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掌故】郑家洼子的青铜短剑
沈阳出土的青铜短剑,首次是1961年在郑家洼子猪场发现的。那次发掘到27件青铜器,就有1把短剑。1962年在郑家洼子大队院内,又发现了1把短剑。第3次是在红砖厂取土场大面积开发时,挖掘了14座古墓。在14号土坑墓中,出土了1把青铜短剑,在12号大墓中得到3把。
郑家洼子出土的青铜短剑,由4部份组成:有剑柄、剑身、剑鞘、剑镖。剑柄与剑身接为一体,剑鞘与剑镖接为一体。剑柄,成丁字形,有青铜铸的、镌着较精细的三角勾连纹;也有以石粉之类加粘合剂制成的,外表嵌有骨片花纹;也有以不规则的多孔石制成的,但并不多见。无论哪种剑柄,在丁字的横头都嵌有一个用赤铁矿石磨制成枕状的加重器(也称“剑把头”)。
剑身为青铜铸造,中有凸脊,两侧曲刀较薄,为合模造,剑身长短一般约在32-37厘米。
剑鞘主体为木制,鞘外多用革皮色镶,下端插入剑镖内。
剑镖为青铜铸造,通身缀以大形三角勾连纹,用一个销子将剑鞘固定在镖上。为免销子外露不雅,又将鞘的一端制成缕孔的青铜铃,内置一舌,使之振动发响。
大墓中为何出土的短剑较多呢?这从发掘到的墓葬品中找到了答案。大多数土坑的随葬品,只有一把陶壶,有剑者甚少;偶尔发现短剑,也是一般用剑,只有剑身,质地颇差。而棺槨大墓多为厚葬,有陶壶、马具、弓箭、铜镜、刀和刀囊,斧和斧囊,绿松珠子,天河石大项链等。大墓中的死者,不论是人是马,皆以青铜器装饰周身,连靴上也缀满了铜泡。大墓中的短剑,也很华贵,质地优良,出土时剑身闪光,刀刃锋利,在剑鞘末端还有华丽的青铜剑镖。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当时的贫富分化已很悬殊,开始进入了奴隶社会。
青铜短剑的出土,对我们研究沈阳历史有着重大的价值。
作者:于崇源;图片:来自网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