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溯源
武夷茶溯源
武夷茶发于商周,始于唐,兴于宋、元,衰于明而盛于清,在民国时期停滞,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复兴,历史悠久。阅读武夷岩茶历史,相当于阅读了一部中国茶类演变史。
正如一代茶宗陈椽在《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中写道:"武夷茶在提高我国茶业科学技术水平,作出很大的贡献。武夷茶发展史,是研究我国名茶宝贵遗产,是研究我国茶业发展史的文献。"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武夷茶的历史,足以和它的滋味一样,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
一、炎帝神农时期:上古有名,初露锋芒。
据植物学家考证,在6000万至7000万年,就有了茶的踪迹。中间经过很长一段真空期,直到6000年的炎帝神农时期,才出现可考证的人类饮茶记载——《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中国南方居住着上百个原始濮族部落,而生活在武夷山地区的闽濮部落是其中一个。
据巩志《中国贡茶》记载,当时"濮闽族"的君长在会盟伐纣时,就将武夷茶进献给周武王。并且随后不久,周武王颁布禁酒令,朝野上下纷纷戒酒。此消彼长下,“以茶代酒”的风气逐渐蔓延起来......
公元前110年,汉代的武夷山是闽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汉武帝灭闽越后,他以“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为由,诏令将闽越遗民举迁往江淮之间,以虚其地。当地官员将武夷茶献给汉武帝。
苏轼《叶嘉传》中写到这个朝代,他将武夷茶拟人为「叶嘉」,并对其传奇而高贵的身世进行美化,也描写了汉武帝纳贡和品饮武夷茶的情景,“令人爱之”、“启乃心,沃朕心”、“天下叶氏虽夥[huǒ],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当代茶圣吴觉农评点此文时说:“苏轼实际上是以拟人化的词句来赞闽茶……”
二、唐朝时期:诗书有名,有茶名乳。
提到陆羽,避不开他所撰写的《茶经》——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叶的茶学专著。公元780年左右,唐朝时期建中元年,《茶经》一经问世,茶就被推上了国饮的地位。
可是,由于唐朝时福建属于蛮夷之地,交通及通讯极为落后。因此,即使被称为“名茶索引”的《茶经》,也未曾收录武夷茶。
第一篇明确记载武夷茶的文字,出现在陆羽著《茶经》后数十年的唐元和年间——孙樵的《送茶与焦刑部书》,将武夷茶比喻为晚甘候,书曰:“晚甘侯十五人,遣伺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
继《送茶与焦刑部书》又几十年,一位叫徐夤的文学家写诗答谢尚书惠赠武夷茶。诗曰: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武夷春暖...采摘新芽”、“武夷茶”、“飞鹊”、“香蜡片”、“晚铛宜煮”,短短的几句诗中,隐藏着关于武夷茶的诸多信息——从“武夷春暖...采摘新芽”说明了武夷茶的采摘时间;诗中“武夷茶”一词乃首次明确提及;“飞鹊”、“香蜡片”说明了武夷茶形态已经从研膏变为蜡面,且有了飞鹊之饰和在茶叶中加入香料而配制成片状型茶;“晚铛宜煮”说明了唐代饮茶方式为煮茶法。
“古木苔封菌,深崖乳杂泉”、“乳香诸洞滴,地秀众峰拥”,出自诗僧贯休三度入闽所作。从诗中我们不难发现,此时武夷山已经开始种植茶树的事实,而且诗中的“乳”即指武夷茶,后人曾以“石乳”别称武夷茶,好比今人以“大红袍”统称岩茶一样。
三、宋代时期:茗冠天下,武夷风雅。
介于唐宋之间的五代时期,北苑贡茶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北苑贡茶的崛起,也带动了建茶的发展——宋代的建茶是指建宁府或建溪流域所产之茶,而武夷山乃建溪的发源地。因此,武夷茶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建茶声名日隆,朝廷需求不断增大,官焙所产不足进贡。于是斗茶这一模式兴起,即针对民间的茶进行评选,优胜的茶也被收购充入贡茶。苏轼《荔枝咏》诗称:“君不见,武夷溪边栗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说的就是这个时期。
然后在宋代咸平年间(998-1003)丁谓监造北苑贡茶(因为武夷属建宁管辖,所以入贡时均以北苑茶名之),并讨巧地在茶团上印着龙凤花纹,饰以金箔,送入宫内,不久就风靡朝野。所以此时武夷茶处于兴盛时期,主要制作龙团凤饼茶。
宋代时期的武夷山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引得陆游、辛弃疾等一大批文人先后到武夷山供职、采风,写下了不少流传后世的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茶文——苏轼《凤咮古研》“帝规武夷作茶圃”、叶清臣《述煮茶泉品》“大率右于武夷者为白乳,甲于吴兴者为紫笋”、宋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种。”这些说明了当时武夷茶已经颇具盛名,为建茶的传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元代时期:独贡朝纲,爱不释手。
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称帝后,沿袭宋代部分朝贡形式,广征各地佳茗。
元至元十六年(1279)秋,时任福建转运使行右副都元帅高兴,入觐朝廷,将武夷石乳献给皇上,颇受赞誉。自此便由当地官员承办此茶入贡,初时“岁贡二十斤”。
元大德元年(1303),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南畔兴建皇家御茶园,专门制作,独贡朝纲。当时园中场工250户,采制贡茶360斤,龙凤茶5000饼以入贡。后又逐增,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增至960斤。
具有浓厚民俗色彩的“喊山”仪式,就兴起于武夷山。每年惊蛰,负责督造御茶的官员率采茶、制茶师傅,在喊山台举行“喊山仪式”。据说祭拜呼喊后,通仙井井水会慢慢升高,系神力所为,传得玄乎。
五、明代时期:因祸得福,远播海外。
明初,朱元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诏令“罢龙团,改制散茶。”这一举措,原本是为了减轻茶农制作贡茶而花费的时间和人力,却反而加大了茶农的负担。不过,这从另一方面也意外地促进武夷茶业的发展。
第一,明代的武夷山制茶技术正在从蒸青到炒青发展,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第二,追求散茶的政策,无形中对散茶的色、香、味、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刺激了茶叶制作工艺的改良。甚至许多寺庙宫观也开始加入制茶行列。如明徐火勃在其《茶考》中记载:“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斤。水浮陆转,鬻之四方,而武夷之名甲于海内矣。”
从1405年到1431年,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贸易中,丝绸、瓷器和茶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后在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荷兰商船来澳门购运茶叶转运至欧洲,其中主要是武夷茶,开了武夷茶外销先河。
六、清代时期:岩茶崛起,征战世界。
清代,僧人和茶工经过反复的推敲和试验,终于摸索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岩茶制作工艺,它包括萎凋(晾青、晒青)、做青(摇青、掠青)、炒青、揉捻、烘焙等五大环节。经过这种工艺制作出来的茶叶形状成条索,形容乌龙,俗称乌龙茶。
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发酵程度不同,其制作出的茶叶口感和香气也不同。其中,全发酵茶成红叶红汤,口味醇厚,被后人称为红茶;半发酵茶呈绿叶红镶边,花香浓郁,被后人称为青茶(乌龙茶)。
由此可见,从武夷茶中衍生出了两大茶类——红茶和岩茶。武夷山也因此成为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
除此之外,还开创了“工夫茶”。1685年,天心寺茶僧释超全《武夷茶歌》诗中提及“岩茶”及“工夫”,也是关于岩茶和工夫茶制作工艺最早的文字记载。
那时候武夷茶畅销欧美,极大地推动邻近地区茶叶的生产和销售。各地为了更好地借武夷茶之名进入市场,纷纷效仿武夷茶制法。于是派生出了不少武夷茶体系之外的工夫茶。再如《安溪茶歌》所记:“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说的就是闽南人效仿岩茶制法,制作出了闽南乌龙茶,即安溪铁观音。
自明代起,武夷茶进入外国人的视野,成为中国茶输出世界的代表,影响世界近代历史进程。许多西方人根据闽南和广州方言口音,把武夷茶翻译为“BOHEA”。许多西方人因为武夷茶,而产生对中国的向往。在短短几十年间,品饮武夷茶的风尚风靡欧洲上流社会,喝武夷茶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他们还将武夷茶冠以“中国茶”的雅称。
七、民国时期:卧薪尝胆,科研摇篮。
民国期间,连年战争,武夷山茶产业受到极大的影响。1914年茶销量达45万斤,到1948年缩减至1.3万斤。但好在武夷山地处内陆,和沿海地区相比较为安全。这个时期间,武夷山成为国内茶业复兴的前沿试验田。
1938年,福建茶叶改良场迁到崇安县;
1940年,中国茶叶公司和福建省在武夷山合资创办“福建示范茶厂”,取得了诸多成果,如试制成功“九一八”揉茶机;进行闽茶分级;兴办崇安县初级茶业职业学校等等;
1942年在崇安兴建“中央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中国第一个茶叶研究机构成立。许多著名的茶叶界前辈,如吴觉农、张天福、王泽农等,都曾在研究所工作过。他们在武夷山开茶园搞试验,为茶业发展作出贡献。
八、当代中国:解放热潮,全面复兴。
1949年新中国成立,武夷岩茶开启复兴之路。
现今,武夷茶面积达10万亩,总产近1000万斤,比1978年增13倍以上,更别说和1948年总产1.3万斤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商品化时期(1985-2005年)和品牌化时期(2006-至今),取得的成绩更是令人惊叹。
1982年,武夷山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区,茶文化成为其文化旅游的重要部分;
1990年,开办首届岩茶节;
1996年,御茶园得到重建;
1999年,武夷山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进一步弘扬茶文化;
2002年,武夷岩茶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种》;
2003年,武夷山获国家文化部“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手工制作技艺,被国家文化部确认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年,“武夷山大红袍”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纵观千年武夷茶史,我们明白,想要武夷岩茶如今时今日般,继续保持长盛不衰的活力,是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不能因为前景光明,而不思进取。要知道这难得盛世茶兴,我们更应当好好珍惜。
摘自天心明月的《追溯历史,窥见武夷茶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