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一个医生的水平不行,只会见招拆招,对症用药,没有整体观念。
什么样的才是水平高的医生呢?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毋耗气,精遗勿涩泄”,这样的才是高手。
其实,看待这个问题,不能太死板,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针灸,哪里痛就扎痛处或附近的穴位,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治法,并没有什么不妥。
比如,以前的中医外科或现在的外科,只是某个部位疼痛,在疼痛部位敷药或手术,也是常规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妥。
回到两千年前的汉代,张仲景也用了不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法。
最直白的,比如有呕吐的症状就加半夏:
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33]
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172]
再比如,太阳病,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要是兼有项背强几几,就加葛根,要是无汗恶风,就加上发汗的麻黄成为葛根汤。这个稍微隐晦一点,但本质上还是对症加减药物。
还有像小青龙汤、小柴胡汤、理中丸、真武汤、四逆散等方子后面,都有对症治疗的加减。
小柴胡汤后面的加减: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欬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四逆散后面的加减:
欬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
理中丸后面的加减: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
比如心悸加茯苓,这就是一个对症治疗。也有相应的条文佐证: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65]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356]
比如咳嗽加干姜五味子,例子就更多了,这里不再罗列。
比如,腹痛加芍药,也是张仲景常用的思路。
所以,即使是医圣张仲景,该对症加药的时候就加,可见对症用药也不太糟糕的事情。当然,这也不能滥用,还是要有配伍思维,要不碰到复杂的病情,对症用药不仅会弄出一大堆药来,而且效果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