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大分裂”-拜占庭帝国的东正教——古罗马简史
拜占庭
罗马帝国分裂后,变成了东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因为首都在君士坦丁堡(古称拜占庭)所以也被后世称为拜占庭帝国(详见罗马帝国的分裂——古罗马简史)
罗马分裂
拜占庭帝国在政权上是从罗马帝国分裂出来的,因而许多社会方面都带有曾经罗马帝国的影子,包括曾经罗马帝国国教基督教。(宗教作为一个思想上的“统治者”一直在欧洲存在千余年,直到近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才将教会势力、教皇世俗权力给打压下去)
拜占庭风格教堂
在拜占庭帝国时期,随着分裂时间的推移,拜占庭逐渐在宗教上面“另立门户”,经过数个世纪的发展,拜占庭教会已经有对抗罗马教廷的实力(翅膀硬了,能单飞了),终于在公元11世纪基督教发生了“大分裂”(孩子大了,留不住了)
东正教
公元1054年,拜占庭教会与罗马教廷决裂,成为东正教(从东正教字面理解,就是在东方的正教,正教是为了与罗马教廷的公教相对)东正教也称“正教会”(Orthodox Church)、“正统大公教会”(Orthodox Catholic Church),东正教与天主教、新教并称基督三大流派
圣索菲亚大教堂
事实上在正式分裂前几十年间,拜占庭教会与罗马教廷就早已“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了(双方互绿?)。终于在一系列大局势环境的催化下,东正教正式从基督教当中分离成为一个分支(但是名义上还是归属基督教的大范畴)
罗马教廷
东正教作为拜占庭帝国的思想统治工具,自然要与拜占庭统治者保持一致;而罗马教廷因其历史原因,在西欧一直处于思想界的“大哥大”地位,比如中世纪时期西欧君主登基需要罗马教皇进行册封,罗马教皇还通过教会将触角伸进其他君主国内部,日常干涉君主事务(一些弱小的国家基本上就是处于教皇与贵族领主控制之下,君主徒有其名),于是东正教的出现自然使得罗马教皇“很不爽”,双方矛盾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