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击败胡雪岩的人,不是李鸿章更不是盛宣怀,而是另一个高人!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桃花扇》

中国近代史是一汪巨大的泥潭,其中多少风流人物几经沉浮,穷极一生只为一件事——救国。除了清政府的自救运动外,中国商人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这个在中国饱经歧视的群体,竟然翻身成为近代中国的拯救者。

在这段风雨兼程的时光里,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白手起家,从一个放牛娃奋斗成为闻名中外的徽商,其建造的商业帝国竟然在各方势力的夹击下在一夜之间倒塌。他就是胡雪岩。

一、白手起家放牛娃

胡雪岩生于道光年间,是安徽省一户农民的儿子。胡雪岩的家庭是中国典型的小农家庭,没有多余的钱供胡雪岩读书,反而经常让他帮家里面放牛。谁能料想到,一个放牛娃在将来竟然会成为风头无几的大商人。

父亲在胡雪岩刚刚12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这对于胡雪岩的家庭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他们的生活更加缺少了保护,为此其不得不走出去闯荡社会,在粮铺、火腿商行、钱庄等都干过。尽管胡雪岩从事过的行业不胜枚举,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商界。

胡雪岩度过了三年的学徒期,在16岁时正式成为一名钱庄伙计,此时的胡雪岩也正式从斟茶倒水的下等员工晋升到管理账本的手艺人。不久后,杭州阜康钱庄的掌柜将胡雪岩收入囊中,专门传授经营技巧。胡雪岩没想到,这将是他第一个贵人。

于掌柜虽有妻子但膝下无子,胡雪岩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缺憾。胡雪岩保持着一贯的灵活和卖力,给于掌柜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后者一度将其视为亲生儿子,更是在去世前将自己的钱庄留给了他。

胡雪岩凭借着这个钱庄结识了湖州知府王有龄(后变成杭州知府),这是他的第二个贵人,正是王有龄让胡雪岩开始接触到官场。

二、铺建帝国红顶商

得到王有龄的支持,胡雪岩成为了湖州公库的代理人,凭借这一优势,胡雪岩做起了丝行的生意,他的方法就是用公库的钱财扶助农民养蚕抽丝,再统一收购这些丝,将其转运到浙江,期间不需要支付任何的关税和利息,大大缩减了成本。

此外,胡雪岩还将目光锁定在了药店生意,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浙江巡抚黄宗汉入股药店,利用运粮的道路和人员暗中交易供药业务,使得药店规模迅速膨胀。

在商海驰骋良久,胡雪岩成为了一名小有名气的徽商。其后更是在庚申之变中向军界抛出了橄榄枝,使得自家的钱庄变成了军费的落户地,胡雪岩声名鹊起。

太平天国时期,杭州成为太平军攻打的目标,胡雪岩利用上海和宁波的物资协助杭州抵御太平军,不料杭州城仍然失陷,胡雪岩慌了,但上天很快为他送来了第三个贵人,那就是左宗棠。

曾国藩为了迅速解决太平军问题,紧急潘派遣左宗棠任浙江巡抚,专理对太平天国的军事行动。左宗棠到任后立马招募当地的名人,胡雪岩就这样进入了他的视野,胡雪岩被委以重任。杭州城解围后,胡雪岩全权管理后续事宜,这为阜康钱庄搭上了快车。

太平天国运动成就了胡雪岩,既为他送来了左宗棠这个大靠山,又让他的商人内核披上了一件官吏的外衣,从此刻开始,胡雪岩正式成为了一名的红顶商人。

此后,胡雪岩稳定操盘,组织结成了丝商联盟、创办了大名鼎鼎的“胡庆余堂”药号,手下的钱庄也是存款无数。风光过后,胡雪岩的终结者来了。

三、一山还有一山高

对于胡雪岩在1885年的郁郁而终,世人众说纷纭,首当其冲的是李鸿章。当时外国势力企图进一步吞噬中国,朝廷出现了以左宗棠为核心的边防说与以李鸿章为核心的海防说,而胡雪岩肯定是站在左宗棠一边的,这是为何世人猜测是李鸿章制裁了胡雪岩。

盛宣怀是清末洋务运动的著名官吏。事实上,盛宣怀的顶头上司是李鸿章,与其要说盛宣怀针对李鸿章,倒不如说是李鸿章针对胡雪岩,从根本上看是李鸿章针对左宗棠,因此这和上述说法一样都是有争议的。

深究历史我们发现,打压胡雪岩的真正操作者是中国最大的买办商人席正甫。席正甫何许人也?

当时,中国商人只分两类,一类是本土商人,一类是买办商人,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无外国资本做后盾。尽管胡雪岩名声大噪,却抵不过汇丰银行的最高买办席正甫。

胡雪岩最初组织丝商联盟的目的是争夺中国丝织市场上的定价权,而这恰恰触及到了外商的底线,一旦外商的盈利情况出现了问题,洋买办的分红和保证金都会受到影响,这势必会引起买办阶层的反扑。

凭借汇丰银行强大的资金实力,席正甫垄断了上海的金融业。当胡雪岩的生丝大业即将尘埃落定时,欧洲的生丝突然丰收,外加中法战争爆发,这使得胡雪岩的周转资金出现了问题。此时,席正甫向全上海的钱庄和典当铺施压,胡雪岩无力回天。

在左宗棠病逝后,胡雪岩也郁郁而终。一代传奇,就此陨落。

小结:

在晚清倾颓的这几十年里,悲剧层出不穷,胡雪岩的失败不过是中国近代爱国商人的一个缩影罢了。眼看他的高楼平地而起。眼看他的高楼轰然倒塌,这是救国心的悲凉。

左宗棠也好,李鸿章也罢,盛宣怀又如何,击败胡雪岩的难道不是卑鄙的外国侵略者吗?倘若国人拧成一股绳,巩固好本国的工商业基础,局面当然会有所不同。

幸而有良知的爱国人士还是占大多数的,旧中国也在众人的努力之下走向了新时代,当中必然不能忽略前人们的赴汤蹈火。

参考资料:《桃花扇》《中国近代史》《胡雪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