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需要学会自我培养

教师的成长,学校能够给予的支持薄弱而又脆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量上的星星点点,当下学校对教师的成长引导主要是靠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比如评先树优,比如绩效考核等,这就决定了被激励教师数量上的“绝对少数”,甚至会出现激励少部分、打击大部分的现象;二是质量上的水过地皮湿,目前学校对教师培训的重视远不如使用上心,只“用”不“培”现象严重,教师更多地被学校视为产业工人,很少会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诸如因为担心培训会耽误教学而组织教师参加培训的事件比比皆是。基于这种现状,教师成长在更多时候只能是依靠个人努力,自己培养自己、自己成长自己之类的行动在教师成长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自我培养、自我成长的路径就是前面提到的三种意识指向的三种能力,分别是自我反思能力、成果提炼能力、专业研究能力。

自我反思能力。反思能力,就是检查自己、总结自己、梳理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人们只有通过自查自纠、自我革新的方式才能不断获得进步。当下,国家对教师培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师获得培训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但是,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却并不理想,很多人将专业培训当做一种任务甚至是负担,一些培训的怪现象频频出现:参加网络培训,通常会空挂设备,将专家讲座当成了个体活动背景,一边刷进度一遍忙活其他事情的做法渐成主流;参加线下培训,要么睡觉、玩手机,要么想法设法逃课去逛街;当不得不完成一些学习反思任务时,首先是牢骚满腹,然后是百度搜索、复制黏贴。诸如此类的种种现象,凸显出教师自主学习意识的淡薄,也透漏出教师自我反思意识的欠缺。其实,教师需要一些必要的“自卑”认知,明确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产生去学习、去提高的想法。自我改善的想法有了,即使没有机会参加培训,自己也会创造机会去学习。如此,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也就不复存在。

成果提炼能力。在学校工作时,我经常会发现一些老师的班级管理井然有序,教学成绩也比其他人高出一大截,于是想让他们把经验讲给老师们听。但是,这些人思考很久,竟然无法找到自己的独到之处,也无法确定自己到底是为什么做的“这么好”。会做不会说,会说不会讲,会讲不会写,这是一线教师存在的三个问题,也可以说是三个成长层次上的瑕疵。一般来说,每个教师都算得上是个称职的实践者,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规范性的做法,或者有比较成型的经验套路。但是,假如让这些老师把自己怎么做的讲出来,就很少有人能够把经验和做法表达清楚。还有一些教师,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几乎称得上是个话唠,如无法面对众人把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讲清楚。至于写作,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更是一种奢侈品,修修改改大半天,也写不出几句看得懂的话。这些问题的本质,其实是缺乏成果提炼能力,也就是表达顺序、逻辑建构和系统生成的本领。做与说属于比较“随意”的行为,而写作是理性而刻意的雕琢,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智慧,也就是成果提炼的能力。

专业研究能力。专业研究能力是比较高位的能力要求,也可以看成是对名优教师或者发展性教师独有的成长要求。这种研究能力,不仅仅是指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还包含对任何问题持有研究态度,对任何行动持有研究意识,对任何理念持有研究能力等更为多维的能力。研究能力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通常存在两个层次上的价值:一是让教育实践更加接近科学与理性,研究更容易帮助教师建立科学思维科学认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建立教师的理性思维,从而让教师的教育行为更接近学术;二是让教育生活更加趋向幸福,教师的实践烦恼大都来自于无休止的重复和无限度的单调,研究可以让教师的实践指向问题探求及问题解决,并在探求与解决中生成幸福和快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