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局首披谈判药进院名单!PD-1恒瑞居首,百济药店为0。有品种只进了一家医院!

从医保局公布的19家药企的进院与药店布局来看,实现谈判药品打通“最后一公里”,仍需时日。

4月30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发布会,向外界公布了第一批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新准入的部分谈判药品匹配机构参考名单。
发布会由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员和医疗专家出席。医保局医药司目录处处长张西凡介绍,为了方便广大患者及时购买到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国家医保局组织专家,从2020年新增的谈判药品种筛选出首批19种临床需求迫切、可替代性不强的药品,安排相关企业报送了已配备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信息。
为有需求的参保人员就医购药,医保局开通公众查询渠道,患者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中“药品”模块根据提示自行查询这些药品的在各省市的配备信息。
根据名单,截至2021年4月15日,19种谈判药品总共在全国3324家定点医药机构有配备,其中定点医疗机构1417家,定点零售药店1907家。名单中占据首位的是恒瑞医药的PD-1,配备634家定点医药机构占去总数的近20%,其中定点医院387家,零售药店247家。
01  尚需时日
随着医保谈判常态化,对于医保药品的讨论推向更深的层次,药品如何进入医保逐渐向进入医保后如何落地过渡。“医保最后一公里”成为关注的焦点。
“国谈之后医院根本不采购”、“有个药品我们进医保2年了,但在一些地方到现在都没有进院”……据E药经理人了解,相当数量的药企均遭遇类似问题。因药占比、总额控制等多重障碍让大幅降价进入医保创新药陷入到难以落地的窘境。
这最后一公里到底走得如何,从医保局征集汇总的这份名单中不难窥见一二。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行业主要通过医院药店双通道方式来为患者供应国谈药品,即将一部分落地医院,另一部分放在以DTP为主的药店当中。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在出席E药经理人举办的2021’'声音·责任”医药卫生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时曾提到,创新药在谈判后如果能很快投入药店送到患者手上,将推动创新药良性循环,有助于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此次名单也反映出上述趋势,落地定点零售药店数量高出定点医疗机构,成为药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有力方式。
名单涉及的19款新增药品中口服药物11种,注射剂8种,多数为抗肿瘤药物。虽然配备定点医药机构总数多达3324,但仍能从中看出企业间的差距。
以盐酸可洛派韦胶囊为例。盐酸可洛派韦是北京凯因格领自主研发的一款NS5A抑制剂,与索磷布韦联用治疗初治或干扰素经治的基因1、2、3、6型成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2020年2月获药监局批准上市,并在同年12月作为新上市的药品通过谈判纳入2020版医保目录。医保支付标准为规格60mg/粒119.5元,3个月疗程10038元,协议有效期内,凯因格领还负责向购买盐酸可洛派韦胶囊的患者免费赠送同疗程的索磷布韦片。
盐酸可洛派韦是唯一列名的国产1类丙肝DAA药物。截至2021年4月15日,仅有1家医疗机构和13家零售药店配备有盐酸可洛派韦。而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国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中三级医院的数量就有2895家。盐酸可洛派韦入院比例仅有0.03%。
北药学部主任医师胡欣表示,应该理性看待国家医保目录药品准入在不同地区、不同药品之间的时间差问题。“国家任何政策的落地都有一个实现的程序,无论是临床的医药专家还是医疗机构也需要认知的过程,期间还要通过药事会等一系列程序。2021 年 3 月 1 日新版目录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用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落地1417家医院,其中大多数是三级医院,这样的成绩意义很大。医保局积极公布配置名单,一方面是方便患者找到所需的药品,另一方面也是督促相关机构尽快落地。”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保办主任冷家骅则表示,医保目录中的药品在落地中也应考虑到其中可能的风险。“药品的配备一定要和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相匹配。真正有诊疗能力的情况下患者才是获益的,如果诊疗能力不足,或者说还尚不规范的情况下,很可能会造成药品的滥用。”
他同时提醒药企注意此次名单中具体数据反映的几种现象。一是涉及发病率高的瘤种如肝癌、非小细胞肺癌和适应证范围广的药物在名单中的表现都更好,“这和医疗现状和患者群是相匹配的,要求很少见疾病的药品或者说是一些常见的肿瘤药品也达到很高的配备率是不切实际的。”
另一点是,从名单中可以看出对于像红斑狼疮、特应性皮炎等功能性的罕见的疾病在医疗机构中的配备也已经逐步展开了。
张西凡在发布会最后表示,制定国家医保目录是医保局的本职工作范围,此次本着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把好事做好的态度额外加码配置名单的后续任务。落地过程主体是各家企业,医保局会秉着服务人民的精神继续追踪企业实际的情况,将分散的信息汇总及时对名单进行动态更新。“也希望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向医保局反馈。”
02  PD-1之争
从医保局此次公布的名单中,还可以看出的是各家药企在解决“最后一公里”中的现状,其中尤以PD-1最为明显。
恒瑞医药的PD-1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以配备634家定点医药机构占据首位,其中更是以387家定点医院远超名单中的其他药企。
在医保谈判中卡瑞利珠单抗当时获批的4大适应证全部进入医保,成为医保报销最广的PD-1单抗,而且在肺癌、肝癌、食道癌领域,除了卡瑞利珠单抗外没有其他药企的PD-(L)药物纳入医保,成为这三大癌种唯一可以医保报销的PD-1。某种程度上或许这正是其纳入医保后挂网入网速度和放量速度排在前列的原因之一。再加上强大的准入团队,恒瑞透露,2021年要将PD-1的销售额做到90亿元~100亿元。
要实现这个目标,继续加大在各类医药机构配备的数量和速度无疑是当务之急。若以387家定点医院均为三级计算,目前恒瑞PD-1进院比例仅占到全国三级医院数量的13%。
作为首款上市的国产PD-1产品,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是此次纳入新版医保目录中的唯一一款用于治疗黑色素瘤的PD-1产品。
根据最新医保目录支付价格显示,进入医保后,年治疗费用由18.72万元降至7.07万元,降幅超过60%,医保70%-80%报销后,个人支付费用1.4-2.1万元左右。
在此次名单中特瑞普利单抗配备机构总数为467家名列第二。不过与恒瑞不同的是支撑起君实PD-1落地大头的零售药店,371家远超其他各家企业。
此前,君实生物选择了阿斯利康,特别是在非核心市场借力阿斯利康的县域团队助力特瑞普利单抗在基层市场的下沉和放量。君实生物首席商务官段鑫在接受E药经理人采访时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双方合作,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发挥各自的长处以最快的时间实现在准入上面的突破。”从此次名单来看君实的策略可谓初见成效。不过另一方面,配备特瑞普利单抗的医疗机构数目尚不足百,96家的进院比例仅占到全国三级医院数量的3.3%。
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2020年3月在国内获批上市,医保支付标准为2180元/100mg,每年治疗费用约7万元左右,医保70%报销后,患者实际支付费用约为2万元左右。根据名单配备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的医药机构数量为100家,其中零售药店的数量为零,进院比例仅占到全国三级医院数量的3.5%。在数量上,替雷利珠单抗作为名单中第三款PD-1似乎与前两者拉开了。
如何落地或许是一直被视为中国创新药先头部队的百济神州未来需要着力的重点。根据财报,2020年百济神州销售及一般行政开支较去年同期的3.9亿美元增长55%,达到6亿美元,全年PD-1销售额为1.63亿美元(约合10.53亿人民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