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富二代的口述:哪里给你带来安逸,那里就把你栓得越紧
今天的文章还是以第一人称来写吧。我叫刘星,算半个富二代吧。
为啥是半个?我出生在广州的一个城中村,家里有一栋十层高的楼房,自己和父母住在二楼,三楼以上做出租房,每层楼有五到八间不同户型的房,每个月收租有三四万块钱。这还不算,更得意的是一楼,我们家自己开了个粤菜餐馆,门前有很大的空地,这样室内外同时可以摆上二三十桌,路边还有很多可以停车的地方。
我爸十几年前就是酒楼的大厨,在建了这栋楼之后,就带了几个徒弟自己开起了饭馆。由于手艺了得,加上没有租金的负担,菜的分量给得很足,但是价格实惠,停车方便,所以这几年生意一直很好,每个月的利润要高于租金的收入。
虽然这两样收入加起来,在广州这种地方,还不算大富豪,但是,城中村拆迁是迟早的事,这栋楼按以往的拆迁补贴水平来算,少不了几千万,所以我也算是半个富二代了。
我其实是上过大学的,学的设计专业,毕业出来后到写字楼上了一年多的班,早起晚睡苦哈哈的不说,工资还低得可怜。看儿子那么苦,父母心疼,就喊我回家里帮忙,说他们终究会老去的,你也是时候考虑接班了。我于是就辞职回来帮忙了。
回来之后,我每天的生活都大同小异,按部就班,轻轻松松,也没什么烦恼,娶妻生子水到渠成,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是八九年过去了。这天忙完中午饭市,已经是下午两点多,我在椅子上躺下刷手机歇息,忽然刷到一条朋友圈引起了我的注意,大学同学叶明说,他开的设计工作室,跟某大型电竞文化公司签约,授权他们来设计开发产品模型。
说起这个叶明同学,他没有我那么幸运,出生在普通工薪家庭,所以没有“班”可接。但是他热爱设计,大学时代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热情,除了课堂知识,他还自学了很多课外知识。
毕业后也是成为一个普通上班族,大概上了三四年的班吧,就找了两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出来创建工作室,这几年都默默无闻,谁知道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但是,今天这一战,算是把他们工作室推上了轨道,跟这大型公司合作,且不说能赚多少钱,单纯是这个合作给他们背书,就能带来很高的商业价值,以后跟同级别甚至以上级别的文化公司合作,这就是含金量杠杠的敲门砖。
想到这里,我心里是五味杂陈。想当年,自己也是个有梦想的人,曾立志要做一名顶尖的设计师,让自己的很多幻想变成现实。可是回想这些年自己的生活,虽然一直在赚钱,但是依然感觉一事无成,没有成就感,除了收租,就是到餐馆帮收银,由于不喜欢油烟,也不愿意到厨房跟爸爸学厨艺,这个“班”我算是没接成。
其实中间也有个小冲动想出来自己做点事业,但现实是,人都是有惰性的,能躺着赚钱,我为啥还要吃苦冒险?现在才发现,这是典型的温水煮青蛙,留在父母身边,过得太安逸了,以为是自己有了安稳的一席之地,减少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事实却是被这一席之地牢牢地拴住了,失去了拼搏的勇气,对未来反而没有任何期待了,一眼望到了尽头。
可能有人会说,刘星你知足吧,你现在的生活是很多人梦寐以求,却是奋斗一辈子都达不到的标准。
没错,当人们往上看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心理。就像我们父母那代人,小时候没饭吃没衣服穿,想着要是以后能吃饱饭穿得暖和,我就别无所求了。可是当真正吃饱穿暖之后,你才发现,原来向上还有很大的追求空间。所以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层次分为五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追求。
我跟叶明同学的差距不在于财富,而在于有没有自己的代表作。人是需要有作品的,就是你为这个社会创造了什么与众不同的价值。你的努力、能力、影响力、你的信仰、价值观等等,都可以由你的作品来代言。当你有了代表作,你就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同时能获得大众的认同和敬仰,说不定还能名留青史呢。像马斯克有特斯拉、太空火箭这些影响世界、闻名全球的作品,注定是要名留青史的。
转眼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现在意识到这些,我还有机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吗?谁知道呢,一切皆有可能,等哪天我有所成绩了,再来给大家吹牛,口述一个富二代创业的曲折故事,敬请期待!
………………
特别说明:
1、 文章为非纪实文学,我不一定是我,你不一定是你,切勿对号入座!故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2、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