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孤山独庙一将军

陶渊明,一个经典课文中的名人,一个再也熟悉不过的故事。

早在上中学时,语文课本中就读过陶渊明,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一个浪漫的田园诗人。直到多少年后,为了写一篇历史文化散文,不得不广泛阅读关于陶渊明的史料和评价,也因此对这位“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产生了别一种崇敬之情。

孤傲的士大夫,源于骨气

陶渊明家世煊赫,祖辈仕宦三世,是浔阳的名门望族。对于陶渊明来说,他的运气并非很坏,他先后有过五次仕宦经历:他在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任江州祭酒,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隆安五年冬天,他因丧母辞职回家。元兴三年(402年),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接着又是辞职隐居。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县令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县长,但县令却是真正手握一县大权之长。

古代官员人数很少,以明朝为例,官吏总数只有2万多人,一个县的官员只有县令1人,县丞1人,主簿1人和典史1人,总共只有4个吃皇粮的,县令权力不谓不大。较之今天,一个县有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在县政府中,从县长、副县长、各局局长、法院和检察院正副院长,再加上下属的乡、镇长和书记,林林总总,怎么也有百人以上,整整多了25倍!而据媒体爆料,在黔、川等地有些贫困县,超标的县领导人数多达1正10副,这种现象并不称奇。

身为体制内的官员,又任职在“拥有江湖、田园和山林,凑齐文人墨客赏景的三要素,也同样为吃货们带来了优质的鱼、稻米和山间珍馐,兼具了士子风流和人间烟火”的九江,陶渊明理当身在福中应知福了。

历来当官者无不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丰收,乘坐盆满钵满的舟马,光宗耀祖地告老还乡。这些官场下野者在做官时总有积蓄,因而在家乡盖房置地是常态,明嘉靖年间礼部尚书吕夲,在绍兴建了占地48亩、共有13座厅堂的豪奢吕府。更多尝到过宦海风浪之险恶的官吏,先后把苏州园林当作他们贬、退或告老的理想隐居地,他们在解职还乡后,用做官时积蓄的私囊买下一处处废址,打造了留存至今的姑苏园林。

或许一个小县令,没有那么多积蓄置地盖房,但无论如何总能在日后衣食无虞,妻儿享福。然而令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是,陶渊明就任彭泽县令,到任81天后,浔阳郡的太守派一名督邮到彭泽检查公务。督邮的品位虽低,而在太守面前却是灶王爷上西天,可随意说三道四,胡编乱造,县太爷得罪不起。这个督邮一到彭泽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人在屋檐下,陶渊明只好忍气吞声,准备动身前去叩见,不料被县吏拦住,叫他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陶渊明听后感到忍无可忍,长叹道:“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遂授印去职,径自回家,从而宣告他先后13年仕宦生涯的结束。

13年的折腾折磨,把陶渊明心中仅存的一点儒学观念彻底扫除了,他毅然决定了自己的人生终点——归隐。在弃官归田后,陶渊明写下一篇辞体抒情诗《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这首诗成了陶渊明一生转折点的标志,也为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首表现归隐意识的高峰作品。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这不是一首轻松悠闲的归隐之作,诗中包含着诗人的轻松和欣喜,但却蕴涵着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他一面高喊着:“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一面自我安慰和鼓励着:“既然自认为心志为形体役使,为什么要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实在是误入仕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做的对而昨天不对。”经过自恕自谴,诗人感到如释重负,心情顿时变得开朗。归心如箭,乘归舟飘荡水中,让微风徐拂胸前,问道于行人,盼天亮归家 ……

梁启超在《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一文中说:“他实在穷得可怜,所以也曾转念头想做官混饭吃,但这种勾当,和他那'不屑不洁’的脾气,到底不能相容,他精神上经过一番交战,结果觉得做官混饭吃的痛苦,比挨饿的痛苦还厉害,他才决然去彼取此。”

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到朱自清的饿死不吃救济粮,这种曾经令文人引以为傲的骨气和情操,但却难以与时俱进,融入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或许已经成为存放在博物馆的化石了。

孤单的先驱者,来自底线

毅然辞彭泽令的陶渊明,“不在城里吃闲饭”,回到乡下,荷锄务农。后人总视陶渊明为超然于世俗的隐士,超绝于时代的奇人,而实际上他果断挂印辞官,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背后的物质基础。在他归家时,曾有“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的记载。

然而不擅耕种、性好饮酒的诗人,不久就尝到了“穷”的滋味,“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雅趣,转化为“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苦楚。无收成何来衣食,不挣钱岂能畅饮?虽不至于如梁启超所言,陶渊明“不过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真是穷到彻骨,常常没有饭吃”的地步,但他的生活水准已经降低到“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的程度。尽管有人说陶渊明仍能“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常著文章以自娱”,依旧维持着小康生活,但我觉得此说法不大符合常理。雪上加霜的是,家里的一场火灾,让陶渊明变得穷困潦倒,“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据说最后连酒都喝不上了。

史载:义熙四年(408年)六月中,陶渊明家中火灾,宅院尽毁,被迫迁居。义熙十一年(415年),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陶渊明称病没有应征。义熙十四年(418年),江州刺史王弘结交陶渊明,二人之间有轶事量革履、白衣送酒。元嘉元年(424年),始安太守颜延之与陶渊明结交,有轶事颜公付酒钱。元嘉四年(427年),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檀道济慕名看望陶渊明,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但遭到陶渊明拒绝,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就在这一年,陶渊明卒于浔阳。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后世称“陶靖节”。

陶渊明可谓是上山下乡的开创人,一个孤单的先驱者。从一个城里的县官,变成了一个又穷又苦的农民,历史睁大眼睛注视着他的举动,他的走向,但是陶渊明没有返城——其实他返城既不要申请批准,而且还可以第六次第七次混迹官场。陶渊明不为所动,因为他坚守着做人的底线:尊严、自由和人格。

上山下乡,一个令老三届留下刻骨记忆的时代成语,对不少人来说,或许是一场谈虎色变的昨夜恶梦。在那个时期,上山下乡虽然暂时缓解了城镇的就业压力,也达到了解散红卫兵组织的目的,但是几千万年轻人的青春被荒废,无数家庭被强行拆散,为了返城又使多少人失去了承诺、尊严、甚至贞洁……更多知青则永远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在90年代的下岗潮中首当其冲,轻易被工作单位裁减而失业。这场运动的确改写了一代人的命运。

比老三届早10年走进社会大学的我,一跃跳越了“上山下乡”这一段人生旅程,然而“五七”干校特别是两个月农村插队的经历,却也让我尝试了一番改造灵魂的滋味。

从小生活在城市的我,第一次在干校参加从耕种到收割的大田劳作,经历了迎着晨曦下地、沐着月光扬场、冒着飞雪挑土和顶着烈日抢收的全过程。最繁重的活,莫过于搬运装满麦子重达一百几十斤的麻袋,真怀疑那时这一百十几斤的骨架居然能扛起如此重负,而且居然没有被压垮。最艰难的活,则是在强烈阳光暴晒下弯腰割麦,临近中午,肚子早已饿得发慌,而那一望无际的金色麦浪还不知何时能割到头。最辛苦的活——如果也算是“活”的话,那就是咽不下白薯面窝窝头,以及拉不出屎。

有过经历才有体会,经过磨难方知幸福。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岂能不苦不累不脏?而令人更难以承受的痛苦,是生活、婚姻、子女等诸多人生大事无法得到保障。这也难怪北大、清华硕博生争相抢夺杭州余杭区街道办8个招聘名额,官衔虽然低微,但生活却是无虑了。

今天当我重新翻阅陶渊明的那段人生篇章,除了敬佩、敬仰、敬畏外,唯有感叹,只能无语!

孤独的追梦人,为了理想

辞官归里也就是上山下乡以后,陶渊明过着“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安贫乐贱,“躬耕自资”的农家生活。自他轻轻消失于政坛之后,古代中国的文坛上就冉冉升起了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陶渊明的归隐造就了一个杰出的文学家,而他在劳动之余、酒酣人醉之后写下的一批田园诗篇,一扫汉魏六朝绮靡玄谈的文风,在中国文学史上形成了清新古朴的崭新文学风格。

田园诗的代表作——20首《饮酒》组诗,全是陶渊明醉后之作,而且不是一时所写,每一篇都是兴至挥毫,独立成篇。其中第五首更是表现隐居生活情趣的佳作,脍炙人口,人所共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喧闹的人境和险恶的官场之厌恶,对安静的田园和自由的生活之赞美。此时情味,何其隽永!诗人从大自然里得到了许多启示,领会到人生之“真意”,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了。在跨进一种新的人生境界的同时,诗人也从艺术上以真切的感情和厚朴的诗风,使诗歌回归到自然之中。

陶渊明的田园诗,似乎像浪漫而悠扬的乡村牧歌,然而在我眼中却是他从心中发出的呐喊和吼叫。诗人并非是对现实世界唱赞美诗,画水彩图,而是在抒发他心中的梦——还我自由,任我高歌,由我飞翔。于是我想起了英国诗人拜伦在《哀希腊》诗中的那句经典语句:

让我登上苏尼阿的悬崖,

在那里,将只有我和那海浪,

可以听见彼此的低语飘送,

让我像天鹅一样歌尽而亡;

在陶渊明身后的1500多年,一群也在上山下乡中经过摸滚爬打的少男少女,也从他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作家。其中如史铁生、叶辛、梁晓声、张承志、张抗抗、陆星儿等,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知青文学。

孤芳自赏,孤酒独饮,孤峰孑立。陶渊明虽与他的前辈左思共有“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之叹,却无“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之感。他同意前辈说的“崇高的志向局促于四海,无奈孤独的守在屋内。”而不赞同“少壮盛年不能常驻永在,时常因为年岁已老而伤悲。”

在归隐田园16年后,陶渊明写下了名篇《桃花源记》。他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让读者一步一步地跟着这个渔人,从现实世界走进迷离惝恍的桃花源。以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做蓝图,陶渊明抒发了对现存社会制度彻底否定和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

孤独的追梦人,为了理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