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屁股还能让孩子变笨?家长为难了……|体罚|犯错|虐待
*本文所涉及专业部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到底打不打得?
一个孩子从懵懂的孩童成长为成年人,其中离不开家长的教育。
教养孩子的方式有千百种,确实是一道难题。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免困惑自己的方法到底有没有效?到底应该使用什么么样的方法既能奖惩分明,又能不剥夺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打的是屁股,影响的却是脑子?
我国一直有一句老话:“棍棒底下出孝子”,随着新时代的育儿观念不断的输入,很多家长已经发现这句话是不对的。
但是家长也为难:“孩子皮得很,不得教训一下吗?我们也看了育儿书,知道不能打脑袋、手、腿等地方,难道打打屁股也不行吗?”
可能真的不行!最近一项来自于哈佛大学的研究显示:打屁股影响孩子大脑发育。

这项研究测试了与未被打过的儿童(N=1107)相比,被打屁股的儿童(N=1160)在感觉到威胁后,大脑神经系统出现的不同反应。
研究人员让每个孩子躺在MRI机器上看着电脑屏幕,在屏幕上显示了演员所拍摄的不同情绪的面孔,有“恐惧”和“平静”两种。扫描仪捕获了孩子看到屏幕上不同面孔后的大脑活动,然后对这些图像进行分析,以确定与未打屁股的孩子相比,被打过屁股的儿童是否激发了不同的大脑活动。
结果显示与未被打的儿童相比,被打过屁股的孩子,前额叶皮质(PFC)多个区域出现强烈神经反应,而这些区域可对环境中威胁信号做出反应,并可能影响其决策和处理能力。
被打过屁股的小孩,对恐惧表情有更强烈的敏感反应,因此他们对环境中的潜在威胁具有更高的警惕,转移更多的关注置于处理恐惧心理上,长期下来恐会影响其身心发育。
打屁股也属于“体罚”,其性质是相同的。
近年来针对体罚儿童的研究越来越多,很多研究都指出,即使没有达到虐待儿童的程度,体罚仍能对儿童成长造成许多不良影响。

明确禁止体罚的国家。https://en.m.wikipedia.org/wiki/Corporal_punishment
经历过体罚的儿童成年后会出现较高的侵略性和反社会行为,较低的道德内化和较高的犯罪率,并且对亲子关系也会造成影响,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会出现较高的压力和忧郁倾向等等。研究显示,体罚的负面影响是长期、持续且不分家庭所属的文化或种族背景的。
“不打不成器”,很多人感觉就算体罚,对孩子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一个又一个真实事件摆在我们面前,有小女孩就因为成绩差,被父母打骂而最后走上绝路,女孩还在遗书中反覆强调不怪父母。

在分享平台上,很多在童年被体罚过的孩子在成年后对童年回忆都是灰暗的,并且普遍觉得自己成年后性格受到了影响。
一位姑娘回忆自己童年,因为童年长期挨打,让她成年后更喜欢独处,不愿交际,她觉得自己很自卑。

既然打孩子有这么多“副作用”,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在不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情况下,又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呢?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孩子的错误?
孩子成长过程中避免不了犯错,孩子犯错后我们不能体罚,我们有什么比体罚更好的办法吗?
或许你可以试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没有体罚,却能让教育事倍功半。
1
与孩子对话并了解问题
作为家长,最重要的就是和孩子沟通,并且需要有效的沟通。
很多家长经常说我和我的孩子聊不下去,无法有效沟通。其实你有没有想过,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也觉得和大人无法沟通?
我们需要倾听你的孩子并让他们充分的表达自己,学会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他说一句你就插嘴,加上一堆成年人的大道理,貌似你知道他们的感受和理解。
就算你知道你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也不要过早的介入话题,你需要对他们与你分享的事情表达好奇心,耐心等待孩子把话说完。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能更好地帮助你发现问题所在。
2
解释他们犯错的后果
说话是一门艺术,我们面对孩子时一定要好好运用这门艺术,当孩子犯错后,如果你只警告“你这样,我会让你后悔”,他可能并不能理解这后果会带来什么,你需要给他们稍作解释,那么做会发生什么,给你和你周围人带来什么影响。
例如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你如果只告诉他“你那么做,回去要你好看”,孩子只会由于一时害怕而保持安静。
你需要告诉孩子“这里是公共场所,你如果过于吵闹会影响到别人,就像你看卡动画片时,一直有人吵闹,不让你看一样”。不要觉得孩子听不懂这些道理,所以方法不会奏效,用孩子听得懂的话告诉他可能发生的事情,孩子有时比某些大人还明事理。
3
让孩子选择犯错后的惩罚方式
孩子犯错我们不能使用体罚,但并不代表他们犯错我们就毫无办法,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行为,选择几种惩罚的替代方案。让他们反省并决定哪个一个选项他们最喜欢。选项的范围可以从限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到做更多家务。
值得我们家长注意的是,惩罚和解释一定要在一起,让他明白惩罚是因为做错了,下次如果犯错还将收到惩罚。而不是我们利用成年人的优势地位,强加于他们身上的。

欧洲国家体罚现状:(绿色)禁止在学校与家庭实施体罚(蓝色)只在学校禁止体罚 来源:Council of Europe (2007)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研究就非常重视儿童教育和人格的培养,他认为孩子早期的培养对塑造其人格有很大的帮助。
阿德勒心理学注重以民主平等、尊重的态度,了解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以温和且坚持的态度,运用鼓励、承担后果等方法去回应孩子的行为,培养独立、负责的孩子。
在日常育儿过程中可以将以上这些运用到生活中,不要利用体罚教育孩子,需要既能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又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不要因为童年的问题,从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参考文献:
1. Cara Streit, Gustavo Carlo, Jean M Ispa, Francisco Palermo. Negative Emotionality and Discipline as Long-Term Predictors of Behavioral Outcomes in African Americ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June 2017, 53 (6): 1013–1026.
2. Council of Europe (2007) Abolishing corporal punishment of children. Questions and answers. Building a Europe for and with children. Council of Europe Publishing: 31-2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曹公子
责任编辑:CiCi
宝贝每天都刷牙,怎么还是蛀牙不断?
腹痛后心跳骤停,这种“感冒”要命!
娃被同学咬了,同学又被狗咬了!要打狂犬疫苗吗?
每年36万人死于溺水,近一半是儿童,儿童溺水离我们真的不远!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