昏。念越旺,则心旋。若非念动,何来气感?

28.一个往往大谈佛法理论的人,注定在实修上,脆弱无助。

29.  烦恼执着一心出,淫欲妄想一心生。一心清净照大千,一心光明无二相。如风起时波显露,皆是虚妄本无体。风停浪融水常清,水波同归性寂然。淫欲妄想皆真如,烦恼执着皆自在,照见五蕴皆虚妄,来去自在无挂碍。菩萨本来在你心,诸佛也在你心座。向外寻求万年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30. 迷人不识自性原本清净,本来呈现,苦于向外迷境,不识境之幻相,皆是性之所显。迷境为真,幻为境真,执于境中,不得见性。智者明了,性之所显。因其性体,原本空寂,于空寂体中,才有妙显。

31. 色身,是业相的聚集场所。心识则是业的直接操纵者。心的安然,直接导致色身有着质一样的变化。假如执着于色身的修行,而忽略了心识的清净运作,就是在颠倒本性,错乱求道。
32. 佛陀正法,是在烦恼中浮现本觉。是在贪欲中显露清净。是在平常生活中安然悟道。因为他的平等性,所以就显得非常的平实和安泰。这样的修行,丝毫没有宗教色彩和神秘遐思。因为真正的修行,就是如此的平常和淡然。

33. 做一个本真的自己,就是修行。

34. 作为一个正修行人,他的言语和行为乃至思想,都是低调的运行,从来不会空谈和卖弄。必定靠卖弄和鼓吹的人,本身就是有漏的愚昧,否则,干吗靠傲慢和空谈来展示自己所谓的悟道呢?难道佛性,是这样显露的吗?

35. 世间人之所以烦恼。是因为自心妄想的太多,获得的却很少。

36. 只靠妄想和空谈,是找不到属于自己本真的家的。家,是在经受风雨摧残中,觉醒而来。

37. 我深知一切烦恼本是如来真体,一切由妄想滋生出来的爱欲都可以促使我们觉醒和自在。我更懂得也只有在烦恼爱欲中才可以炼就出一身的金刚之体。如果远离它们,一切修行将是徒劳无义的。

38. 于诸妄想,不假了知。于诸境界,不辩真实。平等圆照,与性相应。

39. 波浪为什么会生起?因为有风的启用。水会不会自生波浪?当然不生。水会不会自灭波浪?当然不灭。这如同你自心当中的烦恼,实本不生,本也不灭。因一念妄动,才显十方虚境。这如同一风启用,才现波浪。而水本来不生波浪,也不灭波浪。因风所起,波浪幻显。这样不难明白,纵然风起,波浪现,也丝毫无碍水的清净体性。同样的道理,纵然自心如何烦恼,也丝毫无碍你的真心显现。

若想达到佛陀禅定,至少要彻明根本,如实禅坐。一坐至少不少于7天时间,并相续三年修证(陇上鼎然提示:所谓1坐,为根本行。所谓7天,为七种烦恼善转智性。所谓三年,为念念毕竟成觉,彻出三界乃至八识虚性)才算入门。必定,真正的佛陀禅定,都是从第九识(庵摩罗识)开始启用,乃至第56识(陀螺识)逆转智体周圆的。前八识皆是有漏修,实不可得。

(0)

相关推荐

  • 佛语经典语录100条整理

    佛语经典语录100条整理

  • 戳中内心的,往往是最朴素的话

    这是一棵留言树 也是我们一起走过的路 愿你读时,心花静静开放 恭迎佛陀成道日 对佛陀最好的纪念,就是闻思正法,追求觉醒,找到人生的终极意义.--德憨 愿遵师教,尽未来际传承传播佛法智慧,利益无量有情! ...

  • 维摩方便智慧

    在我所看的佛经中,最和我契合的是哪本书?无益就是维摩诘经,至少现在是这样.维摩诘经,原来通读过赖永海编的本,我自己读的过程,理解的比较浅. 我在读维摩诘经的过程中,有三个细节,在这部经中很有意思. 一 ...

  • 醒己语录十(鼎然文章摘编)

     佛陀教义是用来修证的,不是用来为这个世间财色名利服务的,更不是靠空谈佛理和模仿古人来到处炫耀和伪装的. 1. 身体力行,是一个正修行人必须去履行的责任.请放下任何形式空谈和教条说教,用自己的禅定修证 ...

  • 醒己语录十三(鼎然文章摘编)

    醒己语录十三(鼎然文章摘编)

  • 醒己语录八(鼎然文章摘编)

    醒己语录八(鼎然文章摘编)

  • 醒己语录十四(鼎然文章摘编)

    坐禅非常重要,是打磨你自心中贪爱与妄想的最基础最初级最重要的禅修方法.你试想: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若在打坐中都无法降伏自心中的贪爱与妄想,又怎么可能在动态事相中时常保持稳定不动性呢?所以打坐是聚集一切大 ...

  • 醒己语录七(鼎然修行文章摘编)

    圆达佛理的目的就是为深入实修禅定服务的,除此之外,徒增知见,惘然无义.纵然你把佛理宣讲给所有众生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他们深入实修禅定,别无二路.为什么把深入禅定看得这么重要呢?因为理虽圆达,心业难除.也 ...

  • 鼎然文章:五十岁前后的你

    五十岁老么?有活力不老.二十岁年轻嘛?抑郁压身就老.老如何评判?老又怎样定位?只有自己的心态说了算. 五十岁前的你无所畏惧想干啥就干啥.五十岁后的你变得很小心做事不再鲁莽遇事学会冷静. 五十岁前的你满 ...

  • 鼎然文章:五十岁以后的你还在折腾什么?

    人的一生就像做梦,只有等你老的时候才知道.人这一辈子最终所拥有的只是记忆,除了记忆还是记忆.你所获得到的任何对于你的老去将是可怕而绝望的过场罢了. 五十岁以后的你应该是逐渐回复平静生活的时刻:五十岁以 ...

  • 鼎然文章:五十岁后的你活明白了么?

    人生不过百年中,生命无非呼吸间.那不安的思绪总在分分秒秒滚烫不止,那不停的抓取总是在得与失之间来回折腾,即便到死也不曾安分.或许百年中的人生并没有让一个人真正明白生命存在的意义,兴许在每时每刻伴随着呼 ...

  • 鼎然文章:一个人朝圣的经典语录

    完全放下自己才知道信念的力量,把这种力量全然地抛洒出去,你才真正踏上信仰的朝拜之路 艰辛与磨难总会让你的信仰大发光芒,胆怯与懦弱才会让你的信念变得鬼鬼祟祟一文不值 痛苦不会打垮你的信仰,只因为你没了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