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犯过的“幼稚病”
还记得《爱情公寓》里面的这个情节吗?
张伟处了一个对象,结果阴差阳错,被唐悠悠和关谷神奇误以为张伟处的是一个老太婆,而不明真相的悠悠和关谷“助人心切”,觉得张伟处的对象太老了,觉得张伟的择偶标准很奇葩,他们接受不了,就想要“拯救”张伟。于是委托了吕子乔去勾搭那个老太婆,从中搞破坏...
结果,好心做错事,不仅吕子乔的形象尽毁,张伟的恋情也因女友的误会而告吹,而且张伟还以为吕子乔存心不良,还和吕子乔大打出手~~~
当初看到这个桥段的时候,丝毫不以为意,并且还觉得很搞笑。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桥段,感觉有点不寒而栗!因为,在我们生活中,这种“好心做错事”的情况太多了!
一.
所谓的“助人”,
有时是在“以己度人”
记得我在中学的时候,我曾经通过阅读一些教父资料,让我获益匪浅,对于我们所学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于是,我后面就极力跟别人推荐这些教辅资料。
有一次,我和我的一个表弟去书店买资料,我又看到了那些资料,于是我就不遗余力地推荐,说这些资料如何如何好,但是他始终对这些资料就不感冒,反而喜欢那些我觉得不怎么好的资料!
我还是继续跟他推荐这些资料,但是到了最后,他就有点烦了,觉得我就像一个“推销员”一样。结果,可想而知,那一天,闹得谁都不高兴~~~
看来,我喜欢的东西,不一定别人也喜欢!
还记得我曾经去听了一些心理课程,感觉获益匪浅,回来之后一有机会就用我听到的心理学知识对周围人“答疑解惑”,也确实帮助了一些人解决了一些关系问题。
后来,有一个朋友来找我,他跟我倾诉他的家庭问题,就是他老妈因为【学佛】学得走火入魔,以至于性格越来越偏执,跟周围邻里都搞不好关系!
而且他们母子俩起争执的时候,他老妈从不反省她的错误,反而还说:“这是你修为不够,你需要【加持】!”然后以此经常强迫他陪她听各种佛教讲座,参加各种佛教法会。而且,她在家里摆满了各种佛像,他一个不小心碰到了哪个佛像,就会招致她一顿臭骂!以至于他们母子俩冲突不断~~
我当时本着“助人自助”的原则,让他陪我去试听一次心理课程!但是,由于那个心理老师在课堂上喜欢穿插一些佛教用语和典故,以至于让他感觉这跟她老妈让他听的那些佛教讲座大同小异,对他没什么用处!
现在想想,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刺激泛化”,即他老妈的问题从表面上看,是和“学佛”有关,于是他一听到和佛教相关的内容就反感!简而言之,他在潜意识里已经把【学佛】和他那偏执的老妈“绑定”在一起了!
看来,对我有用的心理学道理,对别人就不一定适用!
通过这些事情,我学会了“三思而后行”,即使别人有问题,只要他不来找我,我就不去干预!即使别人向我求助,我也持一个“谨慎性”原则,掂量自己能否“摆渡”他,否则就直接转介出去!
二.
己之所欲,也勿施于人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这是《庄子》当中的一个故事,倏与忽本意是好的,是为了报答浑沌对他们的恩德,这是他们对于浑沌的一种“爱”,于是他们就开始用凡人的眼光去“审视”他,想让他变成一个他们眼里的“正常人”,结果反而把他害死了!
现在想想,那个浑沌尽管没有“七窍”,但是他照样也活得好好的,没有感到有什么不适之处!我们为什么要用我们自己的标准去强行去改变他呢?
“己之蜜糖,彼之砒霜”,对我们而言是“好”的东西,到了别人那里可能就是“坏”的东西!这不就和《爱情公寓》里面的关谷和悠悠“好心办错事”搅黄了张伟的恋情如出一辙吗?
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不得不提,即在传统的心理治疗中,很重视挖掘来访者的“创伤”,认为让来访者面对自己的创伤是治疗的必经之路!但是,事实并不总是这样!
例如,有些来访者本来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受过的创伤,并且开始了新的生活,尽管有时候这些“创伤”会对他进行袭扰,但对他当下生活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反而是有些心理医生将他的创伤揭示了出来之后,反而让来访者陷入了崩溃,甚至自杀!
小说《禁闭岛》里面的主角泰迪(本名雷迪斯)就是如此,因为自己的妻子儿女都死了,再加上二战的血腥经历,他无法面对自己的创伤,于是产生了“第二人格”来保护自己!
而那些精神科医生为了治愈他,煞费苦心地设计场景,让他回忆起了他的那些“创伤经历”。但是,这些创伤经历对他而言过于惨痛,他无力承受!于是,他选择了装疯,接受了手术~~~
这些问题的出现,也给了广大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一个提醒:除非你有十足的把握能为来访者搭建一个新的认知体系,否则就不要触碰来访者的“创伤”(这对于来访者而言又是一个“二次伤害”)!
有时候,当你不知道该如何做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维持现状,什么都不要做!这也许才是倏与忽对浑沌最大、最好的报答!
“我以自己的路提醒你们,它可能是你们的歧途。”(荣格《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