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时的心理过程,网友直呼:简直就是“韭菜”本韭!

2021-04-19 13:40:07

每当牛市来临,赚钱的感觉,是这样的:

在市场上“证明自己判断正确”让人兴奋不已,而且能赚这么多钱也是难以置信。这种感觉就算嗑药也尝不到,你觉得自己刀枪不入、无坚不摧。任何痛苦都沾不上身,你也看不出这世界怎么会不好。说起来,就像是上帝还得打电话来跟你请示:“明天是不是可以让太阳升起?”你思考了一分钟左右,可能会说:“好吧,继续。”

我打电话给史密斯,两人相互祝贺。我们的智慧!我们的真知灼见!我们要赚到的钱!不是那些已经赚到的,而是以后还会赚到的钱。对那些已经赚到的,我们一声惊讶、感叹都没有,连句“好棒喔!今天能赚那么多真是不可思议”也没有,马上就接受,以为它们就该在我们的银行账户,理所当然地接受,那本该就是我们的。

我们絮絮叨叨,谈的都是我们会赚多少钱。那一天不就证实我们很正确、很厉害嘛。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天下午走进拉里的房子,拿起一本顶级消费目录《罗博报告》(The Robb Report)。这本杂志本来是刊登一些劳斯莱斯二手车的信息,后来净登些贵到离谱的蠢东西,像什么500万美元起跳的豪宅啦、狩猎小屋啦、豪华大庄园啦,还有整座小岛的贩卖信息呢。能登上这本杂志的东西,都是最顶级、最昂贵的品项。就算是支笔,也会是500美元起跳。

周五早上起床后,我直奔报价机,按捺不住兴奋心情,在市场开盘前我叨念着:“开动吧,好家伙!开动吸钞机。冲啊!我要赚更多钱。”我只想赚更多钱。我根本没想过会不会赚钱,只想到要赚多少,我认定自己成功已然到手,原本的荣景必定持续下去。
市场开盘后,远、近期价差从前一日大涨行情略显修正,大概缩小了十点。但这对我的仓位来说可是少赚了3万美元啊!“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心想。后来那天的价差从缩小10点又转变为扩大30点,而且一直维持到收盘。

欢呼!价差又是如同我们所预期。太完美了!这出戏的剧本真是写得太完美了。这个周末我们可把理查德·丹尼斯套牢啰,至少我们以为是自己厉害。事实上我们还觉得这真是个“好消息”,跟我们打对台的竟然是神奇的理查德·丹尼斯。

那一天我赚了6万美元,但最棒的是行情变化正如我所料。收盘前5分钟近月份期货大涨,我赚6万,其他跟着我跑的朋友大概总共也赚了15万美元。客户又再打电话来赞叹一番:“天啊!天啊!真是太美了。你们太厉害了!”当然,我深表同意。

星期六,开车载家人回芝加哥。归还房车时,我又另外付了500美元还是1000美元,大概是电话费什么的。那种小事我才不管,我没空理那些。我的态度一贯是:“我想要的事情,得花多少钱?好,那就做吧!我付钱。”

(本段故事发生时间为1983年,比电视剧《大时代》上映早10年)

可一旦熊市来临,亏钱的感觉,是这样的: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史密斯和我不停地告诉对方:“没事儿,行情会好转的。”不管听到什么和市场相关的新闻报道,我们都自动解读成“万事平安”的版本。“现在我们知道市场今天为何会下跌。了解原因之后,利空总会过去,一切都会好转吧。”

到了十月初,我的仓位都在赔钱。黄豆价格已经跌到两个月以来的最低,从8月11日农业部发表农作物生长报告预期收成减量之后,市场反而跌跌不休。由于仓位状况欠佳,我开始接到追缴保证金的要求。每两三天就要追缴一次,但公司的人还是一直捧我:“我们晓得你是个大户啊,你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执行委员。我们都知道你很厉害,而且你还有辆那么棒的跑车。钱对你来讲是没问题的啦。”所以我就又撑几天,看看市场会不会翻扬。要是翻升,那很好,我就不必再补保证金了。要是还不反弹的话,过几天我再跟朋友借点钱来补满短额。

逐渐地,我连外表故示轻松、冷静都办不到,在家跟帕特和孩子们呕气吵架,他们根本不晓得怎么回事。太太和家人不晓得交易员在市场上的赚赔,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我不敢回家吃饭,怕跟家人面对面。我瘦了15磅,晚上睡不着。每天上床时,总想着隔天起床又要再次目睹相同惨况重演,这真是太可怕了!到了星期五我才能松口气说:“幸亏又是星期五,这几天不必再赔钱了,因为市场没开。”我期待周末到来,这跟我赚钱时的反应刚好相反。一帆风顺之际,我巴不得市场早点开盘。如今日日失血,我又恨不得早点收盘。赔钱的时候真是非常痛苦,现在只求行情可以回到八月的高点,好让我解套。
仓位已然失血过多,我们还是不愿面对现实。每天赔掉两万到两万五千美元,我们还是互相拉着手,安慰自己说事情就快好转。当然是从来没好过,而且也实在是难以忍受的痛苦。但我已经无法脱身,只要留着仓位,我就相信自己还有机会,仍然盼望着捞本。一旦平仓退场,我就什么也甭指望了。“明天就是我下半辈子的新生,行情就要反转了,明天!”永远都是“明天”,但从没反转。
你以为的投资,
大多数是在投机;
你以为的投机;
大多数是在赌博。
改变你投资生涯的书——
《止损:如何克服贪婪和恐惧》
[美] 吉姆·保罗 布伦丹·莫伊尼汉 著
陈重亨 译
格致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推荐序

说到成功交易的要素,我经常跟听众提起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说起来也只有做交易的才会发生,其他行业都不会有。例子是这样:任何一个理智正常的人走进书店(现在这个时代假如你还找得到的话),走到医学书籍区,找到一本脑外科手术的书,带回家读它一个周末,你不会相信自己星期一就能进医院手术房帮病人做开颅手术吧。

我这里强调的是“理智正常”。但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觉得,你走进书店,找到投资书区,挑一本像是“我去年炒股获利百万”的书,回家读它一个周末,然后就能在周一上场交易,相信自己可以击败投资专家。

为何这两者的思考,竟是如此天差地别?

对于上述矛盾,我自认为有个很好的答案。就我所知,交易是唯一一件业余人士至少也能拥有五成胜算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交易时你真正能做的事也只有两个:不是买进,就是卖出。而且,就结果来看,那些茫茫然毫无头绪的菜鸟甚至还更容易决定要买要卖。

这种情况在其他专业领域里都不可能出现,甚至连非常短暂的成功都不可能。要是没接受过外科医生的训练,你想成功完成大脑手术的机会应该是零;连小提琴都不曾拿过,你想在纽约爱乐交响乐团前面表演小提琴独奏的机会也是零。但只有交易才有这种奇怪现象,让一些没有真材实学或者毫无优势的人也可以短暂成功,因此也让人误以为运气比技巧还重要。

吉姆·保罗认为他早期在市场上的成功,是因为他聪明,或者说是因为他愿意打破规则。直到他赔光所有家当还欠了一屁股债之前,他都没想过自己之前的所向披靡完全是运气好。而保罗大概是第一个愿意承认过去连战连捷只是运气好,不过还真是好了不少年。然而他作为交易员是有些缺陷,才造成他必然的全面溃败,所以他也爽快承认,就算那个时候没有赔光家当,到后来也会赔得更多、更惨而已。

事实上交易成不成功,通常都是因为心理因素,而不是战术问题。吉姆·保罗最后在市场上学到昂贵教训,才明白成功交易绝非来自赚钱秘诀,而是要先搞清楚怎样会导致赔钱。保罗努力研究自己在市场上的惨痛经验,发现成功的交易员都有自己的一套赚钱方法,甚至有些方法彼此相互矛盾,但他们都明白交易本是有输有赢,而且他们都知道怎样会导致赔钱。赔光一切之后,保罗成为赔钱专家,正因如此,他才能变为成功的交易员,而非昙花一现的幸运儿。

很多投资书籍固然揭示各式各样的成功秘诀,但我们从吉姆·保罗的失败经验中却能学到更多,而且《止损:如何克服贪婪和恐惧》读来相当有趣。这本书虽然写得轻松活泼又好笑,不过,各位绝对不能忽视这薄薄的一本书里头,其实蕴含着丰富的交易智慧和见解。这些经验教训都是保罗耗费全部家当才学到的,现在各位只要花钱买本书就能学会,可真是太划算了!

杰克·施瓦格
(Jack Schwager)
《对冲基金奇才》作者
★交易心理学大咖、《通向财务自由之路》作者范·K.撒普推荐的史上最佳的五本投资交易书之一
★2014年Axiom商业图书奖金奖图书
★纳西姆·塔勒布写作《黑天鹅》的灵感来源之一
★畅销美国20年,交易心理学里程碑之作
★全美专职投资者、投资博客指定阅读,投资人必读经典
★这本书将改变你以后的投资生涯

名家推荐

只给干货,不装腔作势,投资理财书中的珍稀之作。——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黑天鹅》《反脆弱》作者

对那些不相信市场圣杯的人,这本书值得一读;对相信市场圣杯的人,这本书必须要读。——杰克·施瓦格《对冲基金奇才》作者
本书用说故事的方法把教训送进你心底,让你懂得如何保持头脑的清醒,如何避免许多人在一连串胜利之后的失败习惯。这是一帆风顺的投资人一定要仔细研读的神作。——肯·费雪《福布斯》专栏作家,Fisher Investments创始人,《下一个暴富点》作者

内容简介

亏损在真实的投资世界里是无法避免的,而控制亏损才是大师与庸人的区别所在。本书作者年纪轻轻就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升至董事的高位,却又因为一连串的骄纵自大,赔掉一切,包括他的财富、声誉和工作。在本书中,作者诚实、坦白地重新检视了导致自己做出灾难性决策的过程,深入探索了这些投资失策背后的心理因素。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建立一个简单的决策框架,从而在交易中避开常见的心理陷阱,保持清醒头脑,将可能的亏损控制在最低限度。

作者简介

吉姆·保罗 摩根士丹利首位负责国际能源部的副总裁,曾任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董事与执委会委员,纵横期货交易业界25年,先后从事散户经纪、场内交易员、研究部主管等工作。

布伦丹·莫伊尼汉 资产管理公司Marketfield Asset Management总裁,范德堡大学欧文管理研究生院财务/金融学兼职教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