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居上不宽(3-26)
孔子主张“德治”“礼治”,对执政者提出了相应的道德要求。如果执政者达不到“礼”的要求,自身道德修养不够,那么就无法治理国家。但孔子所处的时代,无处不是礼崩乐坏,孔子感到非常失望、无可奈何。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注释】
居上,处于上位,即处在统治、执政地位。
宽,宽容、大度。
为礼,行礼,举行典礼。
敬,恭敬、庄重。
临,参加、面对。
【译文】
孔子说:“居于统治地位的人不宽厚待人,举行典礼时不严肃认真,参加丧礼时无悲戚之情,这样的人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八佾》整篇以此结尾,很有深意,可以看作是孔子对春秋末年贵族阶层失礼现象的综合评价,也可以说是对全篇内容的总结提炼。孔子认为,一个国家政治社会的健康发展在于统治者带头实行礼仪法度,以上率下,才能正纲纪、纯民风。“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则是政治社会失序的根本原因所在。孔子极力倡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希望各正其位、各尽其责,最终实现上下有序的王道,正是《八佾》的主旨。
朱子认为,“居上,主于爱人,故以宽为本;为礼,以敬为本;临丧,以哀为本。既无其本,则以何者而观其所行之得失哉?”《论语注疏》也认为,“此章总言礼意。居上位者宽则得众,不宽则失于苛刻;凡为礼事在于庄敬,不敬则失于傲惰;亲临死丧当致其哀,不哀则失于和易。凡此三失,皆非礼意。人或若此不足可观,故曰:‘吾何以观之哉!’”
为什么会出现“居上不宽”?因为久居上位,长期不体察民情,缺乏居下位者的现实感受和体验,久而久之,导致目光短浅,心胸狭隘,唯利是图,享乐至上,宽厚的仁德终会消失殆尽。这种人所居地位是君子,所具品行却是小人。由于“居上不宽”,每当“为礼”就会应付了事、走走形式,“临丧”也是出于无奈、做做样子,此二者均不是发自内心,没有融入真情实感,更没有进入思想灵魂。
圣人说话温如春风。孔子不可能当面批评君王,也不可能指名道姓批评权贵,但泛泛而谈又不是孔子的本性。所以,孔子直接选取当时已经明显失序的社会现象,针对性开展评论批评。“吾何以观之哉”与“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所阐释的道理、表达的情感完全一样,表述方式却更加委婉。由此可见孔子高超的语言艺术以及深刻的内涵精神。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守礼仪、讲规矩,是为人为政的基本品行。不守规矩绝对不行,假守规矩的形式主义、虚伪言行也会害己害人。为政者更当重视修炼内心,真正做到居上宽、为礼敬,知敬畏、守本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得到民众的仰慕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