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家嘴的划子擂到荡

划子,曾经是江城武汉的主要交通工具,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半个多世纪了,在一些公园里还有划子,成为人们的娱乐工具,电动的、脚踩的,用木桨划的已不多见。

从汉口汉水码头看汉阳码头

“廿里长街八码头,陆多车轿水多舟。”

清代叶调元在《汉口竹枝词》中描绘当时武汉码头的兴盛和发达。武汉的码头一度多达200多处,仅轮渡码头就有数十处。

武汉有句方言歇后语“集家嘴的划子——擂到荡(趟)”,比喻做事要抓紧。直到上世纪60年代,从汉口集家嘴过河(汉江)到汉阳高公街,人们还是坐划子——可承载二、三十人的有舵大木船,集家嘴靠近汉江入长江之处,水流湍急,船上两侧的水手必须用力划桨,木船方不会随水流漂往长江。两岸等着过河的人多,必须“擂到荡”,划手换班休息,歇人不歇船。

汉口汉江大码头

机动轮渡出现以前,木划是武汉水上客运的主要工具。最早的渡口出现于唐宋时期,明清以来,武汉三镇十里帆樯,划渡如织。开始只有武昌南市、白沙洲、塘角、鹦鹉洲等渡口。1552年,先后有武昌汉阳门、平湖门、文昌门、鲇鱼套、白鳝庙、大堤口,汉口龙王庙、四官殿、花楼、接驾嘴(今集家嘴)、打扣巷、泉隆巷、武圣庙、杨家河、硚口,汉阳东门、川主宫、艾家嘴、宗三庙、琴断口等渡口(1949年前汉江汉口、汉阳两岸地名相同如集家嘴、泉隆巷、武圣庙等)。辛亥革命后陆续增加武昌下新河、沟口以及汉口英租界等渡口。

汉阳长江湘乡码头

清道光年间(1821—1851年)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

五文便许大江过,两个青钱即渡河,

去桨来帆纷似蚁,此间第一渡船多。

是数百年武汉水上交通的真实写照。

划桨的水手——划业的劳动者,主要来自天门、沔阳、汉川等县的农民,农闲或洪水成灾时以划业谋生,逐渐按籍或按渡口地段形成“划帮”。各帮均为把头把持,并由官府管理,渡口线路、收费逐步形成标准。

1927年长江横渡小划准载8人、大划准载10人,每人渡资120文;武昌下新河、沟口至汉口一码头每人100文长江直渡每划准载8人,鹦鹉洲至汉阳门、龙王庙至花楼、汉阳东门至龙王庙等3条线路每人收120文。汉水横渡每划准载5人,每人收40文,涨水渡资加倍;汉水直渡小划准载4人、大划7人,线路有赫山至硚口、硚口至武圣庙、武圣庙至接驾嘴、接驾嘴至龙王庙,每人收100文。

无固定渡口的“野鸡划子”,常沿江河两岸招揽乘客,渡资面议。地方慈善团体举办义渡,仁济堂在关圣庙设渡船4只,卫生堂在武圣庙、接驾嘴、打扣巷等地各设渡船2只。

上世纪30年代的武昌汉阳门码头,那时已经有“洋船”,但划子还是有生意的

作家老舍的回忆文章中说,1938年他住在武昌千家街时,要坐轮渡过江到汉口办公,轮渡停航或误了航班,就坐划子过江。

清末,汉口汉江武圣庙码头,对面是汉阳武圣庙码头,1955年这里被江汉第一桥代替。

芳草如烟暖日薰,牡丹芍药灿如云。

泉隆巷口人争渡,半是看花半上坟。

(叶调元注,五圣庙、泉隆巷码头,径对月湖堤。每年二三月,游人如织,多于此问渡。),从这首竹枝词可以想见当年踏青时节,汉水码头人头攒动的景象,到汉阳月湖赏花、到扁担山上坟。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汉口的市民还是坐木船溯江而上到扁担山扫墓。

20世纪初,一本英国杂志登载汉口水上繁忙贸易景象的照片,木划唱主角,除了载人过河,还是水上贸易载体,英国人惊讶地评论“举世翘楚的小划子”:

汉口忙碌的中国人用他们的船快速航行于扬子江上。

汉口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拥有巨大的贸易量,主要是茶叶。城市临近茶叶、棉花、丝绸和大米的主产区,扬子江让汉口能便利和便宜的通过水运把货物运到上海,一条海上贸易中心直达欧洲。汉口拥有举世翘楚的小划子、舢板、平底帆船,许多人在岸上没有房子,生活在船上。

中国据说比其他所有国家的船只总和还要多。

汉口被老外称为中国的芝加哥、中国的曼彻斯特,那时汉口在世界的知名度比现在的武汉高,汉口早就与国际接轨了

“蚁民过江凭舟楫”,贵为天子者恐怕也不能免俗。

据说清朝的乾隆皇帝也是从汉口泉隆巷到汉阳的,游览月湖后,再上黄鹤楼。据《黄鹤楼·大事纪略》(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记载: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为黄鹤楼书写“江汉仙踪”四字横匾,后又御制“百岁寿民吴国瑞四世一堂”的诗碑置于黄鹤楼中”。

1931年,汉口大水,陆上行舟,木划唱主角,今中山大道大智路

2006年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一块考证乾隆皇帝曾到此处的《大泉隆巷记》石碑,嵌在大泉隆巷巷子中间的一面墙上。其中提到,泉隆巷原名潜龙巷,吸引乾隆皇帝指定从此过江。武汉作家刘富道在《天下第一街——武汉汉正街》一书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汉口长江边的龙王庙码头

从清代到民国时期,要从汉口摆渡到汉阳,两岸的泉隆巷码头和武圣庙码头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路线。20世纪50年代中期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选择此地修建了江汉桥,以利于大桥工地的运输。江汉桥建成后,公共汽车通车,从汉口步行到汉阳也很方便,此处不再有渡划。

汉口长江江边,招商局、太古洋行、江汉关

划业在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比较兴盛。

武汉解放后,共有划子1935只,划工2114人,1951年成立划业大队,实现集体经营。渡口调整为接驾嘴(集家嘴)、大水巷、花园巷、宗关、鲇鱼套、洲尾、江汉关、平湖门、汉阳东门、琴断口及谌家矶11个,营运木划553只,工人1469人。1956年成立武汉市驳划运输合作社,有木划300余只,渡口调整为集家嘴、硚口、宗关、琴断口、易家墩和谌家矶等6个。1958年3月驳划运输合作社转入武汉市水上运输公司,1965-1970年先后在集家嘴、硚口、宗关、琴断口、易家墩淘汰木划,改为机动渡轮。1971年2月渡划归口武汉市轮渡公司后,谌家矶亦改为机动渡轮,至此历经千年的武汉渡江木划时代结束。

清末,汉口华界与租界交界处繁忙的码头

汉口江边一景,机船与木划并处,老房子都还在

木划在此候客,原日租界山崎街今为山海关路

 清末,外国的船用“汉口”命名,“汉口”号明轮停泊在香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