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昌平
《水经注》卷十四湿馀水(温榆河)考略
湿馀水出上谷居庸关东,关在沮阳城东南六十里居庸界,故关名矣。更始使者入上谷,耿况迎之于居庸关,即是关也。其水导源关山,南流历故关下。溪之东岸有石室三层,其户牖扇扉,悉石也,盖故关之候台矣。南则绝谷,累石为关垣,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山岫层深,侧道褊狭,林鄣邃险,路才容轨,晓禽暮兽,寒鸣相和,羁官游子,聆之者莫不伤思矣。
湿馀水,今温榆河,古代又称㶟馀水。㶟馀水在《水经注》中作湿馀水。“㶟”字误写为“湿”、“温”的历史由来已久。《汉书.地理志》:上谷郡,军都温馀水,东至路南入沽。陈桥驿先生点校《水经注》时注释:本《水经注》之温馀水,以字相似而讹也。今考“湿”、“温”并“㶟”之讹。但为什么古代称㶟馀水?与㶟水有什么关系呢?随着当今地质勘探河卫星勘测等技术的发达,今人在北京西山山前平原发现了4条永定河古河道,由北而南分布,被依次命名为:“古清河”故道、“古金沟河”故道、“㶟水”故道、河“古无定河”故道。“古清河”从今石景山流向东北,经西苑、清河镇接温榆河。据勘测其河床宽度一般为3-4公里,最宽可达5公里……通过对其砂层中有机物的碳十四年代测定得知,这条河道存在于7200年前的前后两三百年间,是古永定河最北的一条故道[1]。故此吴文涛认为:《水经注》中的湿馀水确实是㶟馀水,原本是古永定河清河故道的一段,古永定河改道南迁后,由于关沟水、易荆水等昌平一带泉水汇聚的水源补充,仍保持了一定水体,故称㶟馀水。当㶟水继续向南摆动并最终袭夺了圣水(琉璃河)和巨马河(白沟)下游故道之后,㶟水与㶟馀水的关系就更加疏远了。当车箱渠废弃而不再沟通高粱河与㶟水的联系时,㶟馀水也差不多同时失去了其名称所象征的与㶟水的关系[2]。(吴文涛,2012)
沮阳城,沮阳故城即今河北怀来县大古城城址[3]。
周正义 主编《北京地区汉代城址调查与研究》一书,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第131-140页)
上谷居庸关,
其水历山南径军都县界,又谓之军都关。《续汉书》曰:尚书卢植隐上谷军都山是也。其水南流出关,谓之下口,水流潜伏十许里也。
东流过军都县南,又东流过蓟县北,湿余水故渎东径军都县故城南,又东,重源潜发,积而为潭,谓之湿余潭。又东流,易荆水注之,其水导源西北千蓼泉,亦曰丁蓼水,东南流径郁山西,谓之易荆水。
军都县,今北京昌平区马池口地区土城村。(北京文物局,2008)
战国至魏晋时的蓟城,大致以广安门为中心。(北京文物局,2008)
易荆水,按郦注易荆水导源于蓟城西北的千蓼泉,而丁蓼水这个别称亦应是“千”与“丁”自行相似引起的误写[4]。
公孙瓒之败于鲍丘也,走保易荆,疑阻此水也。易荆水又东,左合虎眼泉水,出平川,东南流入易荆水。又东南与孤山之水合,水发川左,导源孤山,东南流入易荆水,谓之塔界水。又东径蓟城,又东径昌平县故城南,又谓之昌平水。《魏土地记》曰:蓟城东北百四十里有昌平城,城西有昌平河,又东流注湿余水。湿余水又东南流,左合芹城水,水出北山,南径芹城,东南流注湿余水。湿余水又东南流径安乐故城西,更始使谒者韩鸿北徇承制,拜吴汉为安乐令,即此城也。
又北屈东南至狐奴县西,入于沽河。
昔彭宠使狐奴令王梁南助光武,起兵自是县矣。湿余水于县西南东入沽河。故《地理志》曰:湿余水自军都县东至潞南入沽是也。
芹城,今昌平区半壁店村附近有规模可观的汉墓群;故此芹城亦当位于附近。
芹城水,按注文结合相关河道资料比对地形图推析上游疑即今昌平区桃峪口沟。
易荆水畔的昌平县故城,即今昌平区沙河镇辛立屯村。(北京文物局,2008)
昌平县故城,尹钧科在《两汉昌平县新解》一文中认为:《水经注·灅水》中所谓之昌平县故城,亦即在今河北省阳原县境者,此为西汉昌平县……今昌平东南之昌平县故城应是东汉者。在论及昌平县沿革时,两汉昌平县应加以区别[5]”【备注,笔者按注文方位、距离等描述,爬梳相关考古资料,综合考量所谓西汉昌平故城约今阳原县丁家堡村遗址(2013,河北省文物局)。详拙文:《水经注》㶟水(祁夷水段)新考】
由于在昌平区沙河辛立屯村发现较多汉代陶片,且附近亦有汉墓群为佐证[6];故本文姑从尹氏所论。
安乐故城,今顺义区后沙峪地区古城村北。(北京文物局,2008)
狐奴县故城,今顺义区北小营镇北府村南狐奴山前,遗址面积接近50万平米。城址已毁。(北京文物局,2008)
[1]王乃梁、杨景春、徐海鹏等:《北京西山山前平原永定河古河道迁移、变形及其和全新世构造活动的关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第三届全国第四纪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82年。
[2]吴文涛:《北京水利史》,人民出版社,2013年4月,第22页。
[3]河北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207页
[4]吴文涛:《北京水利史》,人民出版社,2013年4月,第21页
[5]尹均科:《两汉昌平县新解》,《北京社会科学》,1986年创刊号,第122页。
[6]北京文物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