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颍河------《水经.颍水注 》考略

卷二十二

○颍水

《水经.颍水注 》所涉登封地域等考略

A1

△颍水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

秦始皇十七年,灭韩,以其地为颍川郡,盖因水以著称者也。汉高帝二年,以为韩国。王莽之左队也。《山海经》曰:颍水出少室山。《地理志》曰:出阳城县阳乾山。今颍水有三源奇发,右水出阳乾山之颍谷。《春秋》颍考叔为其封人。其水东北流。中水导源少室通阜,东南流,迳负黍亭东。《春秋.定公六年》,郑伐冯、滑、负黍者也。冯敬通《显志赋》曰:求善卷之所在,遇许由于负黍。京相璠曰:负黍在颍川阳城县西南二十七里。世谓之黄城也。亦或谓是水为㶏水,东与右水合。左水出少室南溪,东合颍水,故作者互举二山,言水所发也。《吕氏春秋》曰:卞随耻受汤让,自投此水而死。张显《逸民传》、嵇叔夜《高士传》并言,投泂水而死,未知其孰是也。

颍水,淮水支流。《山海经·海内东经》: “颍水出少室。少室山在雍氏南,入淮西鄢北。” 《汉书·地理志》 颍川郡阳城县: “阳乾山,颍水所出,东至下蔡入淮。过郡三,行千五百里。” 今颍河源出河南登封市嵩山西南,东南流到周口市,纳沙河、贾鲁河,至安徽寿县正阳关入淮河,长557公里。[1]

少室山,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为嵩山的组成部分。东距太室山约10千米。主峰玉寨山,海拔1512米。山北麓五乳峰下有少林寺,旧以传授少林派拳术著称。还有初祖庵、达摩洞、塔林;南麓有清凉寺、莲花寺等。[2]

阳乾山,俗名颍山[3]

三源奇发,据当地学者实地考察:千里颍河,有三个源头。右源为正源,发源于嵩山少室西的颍谷。泉水从地下喷涌而出,水泡连串,古称神水头,人称珍珠泉。中源发源于少室通阜,东南流经过后河村,至大金店和右源汇合。左源出少室山南溪,经清凉寺,到负黍亭东与右源中源汇合。三源有三个全国闻名的古代人物。右源颍谷是古代郑国的边界。春秋初期,郑国派往这里保卫边疆、掌管封地的官吏颍谷封人,叫颍考叔。他很有才能把边疆治理得很好。郑庄公二十二年,因庄公的弟弟公叔段作乱得到母亲姜氏的支持,庄公立誓与母亲“不及黄泉无相见”。颍考叔给庄公进贡一只猫头鹰,并说它是忘了娘恩、黑百颠倒的不孝之鸟,请庄公发落;还在庄公请他吃饭的时候故意留下肉来不吃,包回家去孝敬娘亲。以此感动庄公。庄公后悔莫及。他又提出“掘地及泉,隧而相见”的办法,使庄公在隧道的房子里会见母亲,恢复了当初的母子关系。后来,郑庄公三十二年郑伐许,出发时,颍考叔因和公孙子都战车有了矛盾,作战时,先持旗登上许城,被公孙子都从背后射死,颍谷的人民听到消息,悲痛万分,为他修盖庙宇,代代祭祀,世世纪念。中源名隐水,即许由隐居之水源,在和右源汇流处有负黍亭。史载“求善卷之所在,遇许由于负黍。”许由是上古隐士,尧禅让天下与他,他不接受,逃到箕山。许由死后,安葬在箕山之巅,被尧封为箕山公神。而今箕山上还有许由墓和庙。左源称洞水,相传商汤将伐夏,曾找有名望的卞随商量,卞随当时没有说话。汤战胜夏后,又想把天下让给卞随。卞随不肯接受,跑到洞水河岸。汤派人追赶,卞随便投水而死。如今颍河三源依然存在,清水流淌,养育着两岸辛苦耕作、勤劳朴实的人民。而古代圣贤走远了。[4]

负黍亭,是伊、洛、汝、颍诸水河谷之间的交通枢纽。战国早期,郑、韩曾反复争夺其地[5]。春秋时属周,后属郑。《左传》定公六年(前504年):“郑攻负黍”即此。战国时,韩、郑、楚在此相争,公元前256年由韩入秦。[6]考古资料显示负黍亭位于大金店乡南城子村,为春秋战国遗存,城址略呈正方形,东西长约650米,南北宽约600米,尚存部分夯土城垣,残高1-2米,夯层厚4-10厘米.城内发现有铜镞及鼎,鬲、豆等陶器。据文献记载,负黍城为春秋战国时期郑韩的军事重镇。[7]

  阳城县故城,位于登封告成乡告成村东北,为战国、汉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斤形,南北长2 000米,东西宽700米.现存北坦残长约500米,残高2-8米,其它三面尚存墙基。城垣夯筑,夯层厚6-9厘米,夯窝径3-4厘米.1977-1979年发掘发现大型建筑遗迹、陶水管道、蓄水池等,出土大量板,筒瓦及陶罐,盆,豆,碗等残片,有些豆盘内和柄上印有“阳城仓器”戳记,多件筒瓦上有“阳城”二字的长方戳记.据文献记载,为春秋战国时期郑韩之“阳城” 汉时为重要冶铁处所。(见《文物》,1977年第12期,《中原文物》1982年第2期)[8]

“京相璠曰:负黍在颍川阳城县西南二十七里”,经百度地图作方位及距离校验:负黍亭(南城子村)位于颍川阳城县(告成村)西南约16.9千米(如下图),按此推算则京相璠时的西晋1里居然达到625.9米,显然是令人费解的。而据西晋华芳墓出土的骨尺结合其墓志铭进行换算,则西晋时期一步等于六尺,而一里又等于三百步。亦即一里约435.6[9],据此则16.9千米约合38.79西晋里,故此颇疑晋代杰出的地图学家京相璠[10]此处所谓之“二十七里”很可能是“三十七里”之误。《水经注疏》中熊会贞援引《古今地名》等亦指出了此处“二”应为“三”之误[11](备注:会贞按:《史记.周本纪》、《郑世家》《正义》引《括地志》并云,负黍亭在阳城县西南三十五里。《秦本纪.正义》同。《韩世家.正义》引《古今地名》,在阳城县西三十七里。俱作三十,足征此二为三之误,惟五七错出,未知孰是。

西晋华芳墓骨尺

此外关于“县、乡、亭”,宫崎市定认为从本质上来说,县、乡、亭三者几乎是没有什么不同之处的聚落,其周围均筑有城郭。在汉代的分封制上,有县侯、乡侯、亭侯这一系列的封爵;而且还可以频繁地看到亭升格为乡,乡升格为县,或者反过来,县降格为乡,乡降格为亭,这些现象都有助于我们认识县、乡、亭的本质。只要稍事观察一下《续汉书郡国志》中的县名,就会发现有很多“某乡县”的名称,意思是这里原本是乡,后来升格为县。我们还可以观察一下《水经注》的记载,可以发现汉代的县被降为乡、亭的例子也很多,尤其是王莽时代,将西汉时期的县一下子降为亭的事例多有所见。反过来,将亭直接升为县的事例也不少。[12]

△东南过其县南。

颍水又东,五渡水注之。其水导源崈高县东北,太室东溪。县,汉武帝置,以奉太室山,俗谓之崧阳城。及春夏雨泛,水自山顶而迭相灌澍,崿流相承为二十八浦也。旸旱辍津,而石潭不耗,道路游憩者,惟得餐饮而已,无取澡盥其中,苟不如法,必数日不豫,是以行者惮之。山下大潭周数里,而清深肃洁。水中有立石,高十余丈,广二十许步,上甚平整。缁素之士,多泛舟升陟,取畅幽情。其水东南迳阳城西,石溜萦委,溯者五涉,故亦谓之五渡水。东南流入颍水。

颍水迳其县故城南。昔舜禅禹,禹避商均,伯益避启,并于此也。亦周公以土圭测日景处。汉成帝永始元年封赵临为侯国也。县南对箕山,山上有许由冢,尧所封也。故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有许由墓焉。山下有牵牛墟。侧颍水有犊泉,是巢父还牛处也。石上犊迹存焉。又有许由庙,碑阙尚存,是汉颍川太守朱宠所立。颍水迳其北,东与龙渊水合,其水导源龙渊,东南流迳阳城北,又东南入于颍。

五渡水,在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南。源出嵩山东谷,东南流入颍水。其水萦委,溯者五涉,故名(《大明一统志》。[13]比对地形图五渡水约今登封蛟河。

崈高县(崧阳城),颜师古认为“崈”是古“崇”字;而崇与嵩古字通[14];崈(崇)高县故城位于登封县城书院路,为汉代遗存,原城墙大部分被毁,现西城墙北段残存约60米,北墙残存34米,东墙北段残存94米,顶宽3米,基宽7米,高2-5米;史载:汉武帝元封元年,划崇高山下300户为崇高县。原城垣外立巨石一方.篆刻“崇高”二字巳失。[15]

太室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北。为嵩山之东部。《汉书·武帝纪》:元封元年(前110),“亲登嵩高。……其令祠官加增太室祠”。注:韦昭曰,“嵩高山有太室、少室之山,山有石,故以名云”[16]

阳城县故城,详前。

箕山,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相传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遁耕于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即此。后世遂以“箕山之志”为隐居不仕的代称。按许由隐居之箕山,又有在今山西和顺县东和河南范县西南等说。[17]

许由,一作许繇。传说中尧、舜时期人。相传尧拟让位于他,他逃遁于颍水北岸箕山下隐居。后尧又请其任九州长官,他不愿听尧召唤,跑到颍水滨洗耳。以示其志行高洁。[18]

许由冢,位于登封东金店乡箕山顶,年代不详。封冢呈圈丘状,用杂石堆垒而成,高2米,围径30余米,周围未见其它遗物.据《许由征君庙碑》文载此即为历代相传的许由冢.其内涵不详。[19]

巢父,晋皇甫谧《高士传》中记载: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而逃去,于是遁耕于中岳,颖水之阳,箕山之下。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也,洗耳于颖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谁能见之?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声,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


[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

[3]《水经注疏》,第1802页。

[4]许克聪,许砚清主编,许由与箕山,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02,第14页

[5]《楚国历史文化辞典》

[6]《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

[7]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20页。

[8]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20页。

[9]《王浚妻华芳墓志》《北京西郊西晋王浚妻华芳墓清理简报》

[10]刘盛佳:《晋代杰出的地图学家——京相璠》,《自然科学史研究》1987年第1期

[11]《水经注疏》,第1803页。

[12]宫崎市定,中国聚落形态的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08,第14页

[13]《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

[14]《水经注疏》,第1804页。

[1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20页。

[1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7]《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18]《二十五史人名大辞典·上册》

[19]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20页。

《水经.颍水注 》所涉河南禹州地域等考略

A2

颍水又东,平洛溪水注之。水发玉女台下平洛涧,世谓之平洛水。吕忱所谓勺水出阳城山,盖斯水也。又东南流注于颍。颍水又东出阳城关,历康城南,魏明帝封尚书右仆射卫臻为康乡侯,此即臻封邑也。

玉女台,按《太平寰宇记》:(玉女台)在登封县东四十五里。《嵩山记》云:北有玉女三台山,昔汉武帝东游过此,见山有学仙女,帝往观之,遂号为玉女三台,与嵩高连亘也。《嵩高山记》山有玉女台,云汉武帝三仙玉女,因以名台。[1]

平洛溪,即石淙河水,又名龙渊水、勺水、平洛溪水。在颍河干流左侧。流域面积156.4平方公里。实际上,此河发源于太室山北麓的倒拜沟,即九龙潭。故郦道元称之为龙渊水。由于整个河道形状看上去似饭勺,亦称勺水。水流东南经告成东北的平洛溪即大小石淙,唐朝武则天曾与她的群臣在石淙河会饮,兼作诗赋,故后人又多称此河为石淙河。目前石淙河从倒拜沟发源东南流经王河、冯沟、三官庙、雪沟、垌上、龙头、唐庄、卢店、西刘碑,折向西南经双庙汇入颍河。全长35.7公里,河道比降由王河以上的1/20到王河以下的1/113,河床宽度平均100米,属季节性河流。年平均流量每秒0.1立方米。[2]

阳城山与阳城关,古山名。俗名车岭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北,为嵩山东支。洧水发源于此。山南麓地势险要,称阳城关(今石羊关),为古战场。《资治通鉴》: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十六国汉将刘雅生攻赵固于洛阳,赵固落败“奔阳城山”,即此。[3]

康城,康城故城位于河南禹州市顺店乡康城村系战国、北魏遗存,面积约50万平方米,周长3000米,城址内所谓“里落城”、“外落城”、“紫禁城”、“土敦台”等遗迹仍可辨认。城内散存有战国陶片.现存城墙一段长约150米,为北魏时补修。据《水经注》记载此处为夏时“少康故邑”。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62年)于此设康城县。[4]

△又东南过阳翟县北。

颍水东南流迳阳关聚,聚夹水相对,俗谓之东西二土城也。颍水又迳上棘城西,又屈迳其城南。《春秋左传.襄公十八年》,楚师伐郑城上棘以涉颍者也。县西有故堰,堰石崩褫,颓基尚存,旧遏颍水枝流所出也。其故渎东南迳三封山北,今无水。渠中又有泉流出焉,时人谓之嵎水,东迳三封山东,东南历大陵西。《归藏易》曰:启筮享神于大陵之上。即钧台也。《春秋左传》曰:夏启有钧台之乡,是也。杜预曰:河南阳翟县南有钧台。其水又东南流,水积为陂,陂方十里,俗谓之钧台陂,盖陂指台取名也。又西南流迳夏亭城西,又屈而东南,为郏之靡陂。

阳关聚,在今河南省禹州市西北。有东、西二土城,隔颍水相对。公元23年王莽派王邑率大军至颍川,刘秀于此以数千兵阻击。[5]

上棘城,在河南省禹州市西北。[6]

三封山,古山名。又称三封岭,三峰山。在今河南省禹州市西南。[7]

钧台(陂),一名夏台,又作均台。在今河南禹州市南。相传夏启曾于此大会诸侯,举行宴享。夏桀时囚汤于此。台下有陂,俗称钧台陂。今钧台旧址犹存,惟陂已成原野。[8]

夏亭城,在今河南郏县东。《史记·夏本纪》: “汤封夏之后。” 《正义》 引 《括地志》 云: “夏亭故城在汝州郏城县东北五十四里,盖夏后所封也。” [9]

颍水自堨东迳阳翟县故城北,夏禹始封于此,为夏国。故武王至周曰:吾其有夏之居乎?遂营洛邑。徐广曰:河南阳城,阳翟则夏地也。《春秋经》书,秋,郑伯突入于栎。《左传》曰:桓公十五年,突杀檀柏而居之。服虔曰:檀伯,郑守栎大夫,栎,郑之大都。宋忠曰:今阳翟也。周末,韩景侯自新郑徙都之。王隐曰:阳翟,本栎也。故颍川郡治也。城西有《郭奉孝碑》。侧水有《九山祠碑》,业柏犹茂,北枕川流也。

阳翟县故城,阳翟县,秦置。秦、汉为颍川郡治,西晋、北魏属河南郡,东魏、北齐、北周为阳翟郡治,隋先后属许州、襄城郡,唐、五代先后属嵩州、洛州、许州,北宋属颍昌府,金、元为钧州治,明洪武初废入钧州。[10]阳翟县故城位于禹州市朱阁乡八里营村北侧,系战国、汉遗存,城垣周长3000米,城内面积约50万平方米.夯筑城墙遗迹尚可辨识.东北角地面残留一段。据《读史方舆纪要》和清乾隆年间撰修之《禹州志》记载,此地当为阳翟故城,即战国前期的韩都城。地表遗物很少,偶可见绳纹灰陶片。[11]

1959年,毛泽东曾一再推荐人们看《郭嘉传》,郭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毛泽东又为什么要人们去了解郭嘉呢?(图片摘自网络)

《郭奉孝碑》,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是曹操统一北方时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少有远见,自弱冠隐名迹,只与英隽之士结交,不同俗人往来。一般人并不了解他的才略。初投袁绍,以其好谋无断而离去。后由荀彧荐给曹操,深受倚重,操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任司空军祭酒,常随操出征,佐助击败吕布、袁绍父子、三郡乌丸等。足智多谋,常出奇策。郭嘉病时,魏武问疾者交错,及嘉薨,亲临其丧,哀甚,并为嘉作哀表,谧贞侯,其子奕嗣。其事详《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郭嘉卒后,归葬其故里颖川阳翟,故郦注所言阳翟故城西之“郭奉孝碑”当为郭嘉之墓碑,其碑名当为“汉司空军祭酒洧阳亭贞侯郭君碑”,是碑当亦立于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碑载魏武之哀表,其文见于《三国志·魏书·郭嘉传》。魏武于此以四言之文,哀思嘉之十余年随军征讨之功,而天妒英才,嘉短命早终,魏武深为痛之,故撰此表以彰嘉之功德,追赠敕封。此碑除郦注以外,欧、赵诸家皆未载,唯洪适《隶释》卷20、顾蔼吉《隶辨》依郦注所载亦着有《郭嘉碑》,其文同,此碑当早已亡佚。今禹州城东八公里郭连镇琅城岗原有郭嘉墓,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12]

《九山祠碑》,具体不详,或早已亡佚。今禹州禁沟村有九山禅寺,当地学者推测抑或与郦注时的九山寺(应为“祠”)有关。(备注:按唐陈宽《颍亭记》文尾署“唐大中庚午岁三月九日丁亥,摄阳翟令陈宽撰”,说明此文作于唐宣宗李忱大中四年,即公元850年。这就说明,早在建颍亭之前,即公元850年之前,就有“可以览山川之秀”的九山寺了。[13]

又东南过颍阳县西,又东南过颍阴县西南。应劭曰:县在颍水之阳,故邑氏之。按《东观汉记》,汉封车骑将军马防为侯国。防,城门校尉,位在九卿上,绝席。颍水又南迳颍乡城西;颍阴县故城在东北,旧许昌典农都尉治也。后改为县,魏明帝封侍中辛毗为国侯也。

颍阳县,北魏颍阳县故城位于登封颍阳乡颖阳村,现存有断续城垣,夯土层厚15-20厘米,平夯无窝,城内面积约22万平方米.出上有陶、铜器和北魏“招抚局印”和“招抚副使之印”铜玺各一枚.据文献记藏,北魏献文帝天安年间曾置颍阳县于此。[14]

颍乡城,具体不详,按郦注“颍水又南迳颍乡城西;颍阴县故城在东北”则颍乡城位于颍阴县故城西南,颍水东岸。

颍阴县故城,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封灌婴为颍阴侯。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并入临颍县。东魏元象二年(539) 复置,为郑州及颍川郡治。[15]

颍水又东南迳柏祠曲东,历罡丘城南,故汾丘城也。《春秋左传.襄公十八年》,楚子庚治兵于汾。司马彪曰:襄城县有汾丘。杜预曰:在襄城县之东北也。

柏祠曲,具体不详。

罡丘城(故汾丘城),汾丘城遗址位于襄城县城北偏东16公里,汾陈乡汾陈村北部。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00米,现为居民住宅区。出土文物有汉砖、陶片等。《后汉书·郡国志》载:“襄有汾丘”。杜预曰:“襄城县东北有汾丘城”。春秋时期,这里为南北要冲,有城堡系楚国北方之军事重地。[16]

楚子庚治兵于汾”, 于薇认为从事前的铺叙看,子庚本不主张出兵,后受王命被迫起师,也并未开战,只是在汾地“治兵”。“治兵”一词在《左传》中有专门的含义。隐公五年载:春搜夏苗,秋弥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辩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周制农闲时以田猎形式练兵,在此之外,每三年集中演习一次,即“治兵”。“治兵”是种礼,虽然也教习战法,但主要目的在于“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确立军队中的秩序……楚“汾”是一处险要之地,而且不是普通的险要,是天下之险。[17]


[1](明)解缙原著;刘凯主编,永乐大典  精华本  第2册  图文珍藏版,线装书局,2016.01,第832页

[2]王国卿主编;登封市水务局编,登封水务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05,第46页

[3]《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

[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318页。

[5]《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

[6]段木千主编,中外地名大辞典1-5册,人文出版社,1981.06,第146页。

[7]《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

[8]《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0]《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11]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318页。

[12]张鹏飞:《水经注》石刻文献丛考,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年11月,第84页。

[13]余世诚 :《禁沟“九山寺遗迹”考议》,中国禹州网 2012-09-17

[1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21页。

[1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6]襄城县地名办公室编,河南省襄城县地名志,,1987.10,第302页

[17]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 第1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05,第174页

《水经.颍水注 》所涉临颍县、西华县等地域考略

A3

迳繁昌故县北,曲蠡之繁阳亭也。《魏书.国志》曰:文帝以汉献帝延康元年,行至曲蠡,登坛受禅于是地,改元黄初,其年以颍阴之繁阳亭为繁昌县。城内有三台,时人谓之繁昌坛。坛前有二碑。昔魏文帝受禅于此,自坛而降,曰:舜,禹之事,吾知之矣!故其石铭曰:遂于繁昌筑灵坛也。于后其碑六字生金,论者以为司马金行,故曹氏六世,迁魏而事晋也。

繁昌故县(繁阳亭),三国魏黄初元年 (220) 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临颍县西北二十八里繁城回族镇。隋属颍川郡。唐初属许州。贞观元年 (627)废。[1]繁昌坛(受禅台)遗址位于临颍县繁城镇内,系东汉遗存,面积约2500平方米,台高9.30米,呈正方形.东汉延康元年(220年)献帝在此被迫逊位于曹丕,史书饰曰“禅让”,故名“受禅台”,台上原有殿、亭及天禄,辟邪等。现仅存建筑基址及汉碑2通。[2]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冬十月,魏王曹丕在繁阳(今漯河市临颍县繁城镇)受禅台举行大典,接受汉献帝的禅让,代汉立魏。从此结束了刘汉王朝400年的历史,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魏、蜀、吴三国时代。详细地记述这一历史事实的,是立在繁城镇汉献帝庙内的两块碑文:《受禅表》和《公卿将军上尊号奏》。这两通碑就是名传遐迩的书法瑰宝──汉魏繁城“三绝碑”。有诗叹赞曰:“繁昌高筑受禅台,颂圣碑文夸富丽;至今字画虽模糊,依稀犹识钟繇隶。”图文摘自“大河报漯河”微信公众号。

颍水又东南流,迳青陵亭城北。北对青陵陂,陂纵广二十里,颍水迳其北,枝入为陂。陂西则漷水注之,水出襄城县之邑城下,东流注于陂。陂水又东,入临颍县之狼陂。颍水又东南流而历临颍县也。

青陵亭城,按方位推析《一统志》所谓“在郾城西北五十里”大致而言是正确的[3],但具体不详。

襄城县,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襄城县。西晋为襄城郡治。隋属颍川郡。唐属汝州。金改属许州。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4]

狼陂,按方位推析颇约今京港澳高速与盐洛高速交汇处一带的低洼湿地。

△又东南过临颍县南,又东南过汝南㶏强县北,洧水从河南密县东流注之。

临颍,旧县也。颍水自县西,小㶏水出焉。《尔雅》曰:颍别为沙。郭景纯曰:皆大水溢出,别为小水之名也。亦犹江别为沱也。

临颍县,西汉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临颍县北十四里固厢乡。隋大业四年(608) 移治今临颍县。唐属许州。北宋属颍昌府。金属许州。清属许州直隶州。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5]结合相关考古资料,颇疑与今临颍县固厢乡城顶村汉遗址有关,该遗存面积约7.5万平方米。散存有绳纹陶罐、板瓦、筒瓦等,县志记载为一座始建于汉,隋大业年间重修的古城址,现地表未见城垣遗迹。[6]

小㶏水,在今河南临颍县南。《水经·颍水注》:颍水东流至临颍县西又别出为大㶏水、小㶏水。小㶏水,《元和志》作小溵水,在大㶏水北,东流到商水县界入大㶏水。清时曾一度为颍水所夺。后堙。

颍水又东南迳泽城北,即古城皋亭矣。《春秋经》书:公及诸侯盟于皋鼬者也。皋、泽字相似,名与字乖耳。

古城皋亭(泽城),即春秋郑皋鼬邑。在今河南临颍县南。《春秋·定公四年》 杜注:“繁昌县东南有城皋亭”[7]按方位推析颇疑与纣城遗址有关联,临颍县纣城周代遗存位于大郭乡纣城村一带涉及纣城、张城、李城、吴城、刘城、曹城、城角等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0米,出有陶盆、粗绳纹矮档鬲及春秋时期的铜器等。[8](备注:尽管纣城周遗位于今颍河之北,但考虑到此处为旷达的平原地带古颍水时有摆动;郦注时该遗址位于当时颍水之南亦是很有可能的。)

颍水又东迳㶏阳城南,《竹书纪年》曰:孙何取㶏阳,㶏强城在东北,颍水不得迳其北也。颍水又东南,潩水入焉,非洧水也。

㶏阳城南北朝时期,㶏阳城改称奇雒城。《宋书·州郡志》记载:“景平元年(公元423年)魏师南伐,破许昌城,颍川郡治召陵,称南颍川郡。”颍川郡治,原在阳翟(今禹州),后迁许昌。北朝魏军攻占许昌后,南朝宋所属的颍川郡治便设在召陵县的奇雒城,领召陵、曲阳、临颍三县,称南颍川郡。[9]奇雒城,即 《魏书·地形志》 豫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

潩水,又名浍河、艾城河。颍水支流。源出今河南新密市东南大騩山,东南流径新郑、长葛、许昌等县市,至临颍县入颍。《汉书 · 地理志》 河南郡密县: “有大騩山,潩水所出,南至临颍入颍。” [10]

洧(wěi)水即今河南双洎()河。《左传》:襄公元年 (前572),晋伐郑,“入其郛,败其徒兵于洧上”。《汉书·地理志》 颍川郡阳城县: “阳城山,洧水所出,东南至长平入颍。”汉、唐故道,源出今河南登封县东阳城山,东流至西华县西入颍水。北宋时通惠民河,遂自长葛县东南引洧水经鄢陵、扶沟县北,东入蔡河 (长葛县以下故道遂堙)。元时蔡河为黄河所夺,有水改入贾鲁河。至明改称双洎河。[11]

△又东过西华县北。

王莽更名之曰华望也,有东故言西矣。世祖光武皇帝建武中,封邓晨为侯国。汉济北戴封,字平仲,为西华令,遇天旱,慨治功无感,乃积柴坐其上以自焚,火起而大雨暴至,远近欢服。永元十三年,征太常焉。县北有习阳城,颍水迳其南,《经》所谓洧水流注之也。

西华县故城,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西华县南。西晋初废。永康元年(300)复置,属颍川郡。东晋改属陈郡。北齐废。[12]西华城址位于西华县城关镇为东周、汉遗存;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地表夯筑城垣,残高1.3米,夯层厚10-20厘米,护城壕宽6-10米,城内出土有陶釜、簟,豆及简、板瓦残片等。城址性质待考。[13]

 “有东故言西矣,《水经·洧水注》中有“华城”一名。杨守敬《水经注疏》认为此“华城”即东华城。西华县名当相对于东华城而言。 [14]

习阳城,熊会贞认为在西华县石羊集。[15]按此颇疑与西华县前石羊汉遗址有关。遗址位于西华县黄桥乡前石羊村河北,面积15万平方米。出土有陶罐、壶,瓮、豆及铜镜、铁器等文物。[16]

又南过女阳县北。县故城南有汝水枝流,故县得厥称矣。阚骃曰:本汝水别流,其后枯竭,号曰死汝水,故其字无水。余按汝、女乃方俗之音,故字随读改,未必一如阚氏之说,以穷通损字也。

女阳县即汝阳县。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北。《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正元二年(255),“大将军屯汝阳”,即此。[17]《汉书·地理志》 作“女阳”。师古注:“女读曰汝。”西汉汝阳县故城位于商水县张庄乡城上村,城址平面呈正方形,边长500米,夯土城墙尚存,外有城壕环绕,出土有灰陶,绳纹筒瓦,板瓦等,文献记载,汉汝阳县治设此。[18]


[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336页。

[3]《水经注疏》,第1814页。

[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6]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336页。

[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8]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336页。

[9]《漯河的历史沿革》,《史志漯河》,2019-08-07

[1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3]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13页。 

[14]《中国地名辞源》

[15]《水经注疏》,第1817页。

[16]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13页。 

[1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8]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25页。 

[19]《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20]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24页。  

[21]《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水经.颍水注 》所涉商水县、项城市等地域考略

A4

颍水又东,㶏水注之,又东南迳博阳县故城东,城在南顿县北四十里,汉宣帝封邴吉为侯国,王莽更名乐嘉。

㶏水,即今河南商水县南沙河,为颍水支流。[1]

博阳县故城(乐嘉城),西汉置,治今河南省商水县东南。属汝南郡。东汉废。[2]按方位推析颇疑与顿国故城遗址有渊源。

△又东南过南顿县北,㶏水从西来流注之。

㶏水于乐嘉县入颍,不至于顿。顿,故顿子国也,周之同姓。《春秋.僖公二十五年》,楚伐陈,纳顿子于顿是也,俗谓之颍阴城,非也。颍水又东南迳陈县南,又东南左会交口者也。

顿国故城系春秋、战国遗存位于商水县平店乡李岗村;城址呈正方形,边长50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发现有夯土城垣基、城壕,出有圜底罐、蚁鼻钱、筒瓦、板瓦、云纹瓦当等。据记载,春秋时,顿子初都商水即此地。战国时顿为楚邑。[3]

河南省商水县平店乡顿国故城遗址(李岗村)(图片摘自商水记忆:历史悠久的平店乡

南顿县(故城),春秋顿国,为陈所迫,南徙于此,故亦称南顿。西汉置县。治今河南项城市西南南顿。北齐改为和城县。隋大业初复旧名。其后屡废屡复,明初废入项城县。两汉属汝南郡,西晋、北魏、东魏为南顿郡治。[4]考古发现南顿县故城位于项城市南顿乡光武台南系周、汉遗存。面积约50万平方米。地表唯存光武台南侧一段,夯筑北垣,长217米,残高7米,顶宽约5米。夯层厚18-30厘米,圜底夯窝较浅。城内散存大量板瓦、筒瓦和饰粗细绳纹的陶片。城址内外发现有春秋和汉代墓葬。据记载,春秋时顿子“国”因逼于陈自今商水境内南徙于此,故称南顿。汉继为县。[5]

陈县,春秋楚灭陈国置。秦为陈郡治。治所即今河南淮阳县。秦末陈涉称王都此。汉为淮阳国治。东汉为陈国治。西晋属梁国。北魏省入项县。[6]考古资料显示陈楚故城位于淮阳县城关镇南,系东周遗存,根据文献记载,今淮阳县城为西周时陈国都城,战国末期又曾作为楚国的临时国都,1980年曾予试掘,故城呈方形,夯筑城垣残高2-5米,基宽20余米,周长4500余米。出土有板瓦、筒瓦、陶鬲、豆及铜蚁彝钱等。城外分布有春秋时期墓葬,现四周有城湖环绕.(见《中原文物》特刊1981年)[7]

△又东南至新阳县北,蒗荡渠水,从西北来注之。

《经》云蒗荡渠者,百尺沟之别名也。南合交口,新沟自是东出。颍上有堰,谓之新阳堰,俗谓之山阳堨,非也。新沟自颍北东出,县在水北,故应劭曰:县在新水之阳。今县故城在东,明颍水不出其北,盖《经》误耳。颍水自堰东南流,迳项县故城北。《春秋.僖公十七年》,鲁灭项是矣。

新阳县,秦县。因在新水之阳得名(《汉书·地理志》应劭注)。治今安徽界首市北。西汉属汝南郡。西晋废[8]

蒗荡渠,一作莨荡渠、狼汤渠。即战国至秦、汉间之鸿沟。《汉书 · 地理志》 河南郡荥阳县: “有狼汤渠,首受泲,东南至陈入颍,过郡四,行七百八十里。” [9]

新阳堰又称百尺堰、百尺揭、百尺沟,在今沈丘县东。《水经注》卷二二《颍水》:“新沟自是东出,颍上有堰,谓之新阳堰,俗谓之山阳堰,非也”;又卷二二《渠水》:“水(谷水)次有大堰,即古百尺堰也。[10]

项县故城,位于河南沈丘县槐店镇西侧赵古台村一带;系周代遗存,地表城垣遗迹不存,城址内板、筒瓦片散存甚多,发现有城门基址和大量房基,灶址等。《春秋,僖公十七年,;“夏,齐灭项。”即为此地。[11]


[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3]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24页。  

[4]《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38页。 

[6]《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7]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19页。

[8]《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0]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52

[11]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36页。 

 《水经.颍水注 》所涉沈丘县、太和县等地域考略

A5

颍水又东,右合谷水,水上承平乡诸陂,东北迳南顿县故城南,侧城东注。《春秋左传》所谓顿迫于陈而奔楚,自顿徙南,故曰南顿也。今其城在顿南三十余里。又东迳项城中,楚襄王所郭,以为别都。都内西南小城,项县故城也,旧颍州治。谷水迳小城北,又东迳刺史贾逵祠北。王隐言祠在城北,非也,庙在小城东。昔王凌为宣王司马懿所执,屈庙而欢曰:贾梁道王凌,魏之忠臣,惟汝有灵知之。遂仰鸩而死。庙前有碑,碑石金生。干宝曰:黄金可采,为晋中兴之瑞。

平乡诸陂,在今商水县平店附近。《水经注》卷二二《颍水》:“颍水又东,右合谷水,水上承平乡诸陂。”按,据文义可知,“平乡诸陂”当指几个湖沼,今则只以一个计算,并以此为名。[1]

南顿县故城,详前。

项城,详前。

谷水,疑与今谷河有渊源。

贾逵祠碑:按《太平寰宇记》卷一0“河南道陈州项城县”条载有“贾逵碑”,言在“县东南二里”。词云:贾讳逵,字安道,河东襄陵人也。迁豫州刺史,在魏明帝二年卒。梁国刘举等为刻石立碑,史记上有二字生金。[2]。张鹏飞认为乐史所录碑文言贾逵宁“安道”,《三国志》与郦注皆言为“梁道”,当有误。此碑宋时著名于世,欧阳修《集古录》、欧阳棐《集古录目》、赵明诚《金石录》、陈思《宝刻丛编》、郑樵《通志·金石略》皆藏有此碑。欧阳修《集古录》卷四载有《魏贾逵碑》,跋曰:后魏贾逵碑。……碑文言逵年五十四而卒,而《魏志)言五十五,碑为是也,此皆补正史之误。欧公当得此碑之拓本,惜未傅世。欧阳棐《集古录目》亦载有《魏贾逵碑》,言:“隶书,不著撰人名氏。逵字安道,河东襄陵人。明帝时官至建威将军、豫州刺史,故从事吴康、刘举等立此碑。”乐史言此碑为梁国刘举等立,则豫州从事吴康、刘举等皆骂豫州之吏,其人史书未载。另陈思《宝刻丛编》卷五。陈州条亦载《魏贾逵碑》,并引《访碑录》云:“魏故建威将军豫州刺史阳里亭侯贾君之碑,篆额,在项城县本庙内。”此言其碑为篆额,碑额题名为。魏故建威将军豫州刺史阳里亭侯贾君之碑”。按《三国志·魏书.贾逵傅》贾逵于魏文帝黄初年间因功封,封阳里亭侯,加建威将军,然至卒时,为豫州刺史,关内侯,谥曰肃侯。故张鹏飞推测其碑名当为:魏故建威将军豫州刺史关内侯贾君之碑”,碑称“阳里亭侯”者,盖所谥“关内肃侯”之号或在卒后第二年,而碑立之时,尚未尊谥号。此碑宋以后无文献著录,盖已不存,宋时拓本今亦不存。[3](备注:贾逵墓,位于沈丘县城(槐店镇)西南新谷河,颖河交汇处,系三国魏遗存,贾逵,字梁道.三国时魏豫州刺史,据传后葬此。今存墓冢封土高约7米,周长72米。俗呼华姑冢。[4]

贾逵早年与并州名士王凌、司马朗结为好友,跟司马朗的弟弟司马懿私交也不错,后者一直视贾逵为可尊敬的师长。等到司马懿篡夺魏国军政大权,并以极残忍地方式诛杀王凌等人后不久,突然患病,经常在梦中看到贾逵、王凌作祟索命,没多长时间便惊吓而死。“嘉平三年六月,帝寝疾,梦贾逵、王凌为祟,甚恶之。秋八月戊寅,崩于京师,时年七十三。”见《晋书·卷一·帝纪第一》。不过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作为魏朝大忠臣的贾逵,竟然生了一个不肖子孙,日后变身司马家的走狗,不仅为司马昭篡魏积极奔走,还指使部将弑杀魏帝曹髦,留下千载骂名。此人,便是贾逵的长子贾充。父子行事如此乖离相悖,也难怪曹魏大将诸葛诞在贾充到访,并劝告他归顺司马昭时,痛骂对方不配做贾逵之子。

贾充与诞相见,谈说时事,因谓诞曰:“洛中诸贤,皆原禅代,君所知也。君以为云何?”诞厉色曰:“卿非贾豫州子?世受魏恩,如何负国,欲以魏室输人乎?非吾所忍闻。若洛中有难,吾当死之。”见《魏末传》。(图文摘自网络)

谷水又东流,出城东注颍。

颍水又东,侧颍有公路城,袁术所筑也,故世因以术字名城矣。颍水又东,迳临颍城北,城临水,阙南面。又东迳云阳二城间,南北翼水,并非所具。

公路城,在今河南沈丘县东四里。《续汉书·郡国志》注引《地道记》:“有公路城,袁术所筑。”《水经·颍水注》:“颍水又东,侧颍有公路城,袁术所筑也。故世因以术字名城矣。”[5]

临颍城,按方位作系统考量,此处的临颍城应位于公路城之东(约今沈丘县东南一带),显然并非前文所述的临颍县故城。杨守敬亦认为“此临颍城,非颍川之临颍县也”(备注:守敬按:此临颍城,非颍川之临颍县也。当是古有於此临颍川筑城者,因以名之。但郦氏亦未详耳。汪士铎以与前临颍县复,疑为误,过矣,当在今沈邱县东北。[6])

云阳二城,按方位推析约今沈丘县东南一带。具体不详。杨守敬认为在旧沈邱县(老城镇)之东北;方位亦是大致正确的。(守敬按:二城在今沈邱县(今沈丘县老城镇)东北。[7])

又东迳邱头。邱头南枕水《魏书.郡国志》曰:宣王军次邱头,王凌面缚水次,故号武邱矣。颍水又东南流,于故城北,细水注之。水上承阳都陂,陂水枝分,东南出为细水,东迳新阳县故城北,又东南迳宋公县故城北。县即所谓郪邱者也,秦伐魏取郪邱,谓是邑矣。汉成帝绥和元年,诏封殷后于沛,以存三统。平帝元始四年,改曰宋公。章帝建初四年,徙邑于此,故号新郪为宋公国也,王莽之新延矣。

邱头,初步推析约今沈丘县东南接近与界首市交界一带。杨守敬认为邱头在旧沈邱县(老城镇)之东北。(守敬按:《元和志》,武邱本名邱头,在项城县东南四十里。《寰宇记》同。又云,在沈邱县东六十里。在今沈邱县东北。[8])

阳都陂,在今周口市郸城县东、鹿邑县南。《水经注》卷二二《颍水》:“水(细水)上承阳都陂,陂水枝分,东南出为细水”;又卷二二《渠水》:“沙水又东,积而为陂,谓之阳都陂。”《魏书》卷一六《地形志中》南兖州谷阳条载有“阳都陂”。[9]

细水,古沙水 (蒗荡渠) 支津,颍水支流。[10]

新阳县故城,新阳城遗址位于安徽省界首市光武镇尹城子村南50米,系秦、汉、三国遗存;俗称尹城子,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90米,东西宽约330米,面积约13万平方米。原土筑城垣高于地面约1.5米,有东、西、南、北4个城门,今被夷平,但仍略高于平地。城内出土过蚁鼻钱、汉“半两”钱、王莽“布泉”、于铢钱、冶炼残渣、青铜器皿、汉砖及绳纹陶片,另出土“大泉五十”钱范1件,呈方形,边长7厘米。其城当为春秋芊城,秦改置为新阳县,至西晋废。[11]

宋公县故城(郪邱),城址位于安徽省太和县张阁乡城子村周围系东汉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4平方千米。东部的夯筑城墙和护城河依稀可辨。出土过铜镞、铜剑、陶片、刻“大吉昌”宁样砖等。据旧志记载,东汉建初四年(公元79年),汉章帝把宋公迁到新,其地为宋公国,其城为宋新都,疑即此处。[12]

细水又南迳细阳县,新沟水注之。新沟首受交口,东北迳新阳县故城南。汉高帝六年,封吕清为侯国,王莽更名曰新明也。故应劭曰:县在新水之阳。今无水,故渠旧道而已。东入泽渚而散流入细。细水又东南迳细阳县故城南,王莽更之曰乐庆也。世祖建武中,封岑彭子遵为侯国。

细阳县故城,西汉置,属汝南郡。考古工作者多认为细阳县故城即今安徽太和县原墙城址;该遗址位于原墙镇原墙街道西北250米,为汉代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3万平方米。为夯土城垣,宽约3.5米,高约1.3米,夯土断层下可见绳纹灰陶片。据《汉书·地理志》载,应当为细阳故城。[13]

细水又东南积而为陂,谓之次塘,公私引裂,以供田溉。又东南流屈而西南入颍。《地理志》曰:细水出细阳县南入颍。颍水又东南流,迳胡城东,故胡子国也。《春秋.定公十五年》,楚灭胡,以胡子豹归,是也。杜预《释地》曰:汝阴县西北有胡城也。

次塘又作次塘细陂,在今太和县东南。《水经注》卷二二《颍水》:“细水又东南积而为陂,谓之次塘,公私引裂,以供田溉”;又同卷云:“颍水东南流,左合上吴、百尺二水,俱承次塘细陂,南流注于颍。”熊会贞疏云:“次塘本细水所汇,故言承次塘细陂也。[14]

汝阴县,汝阴故城位于阜阳市颍州区占楼街道,系西汉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850米,东西宽约450米,面积38. 25万平方米。夯土筑城墙已毁。[15]

胡城,按方位推析应位于汝阴县故城西北一带。结合相关考古资料综合考量,颇疑与阜阳市颍泉区海孜古城址有关。该遗址位于宁老庄镇海孜乡古城村,系春秋、唐遗存,又称海孜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约1000米,南北长约1500米,面积约150万平方米,但末发现城垣。曾发现陶圈井,采集到春秋、战网时的陶网坠、灰陶豆、绳纹灰陶豆把和汉代夹砂红陶绳纹罐,唐代绿釉、黄釉陶残片、筒瓦、瓦当,以及钱范等。[16]


[1]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3页

[2](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一0“河南道陈州项城县”条,中华书局,2007,第189页。

[3]张鹏飞:《水经注石刻文献丛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99-200页。

[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36页。  

[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6]《水经注疏》,第1825页。

[7]《水经注疏》,第1825页。

[8]《水经注疏》,第1826页

[9]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3页

[1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1]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20页。

[12]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27页。

[13]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20页。

[14]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3页

[1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12页。

[16]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18页。

《水经.颍水注 》所涉漯河、临泉等地域考略

A6

颍水又东南,汝水枝津注之。水上承汝水别渎于奇頟,城东三十里,世谓之大㶏水也。东南迳召陵县故城南,《春秋左传.僖公四年》,齐桓公师于召陵,责楚贡不入,即此处也。城内有大井,径数丈,水至清深。阚骃曰:召者,高也。其地丘墟,井深数丈,故以名焉。

汝水枝津、奇頟城,当地学者认为这里的“汝水枝津”即死汝,即今河南省漯河市汾河,虽然如今汾河上游湮塞,不与大㶏水相通,但㶏水折向东北流的河道(也就是分出死汝的地方)仍在,即今漯河市东部沙河母猪圈附近……奇頟城也应在母猪圈西三十里的沙(古汝水)澧二水之间,大概位置在今阴阳赵村附近。[1]按此颇疑今漯河市阴阳赵乡台坡魏村南汉遗存抑或与之相关。该遗址高出周围地表约4米.面积64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50米。历年出土文物有陶壶、鼎、罐及大型汉砖等[2]

汝水,古水名。上游即今河南北汝河;自郾城以下,故道南流至西平县东会水(今洪河),又南经上蔡县西至遂平县东会㶏水(今沙河);此下即今南汝河及新蔡以下的洪河。元至正间于郾城堰断南流,上游遂改道东出水(今沙河)入颍河,称北汝,下游改以水为源,名南汝。明嘉靖末洗水又改道东出注澺水称为洪河,南汝遂改以 水为源,如今势。[3]

召陵县故城,召陵故城位于漯河市郾城县召陵乡召陵村四周,系春秋、汉遗存。现存内外二城.外城周围约6公里,呈正方形.内城位于外城西北隅,南北长约120米,东西宽约100米.多有高大夯土建筑台基分布.现存北城墙长260米,宽3-8米:西城墙长270米,竟3-8米,高9-11米,城墙夯土层厚约13厘米.历年出土有陶鼎、罐、刻纹白陶瓮、铜箭头以及汉代的砖瓦、铁鼎、铁戟,剑等.史载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诸侯之师与楚置于台陵即此.汉置召陵县。[4]

官署用瓦。直径16.2厘米。中心圆突外双重弦纹,弦纹间饰一圈连珠纹,弦纹外双栏四格界,每格一字,旋读,篆书。格界顶端饰单线云纹。“召陵宫”,史籍无记载。汉在汝南郡置召陵县(故城在今河南郾城县东三十五里),因此,“召陵宫”应在汉汝州郡召陵县。此瓦出自河南省漯河市。(摘自:秦汉瓦当精品第十期---四字瓦当(四))

又东南迳征羌县,故召陵县之安陵乡,安陵亭也。世祖建武十一年,以封中郎将来歙。歙以征定西羌功,故更名征羌也。阚骃引《战国策》,以为秦昭王欲易地,谓此也。

征羌县(召陵县之安陵乡即安陵亭),古代县名,位于现在的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青年镇砖桥村,其地原系楚安陵国(县)故址,今仍有古城墙及东宫园、西宫园等遗名遗存。[5]

汝水别渎又东迳公路台北,台临水方百步,袁术所筑也。汝水别沟又东迳西门城,即南利也。汉宣帝封广陵厉王子刘昌为侯国。县北三十里有孰城,号曰北利。故渎出于二利之间,间关女阳之县,世名之死女。县取水名,故曰女阳也。

又东迳南顿县故城南,又东南迳鮦阳城北,又东迳邸乡城北,又东迳固始县故城北,《地理志》,县,故寝也,寝丘在南,故籍丘名县矣。王莽更名之曰闰治。孙叔敖以土浸薄,取而为封,故能绵嗣。城北犹有《叔敖碑》,建武二年,司空李通,又慕叔敖受邑,故光武以嘉之,更名固始。

公路台,具体不详。

西门城(南利城),南利故城位于商水县固墙乡三合村,系战国、汉遗存,由内城、外城组成,面积不详,发现城东南角墙基,内外城壕以及铸铁遗址,出土有熊足石砚。灰陶鼎足,鬲足.素面圆瓦当、衰面半瓦当、云纹圆瓦当、筒瓦及清代所立故城村碑等,文献记载汉封广陵万王之子昌为南利侯.即此。[6]

南顿县故城,位于项城市南顿乡光武台南系周、汉遗存。[7]

女阳县,即汝阳县。西汉汝阳县故城位于商水县张庄乡城上村,城址平面呈正方形,边长500米,夯土城墙尚存,外有城壕环绕,出土有灰陶,绳纹筒瓦,板瓦等,文献记载,汉汝阳县治设此。[8]

鮦阳城,西汉置,治所即今安徽临泉县西鮦城。东晋咸康二年(336年)废,后复置。北魏永安中废。东魏武定中复置。北齐废。隋开皇十一年(591年) 复置。唐贞观初废。[9]考古资料显示鮦阳城位于安徽临泉县鲷城镇桐东村周围,系战国、汉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500米,面积约17.5万平方米。四周为夯土城墙,上部在平整土地时被毁,现宽约22米,其外有护城沟壕一圈。城内文化堆积厚1.5米。采集的遗物有战国陶器、铜剑、戈、郢爰和汉代的砖、瓦当、石磐、铜镜等。[10]

邸乡城,天星观楚简及包山楚简有邸阳君的记载;有学者推测邸阳可能与《水经·颍水注》所记邸乡城有关,约在今安徽临泉县西。[11]结合相关考古资料综合推析颇疑邸乡城与今临泉县迎仙城遗址有关。该城址位于安徽临泉县迎仙镇周围,系战国、汉遗存,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约1300米,南北长约1500米,面积约19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8米。周围有一圈沟壕。地表瓦砾皆是,采集的遗物有战国陶豆、楚国铜贝和汉砖、瓦当、陶否、罐等。[12]

1978年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出土自商、周以来,卜筮、祷告等原始宗教活动是当时重要的社会活动之一,战国时期楚国的上层贵族热衷于占卜、祷告等迷信活动,封邑领主邸阳君是其中的代表。他延请一些巫觋为自己占卜,贞问仕途和健康状况,请教祭祀神明的方法。当他身患重病时,更是频繁地让巫觋预测病情,按巫觋获得的神意进行虔诚的祭祀,直到他不治而亡的那一刻。甚至死后还把这些卜筮的记录带入墓穴中。(图文摘自网络荆州博物馆:《天星观楚暮精美文物欣赏》》)

固始县故城,三国魏改固始侯国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临泉县。西晋属汝阴郡。北魏属新蔡郡。[13]今临泉县城关镇一带分布有规模庞大的东周、汉墓群可为佐证。墓群位于临泉县城关镇泉河与流鞍河之间,系东周、汉遗存,分布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因基建已挖出东周、汉代土坑、砖室墓葬50余座。出土东周青铜鼎、壶、剑、戈、殳、铜镜和陶鼎、壶、豆、  罐、钵以及汉代陶鼎、壶、空心砖等。[14]

寝丘,春秋楚邑。在今安徽临泉县。《史记·滑稽列传》: 楚庄王 “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即此。[15]


[1]赵永胜、王晨龙:《水经注》中奇頟城、溵阳城考略,《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第43页。

[2]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333页。

[3]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  地理分册  历史地理,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08,第104页

[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333页。

[5]李保产.漯河文史资料、郾城文史资料.漯河、郾城:内部资料,2016年、2015年

[6]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333页。

[7]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38页。

[8]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第425页。

[9]《资治通鉴大辞典·上编》

[10]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24页

[11]《楚国历史文化辞典》

[12]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24页

[1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24页

[15]《楚国历史文化辞典》

《水经.颍水注 》所涉颍上县等考略

A7

别汝又东迳蔡冈北,冈上有平阳侯相蔡昭冢。昭字叔明,周后稷之胄。冢有石阙,阙前有二碑,碑字沦碎,不可复识,羊虎倾低,殆存而已。枝汝又东北流迳胡城南,而东历女阴县故城西北,东入颍水。

蔡冈,在今河南上蔡县东。《方舆纪要》卷50上蔡县: 蔡冈 “在县东十五里,周二十里”[1]

蔡昭冢二碑,此二碑“碑字沦碎,不可复识,羊虎倾低,殆存而已”盖郦氏所亲见也。而或许也正是因二碑“碑字沦碎,不可复识”所以欧、赵皆未著录。(守敬按:此二碑郦氏已言字沦碎不可复识,故欧、赵皆不著录。[2])

胡城,按方位推析应位于汝阴县故城西北一带。结合相关考古资料综合考量,颇疑与阜阳市颍泉区海孜古城址有关。该遗址位于宁老庄镇海孜乡古城村,系春秋、唐遗存,又称海孜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约1000米,南北长约1500米,面积约150万平方米,但末发现城垣。曾发现陶圈井,采集到春秋、战网时的陶网坠、灰陶豆、绳纹灰陶豆把和汉代夹砂红陶绳纹罐,唐代绿釉、黄釉陶残片、筒瓦、瓦当,以及钱范等。[3]

女阴县故城,即汝阴县故城,位于阜阳市颍州区占楼街道,系西汉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850米,东西宽约450米,面积38. 25万平方米。夯土筑城墙已毁。[4]

颍水又东迳女阴县故城北。《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曰:高祖六年,封夏侯婴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汝坟也。县在汝水之阴,故以汝水纳称。城西有一城,故陶丘乡也,女阴郡治。城外东北隅,有旧台,翼城若丘,俗谓之女郎台,虽经颓毁,犹自广崇,上有一井。疑故陶丘乡,所未详。

女郎台”又称“花古堆”,位于阜阳市泉颍街道西湖农校西200米,系战国遗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台高约3米。1978年试掘时出土战国错银铜戈1件。[5]

备注:“女郎台”又称“花孤堆”,位于颍泉区工业园内,西距生态园仅数百米之遥。“女郎台”的由来,有多种传说。之一,言春秋中晚期胡子国国君为其女儿营造公主坟;之二,言胡子国君两女儿曰敬归、齐归远嫁鲁国国君鲁襄公,胡子国国君为眺望以解思女愁苦而高筑此台;之三,言古时未出嫁少女,夭折者均葬于此,多次高垒而名。“女郎台”有史记载,最早见于《水经注》,宋代欧阳修诗词中有“清涟对女郎”吟咏。因有此台,历经上千年风雨,又衍生诸多神话传说不能尽言。(文图摘自阜阳博物馆)女郎台墓展):

玉珌

陶匜、陶盉、陶鼎(从上到下)

△     又东南至慎县,东南入于淮。

颍水东南流,左合上吴、百尺二水,俱承次塘细陂,南流注于颍。

次塘细陂,在今太和县东南。《水经注》卷二二《颍水》:“细水又东南积而为陂,谓之次塘,公私引裂,以供田溉”;又同卷云:”颍水东南流,左合上吴、百尺二水,俱承次塘细陂,南流注于颍。”熊会贞疏云:”次塘本细水所汇,故言承次塘细陂也。”[6]

颍水又东南,江陂水注之。水受大漴陂陂水南流,积为江陂,南迳慎城西,侧城南流入于颍。

江陂  在今颍上县两北。[7]

慎县,春秋楚慎邑。西汉置县,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北江口镇。晋属汝阴郡。后废。[8]慎城城址位于颍上县江口镇汤圩村北100米,系战国、汉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千米,东西宽约2千米,总面积约6平方千米。分内外两城,外城环绕内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约430米,面积约18万平方米。城垣系夯土筑成,高约5米,基宽约8米,顶宽约3~4米。城内发现了古井、下水道、冶炼灰渣等。采集的遗物有蚁鼻钱,铜印、铜镞、陶豆、陶罐等。城址周围发现有墓葬。据旧志载,春秋时此城为慎邑,秦置县,王莽时改慎治,梁武帝时废。[9]

颍水又迳慎阳县故城南,县故楚邑白公所居以拒吴。《春秋左传.哀公十六年》,吴人伐慎,白公败之。王莽之慎治也。世祖建武中,封刘赐为侯国。颍水又东南迳蜩蟟郭东,俗谓之郑城矣。又东南入于淮。《春秋.昭公十二年》,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盖颍水之会淮也。

慎阳县故城,西汉高帝十一年 (前196) 置,为侯国,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北江口集。《汉书·地理志》 汝南郡慎阳县注: 师古曰,“慎字本作滇,音真,后误为慎耳。[10]

蜩蟟郭,因汉时郑吉封于慎县,即今颍上之蜩蟟郭筑城。为郑吉封于此蜩蟟郭城,故当地人以姓名城,谓之郑城。赵一清、杨守敬均已指明。(赵云:按《功臣侯表》,宣帝神爵三年,封郑吉为安远侯。《表》云慎县,知此城为吉封邑也。守敬按:俗以姓名城。《通鉴》梁普通六年,裴邃拔魏郑城,即此。[11])相关资料显示郑城城址位于颍上县王岗乡汪郢子村东300米,但却显示是隋代遗存,现城址淤于地下,面积不详。曾在地表下0.8米深处发现有城址砖和完好柜台、瓷器等。据《太平寰宇记》载:隋大业年(606)于郑城置颍上县治。[12]故此汉蜩蟟郭郑(吉)城遗址尚需更深层次的考古发掘报告支撑。

颍尾,即颍口。在今安徽颍上县东南颍河入淮之口,即古西正阳镇。《左传》:昭公十二年 (前530),“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即此。[13]


[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水经注疏》,第1831页。

[3]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18页。

[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12页。

[5]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18页。

[6]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3页

[7]张文华著,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11,第53页

[8]《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9]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32页。

[10]《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1]《水经注疏》,第1883页。

[12]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下,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年,第132页。

[1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