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笔记三《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阴阳”
今天,我们言归正传,开始逐步揭开易学的神秘面纱。根据前文所述,想必大家也已经隐约感觉到《易经》其实是一门哲学。说起哲学,很多人都比较熟悉,最起码知道其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理论。从百度百科搜索的结果显示:“哲学(英文:Philosophy,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的学科,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的等普遍基本问题的总体认识,方法论是人类根据世界观形成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说起哲学家,人们普遍会想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哲学家,很少有人会联想到咱们国家的《易经》、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为什么呢?下面来个小插曲。
记得小时候,电视剧里演的民国时期的某些新青年,最爱在一起讨论哲学,满口的古希腊,动不动就把亚里士多德挂在嘴边,对于传统的哲学却闭口不提,提及之时也是极力的批判,且不说他们是为了打破封建牢笼也好,或者是纯粹的装逼也罢,总之是妥妥的一副急于和旧社会划清界限的清高嘴脸。我想这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不无关系,自古以来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处于最底层的奴隶和平民,基本上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而有条件读书学习的人,学到的也只是经过统治阶级过滤的知识,《易经》更是作为统治阶级的专利,被称之为帝王之术,普通人根本无法系统的学习。特别是“八股文”的盛行,彻底禁锢了读书人的思维,一度让旧社会的知识分子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进入民国时期,在一些思想大咖的引领下,民智初开,新青年更是积极响应,狂热地追逐舶来思想,才发现了通往宇宙本质的哲学是如此玄妙,殊不知自己的老祖宗创立哲学思想时,比古希腊早了好几个世纪。
跑题有点严重,如果大家对外国哲学感兴趣,且有足够的精力,可去深入研究一番,在这里就不再多说。由于是学习笔记,所以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权当另一种分享吧。
《易经》作为我国重要的古代典籍,不是占卜书,而是一本思想书。一直有着“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美誉,无处不在的体现着鲜明的哲学思想。古希腊哲学讲的是本我和自我,而《易经》早在五个世纪之前不仅讲清楚了本我和自我,更是进一步发现了“超我”,即“前意识”和“潜意识”,而且讲授了运用超我意识的方法。而其核心,就是我们常说的“阴阳”。《易经》的《系辞》有云:“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就是说,世间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层面,看似对立,实则相辅相成,和谐共生。《易经》的卦象就是从“阴阳”二爻推演构成。因此,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都被赋予了“阴阳”两个涵义。明白这个道理很关键,这是我们今后学易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