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案选析——声音嘶哑案

案1:李某某,女,37岁,于2003年6月18日诊。患者半年前因患感冒后治疗不当,声音逐渐变成嘶哑,自觉发音较困难,并不能说话过久否则发音更为吃力,甚时难以发音,清晨较好,说话过多后转差。患者断断续续治疗效果均不明显,并常含服多种清凉含片亦无效。现诊闻及声音极其嘶小,发音较困难,言咽部无明显不适感觉,查咽喉稍淡红,少量滤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无大异。考虑病起于伤风,风邪恋咽,咽失濡养。咽喉、声带均受其损。六味汤加味:生诃子10克,荆芥6克,防风6克,桔梗6克,甘草6克,僵蚕6克,蝉衣6克,薄荷6克,木蝴碟10克。4剂。

6月23日二诊,药后嘶哑状稍有好转,发音亦未感之前困难。药已中的,宗前方再进:生诃子10克,荆芥6克,甘草6克,薄荷6克,僵蚕各6克,桔梗10克,防风10克,蝉衣各10克,仙鹤草30克。5剂。嘱其服药时不拘时频服,让药液缓缓咽含而下。

7月2日再诊,其说话基本接近正常发音,言在多说话后稍有沙哑,亦不觉发音困难,效不更方,再取药5剂而愈。

案2:张某某,女,38岁,于2002年8月11日诊。患者说话嘶哑近一年,素有“慢性咽炎”,咽部有异物感,吞之不尽,吐之不出,经常求治于医生,中西药治疗时好时差,年前又开始变得发音嘶哑,治疗近十余次皆无效果。查咽喉黯红,咽部滤泡较多成团;舌质红稍黯,苔少,脉稍滑。病延日久,痰瘀互凝,药用:麦冬15克,炮山甲10克,半夏10克,厚朴10克,茯苓10克,桔梗各10克,木蝴蝶12克,南沙参15克,板兰根15克。10剂。

8月23日再诊,发音嘶哑较前好转,咽喉异物感明显减少,查咽部滤泡由黯红转变成黯淡,舌质淡红,脉稍滑,稍数。效不更方,考虑滤泡黯淡,遂于上方加制附片6克,丹参10克。再10剂。

后带另一患者来诊告知其病基本痊愈,嘱忌辛辣刺激食物,以防再患。

自按:两案病起皆久,西医多责之声带病变而致声音嘶哑。案1病起于风,虽历时较长,但病仍为风邪作祟,伤及于音门,故以治《咽喉秘集》六味汤(荆芥、薄荷、防风、桔梗、甘草)疏风利咽,加蝉衣、木蝴蝶、生诃子清咽亮嗓。案2病延较长,虽治而不得法,考虑咽黯,舌黯红,病久多瘀,故选山甲通络,配以滋阴化痰,再诊见咽部滤泡黯淡,故再佐附片制其寒,加丹参配山甲以增强活血之力。两案用药平淡,但取效甚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