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明:从甲骨金文看殷商族图腾崇拜文化
很多人都在寻找“商图腾”,但大都在典籍文字之间徘徊,很少拿出“考古实物”的证据来。现在我们展示出来请大家欣赏商图腾的考古实物证据:
【图1】 。
这是商图腾的符号,是商民族崇拜的对象、族徽。沉淀储存着商民族的一切古老的信息,是穿越时空,打开商民族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乃至社会实情、实景的锈迹斑斑的钥匙。
这个神秘的图腾符号从诞生之日已经静静地沉寂了几千年,现在,当我们把她擦拭清楚时,才惊诧发现,她是那么光彩夺目,烛照着上古深邃黝黑的历史山洞,让商民族的神秘社会图卷展现在我们面前。
殷商民族的图腾都能和古典文献两相对应,互为证据。凡是记录这个史实的、曾经令世人“迷茫”的古代文献,诸如《尚书》、《诗经》、《史记》、《楚辞》、《山海经》、《竹书纪年》、《帝王世纪》、《吕氏春秋》等,都是珍贵的真实历史文献。当前我们很有必要把这些尘封丝罩的远古历史擦拭干净,重建崭新的古代史,让它们锃光瓦亮地傲立于世界之巅!
甲骨金文证实了商民族图腾的真实
这个符号记录在《西清古鉴·卷19》青铜器图谱上。《西清古鉴》是一部著录清代宫廷所藏古代青铜器的大型谱录,以商周彝器为多,乾隆十四年(1749-1755年)始纂完成。
这个青铜器列为周器,被称为“周婦壶”,内中字形称为“玄鸟妇”。这个符号和记载商图腾的各种古籍内容完全吻合。
这个字形早于《诗经》千百年。很多学者们一直不知道这个字形的真正含义。其实,这就是众人极力寻找的“商族图腾”、“族徽”。
这个图形分上下两部分,上面是个鸟,口下是两个圆形的东西,下面是婦女的“婦”,左边是扫帚的“帚”字,右边是甲骨文的“女”字,女的头上有一个似乎是“山”字的样子,那是甲骨文“手”的符号。这个图形的意思是:下面的婦女,伸手去接上面鸟口下的圆形的东西。
结合《诗经·长发·玄鸟》的两首“商颂”,我们就明白:“下面的妇女伸手去接上面鸟的两个卵吃”,这就是很多古籍记录的“简狄食玄鸟卵生商”神秘而美丽的商族起源传说,就是商族起源传说的图解,是商族崇拜的图腾。
《诗经·商颂·玄鸟》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记录了玄鸟和生商的关系,因为是诗歌,所以过滤细节,强调的是商民族的“诞生”是“上天”的意志。
《诗经·商颂·长发》记载:“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突出了商民族诞生的久远,在大禹时期就有了。出现了有娀氏族部落,也出现了商人的女祖简狄。“方将”,说少女长成正当年;“帝立子生商”也强调“生商”是上天的意志。与前面的玄鸟相结合,就是“上天让有娀女生下商族的祖先”。
两诗结合就有了“玄鸟”、“有娀女”、“生商”三者。但是没有清晰三者的关系,这是因为这是诗经“商颂”的部分内容。“商颂”是春秋宋国(殷商后裔)祭祀祖先的庙堂音乐,歌颂商族立国中兴君主武丁的功绩,叙述始祖契诞生的来源,以及成汤立国的伟业。三者的关系对殷商后裔们来说是普通的常识,一定都清楚,只是歌颂三者。
这商颂的其他部分还有:
玄王桓(huan大)拨(bo治理),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率履不越,遂视既发。相士烈烈。海外有截。
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跻。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
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苞有三蘖,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昔在中叶,有震且业。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
这里有娀、帝、商、玄王、相土、汤、武王、阿衡、商王。其关系是上帝命令有娀女简狄生商,商的男始祖是玄王契,契孙是相土,后代子孙汤灭夏为商王,阿衡是辅佐的大臣。
对于商族起源的传说,很多传世文献都有记载,与《诗经》时间相仿的如《国语》、《左传》涉及这个传说的具体情节。
比较周详的是《吕氏春秋》:“有娀氏有二佚(yì 美丽)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shì)隘(ài)。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遣二卵北飞,遂不反。”
最详细的是《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史记·三代世表》引《诗传》:“汤之先为契,无父而生,契母与姊妹浴于玄丘水,有燕衔卵堕之。契母得,故含之,误吞之,即生契……”
《楚辞·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氏之佚女。”“凤凰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楚辞·九章·思美人》:“帝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
《吕氏春秋》:“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
《淮南子·坠形训》:“有娀在不周之北,长女简狄,少女建疵。”
《太平御览》引《尚书》:“玄鸟翔水,遗卵于流,娀简拾吞,生契封商。”
《丹铅总录·怪异类》引《诗含神雾》:“契母有娀,浴于玄丘之水,睇玄鸟衔卵,过而堕之。契母得而吞之,遂生契。”
到春秋时屈原有疑问了。他在《天问》里说:
简狄在台,(住在九层瑶台上的简狄)
喾何宜?(帝喾为何认为娶她为宜)
玄鸟致贻,(玄鸟给简狄送来了礼物)
女何喜?(简狄为什么心里这么欢喜)
这说的是帝喾娶简狄为妻子的事情。
通过这些“解说”我们可以解读【图1】:上面是燕子,燕子嘴下是双卵,下面是有娀氏女简狄;“玄鸟妇”的整个图形的含义就是,通神的有娀氏女简狄,伸手接吃了通神燕的卵,以后诞生了商族的祖先“契”。
这个青铜器上的字形,是宋国殷裔祭祀祖先的颂歌图解,也说明,宋国殷裔在商王朝灭亡之后,并没有忘怀祖先的母性起源。
要详细说明几点:
一是图腾上面是燕子,是黑色的,下面的双卵以后演变为“玄”,也是黑色,所以女吃卵后生出的“契”,就是《诗经》中说的“玄王”。
二是下面的两个符号,一个是“女”,一个是笤帚的“帚”,把两个结合起来就是汉字妇女的“婦”字,实际上,在青铜器上出现的这不是一个字,而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图形,意思是,带有“帚”特征的女人。
“帚”这种图形在商族的钟鼎文和甲骨文中经常出现的是单独一个“帚”字。 在商族的甲骨文中是
【图2】 单独出现,就是婦女的“婦”字。但是,它有特殊的含义,在商族,它不代表一切女性,只代表能与上帝联系的女性,是商族与上帝联系的纽带,是商族精神的象征,是诞生商族先祖简狄母的化身,只有这样的女性才能称之为“帚”。
如果这个图腾符号明确了,那么,由此我们还能在甲骨金文中找出、推断出其他类似的符号,也是这个图腾符号的变种、演绎、简化:
【图3】这是简化掉“女”,单用“帚”代女,突出了手,而卵已经变异为鸟爪下面的形状。
【图4】
【图5】这两图是简化了鸟卵,突出了手。
【图6】简化了上面的几乎认不出来的“鸟”。
我们弄清楚了【图1】,就明白以上的图形也都是“商图腾”。
三是商图腾内容包括“女祖帚”、“玄鸟”、“鸟卵”三个形象。统一起来是商的崇拜图腾,分开单一的也是他们的图腾。也就是说,商民族对图腾,合而崇拜,分而崇拜,只要三者有 一 ,就是商族崇拜的图腾。商图腾经常出现的是单一的形式。
鸟图腾崇拜
商人几乎动用了全部的感情倾诉对鸟的崇拜。
《诗·商颂·长发》说“帝立子生商。玄王桓拨。”这个“玄王”是谁?《毛传》:“玄王,契也。” 汉郑玄 《笺》:“承黑帝而立子,故谓契为玄王 。”玄鸟是黑帝派遣来的。
《诗传》 说“玄鸟,鳦(yì)也”。“鳦”是什么?《尔雅·释鸟》:“燕燕,鳦。”《注》“诗云燕燕于飞。一名玄鸟。齐人呼鳦。”齐国人把燕子称之为鳦,商族人称之为燕。这是方言的语音问题。玄鸟是黑色的鸟,就是燕子。《吕氏春秋》中的记载,不说是玄鸟,直接说燕。说明玄鸟就是燕子。后世人关于燕子的词汇有“玄乙”。“玄鷰”就是黑燕。燕子都与玄有关系。《水浒》里的英雄浪子燕青,别号为小乙。燕青的“青”是黑色,小乙是燕子的别称。所以浪子燕青叫白了,就是“小黑燕子”。“玄”字黑色的含义,就来源于玄鸟这个燕子。
《三代世表》说简狄“浴于玄丘水”,以后生契。那么玄鸟、玄丘中降生的契,而称之为“玄王”,顺理成章。商族起源,和玄的颜色有关系。到周王朝时候,《礼·玉藻》说“缟(gǎo)冠玄武,子姓之冠也。”意思是,在白色的帽子上一定要加上黑色带子,这是子姓特有的帽子。而商族就是子姓。为了识别商殷后裔,他们都戴有“玄”标志的帽子,这黑色的标志就是商族“玄鸟传说”的痕迹。
由此可知,商族的母性崇拜的那个玄鸟是燕子,燕子也是商族图腾里的内容。商族自己承认,他们是燕子的后代。他们崇拜燕子。
由于氏族玄鸟起源的传说,商族对鸟有特殊的感情和观察。甲骨文中有各种各样的鸟的图形。与鸟有关系的文字和事物非常多,鸟文字和图形运用于和鸟没有关系的地方也非常多,鸟就是商族的祖先神,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祈灵于鸟图腾崇拜的降福与护佑。
祭祀名称中就有“燕祭”。
甲骨文祭名文字中有多个非常漂亮的燕子形状。
【图7】这是燕祭的符号,实际上,这是燕头人形的变形。
到目前为止,在甲骨文中还没有看到用这些字本义描述自然燕的卜辞。燕字的出现都是与祭祀有关。可以说,“燕”这个字是祭祀的专用词。它就是诞生商族的玄鸟,所以特意用它作为一种祭祀。
玄鸟到底是什么鸟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们对一切鸟都在崇拜之列。在甲骨文、金文、青铜器、玉器中都表现着对于鸟的崇拜感情。在“妇好”墓中出土很多鸟形状的器物,如“玉凤鸟”、器物上的凤图形(见后【图8】)都是鸟崇拜的内容。
有的变化了的“玄鸟妇”图腾,把上面的可爱的“玄鸟”明确地变化为威武的“鸱鸮”了
【图9】。在青铜器上的纹饰也突出了鸱鸮那威严雄武的神态
【图10-1】(另见后【图10-2】、【图10-3】)。有的直接创造鸱鸮形状的青铜祭器“鸮尊”(见后【图11】),鸟的甲骨文字也创造出了鸱鸮,
【图12】是“觀”的本字。
祖先鸟图腾的崇拜
不止于此,商人全身心地确信,自己民族就是鸟的后裔,所以,他们在列祖列宗中找到了具有神鸟特性的祖先神,鸟、人结合的“高祖王亥”。
王亥”者,商族呼祖先“亥”为“王者”。
在《山海经·大荒东经》记录了他具有鸟特征的形象:“有困民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这里明确提出了“王亥”之名,他两只手各擒一只鸟,正在生吞鸟头。
《山海经》还记载了王亥的行踪:“王亥託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河念有易,有易潜出为国,是此困民。”
《竹书纪年》曰:“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緜臣杀而放之,是故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緜臣也。”“王亥事件”引起了殷商与有易的征战。
王亥的事迹不仅见于不少典籍。
“王亥”的实物证明也在甲骨金文中。
普通的鸟形文字甲骨文是“隹”(zhuì)
【图13】,这是基本的鸟的古字形,和鸟有关系的字,大都由它组成。无论是描述自然鸟,还是描述鸟神崇拜,通用这个古字形。
由于鸟是商族起源的祖先神,而后商族的祖先就具备了鸟的神灵,为了表现那位具有鸟的神灵的祖先,于是他们就创造了一 个甲骨文,王亥的“隹亥”
【图14】这个字,上面是“隹”字,下面是“亥”字,隶定为
【图15】字。 这个“
”意思是“具有鸟特征的亥”。
还有的甲骨文在“亥”字上面加上一个“鸟”,成了“鸟亥”
【图16】。
在甲骨文中“隹”、“鸟”都指鸟,区别是,“隹”多指猛禽,“鸟”指善鸣鸟。
在妇好墓出土实物中有一个鸱鸮形的玉雕,耳朵被移动到左右两边,是人的耳朵;后面尾部,已经变化为人的双足,而且穿着靴子,整个鸱鸮已经“人形化”了。(见后【图17】)这个人形玉鸱鸮说明,商王朝的“鸟人”的传说是尽人皆知的常识性知识。这个人形鸱鸮早于《山海经》一千年左右,而《山海经》却详实地记录了这个内容。说明《山海经》是真实的历史记录,也说明,这个人形鸱鸮就是商王朝的先祖王亥的写照。
这位在《山海经》中记录过的祖先神,在甲骨文中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其一,他的名字特别。
在商族祭祀中的所有的祖先神,只有他一个人带鸟的形状,作为祖先神,是“玄鸟传说”的延续。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困民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
能捉住鸟,吃它,就是鸱鸮类的猛禽鹰。商族表现鸟类的这个甲骨文“隹”字,其中就有隼(sǔn)类,隼类就是凶猛的鹰鸷类。
而且,商族尚武,在追念商族起源的《诗经》中,时刻不忘记祖先的武功,都是表现和歌颂商族的尚武精神。所以《山海经》流传下来传说中的王亥,才可以有“两手操鸟,方食其头”凶猛的样子。
“困民国”的“困”,应是“因为”的“因”字误写,“困民国”,应是“因民国”。而因、殷同音,所以应该是“殷民国”,就是殷商族。其中的“勾性而食”的“而”字,应是黍子的“黍”字误写。甲骨文“黍”字,在流传中被误看作“而”字。
为什么这里要注明“黍食”呢?因为商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黍子,黍子能酿造最好的酒,商王朝君臣上上下下最喜欢喝酒,常常酗酒误国。在周灭商之后,周特意颁布“戒酒令”。所以,“黍食”是商族最突出的特征。从而知道《山海经》中的“王亥”就是甲骨文中的被商族祭祀的那个王亥。这样《山海经》又和甲骨文互相证明了。鸟人玉鸱鸮就是“人头鸟足”,说明这个传说一直被商王朝及其后裔记录口口相传着。这个传说表示,商族的祖先神鸟人王亥是鸟生的,是鸟中的英雄。
鸟人王亥是什么样子呢?《山海经·海内经》:“有嬴民,鸟足,有封豕。”“有嬴民”,就是“有殷民”。嬴、殷声近。“封豕”,就是“王亥”的误写,因为形状相似。“有”字是甲骨文“乃”字的误传。所以,“有嬴民,鸟足,有封豕”应该是“有殷民,鸟足,乃王亥”。那么这个鸟人王亥的双足,是一双鸟爪子了。这更形象、贴切地解释了甲骨文“鸟人王亥”、“人形鸱鸮”了。
从而能判断,甲骨文鸟人王亥的带有鸟形状的“隹亥”字,是专门特意为了祖先王亥而制作的。这个字就是王亥的专名,也是商族祖先起源,母性崇拜的符号,是他们的图腾。
其二,商族对王亥的称呼特别。
称呼他为“高祖亥”;而且经常称呼他为王,如“高祖王亥”;有时就简称为“王亥”。
商族称呼王,是进入有史时代的事情,对以前的祖先神都不称呼王。而惟独鸟人王亥称呼“王”。显然,他在商族的心目中的地位高于其他的祖先神,也高于以后的先王。
其三,对高祖王亥的祭祀特别隆重。
隆重之一,祭祀经常。
在甲骨文中,祭祀王亥的词条不但很多,而且规模非常隆重,祭祀王亥所用的祭品中,用牛为最多,以牛祭祀王亥的卜辞非常多,多达四十头、五十头,在甲骨文中是很罕见。
他可以和进入记史时期的先王并列祭祀。而且排列在“大甲王”之上。“大甲王”是商族记史时期的第一个先王,大甲王和别的先王并列祭祀时,大甲王位于首位,如果高祖王亥加入,则王亥排列在第一位。
如,“辛乙卜,贞,王亥、大甲即于河”。
隆重之二,对高祖王亥祭祀类似于上帝。
对高祖王亥的祭祀,有三种,一是单独祭祀高祖王亥。如“告于王亥”。二是向高祖王亥祈求好年成。如“贲年于王亥”。三是卜辞问高祖王亥是否降下灾害。如 “王亥灾雨”(王亥让雨成灾害了),指挥大自然只有上帝才有这个能力,而在商族心目中,高祖王亥可以支配风雨,那就等同于上帝。
从上面可看出,商族对母性崇拜而引发的对鸟神崇拜,通过鸟人王亥表现得非常充分。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王亥”就是“玄鸟生商”后的第一位男祖“契”!
这一来,解决了千百年来一直悬而未解的商代图腾疑案。
甲骨文王亥专名、青铜器鸮尊、人形鸱鸮,是几千年没人改动过的实物,证明了古典文献中记录“玄鸟生商”和“王亥”是实有其事。是实实在在的商民族崇拜的图腾、族徽。还证明了记录他们的这些古典文献的确是中华“信史”,哪怕似乎“荒诞不经”的《山海经》。
商人“帚”的母性崇拜
商人不但有狂热的鸟崇拜,更有狂热的母性崇拜。“玄鸟妇”图腾的另一个单独“帚”字就是他们崇拜的图腾符号。
“帚”字现在解释为“笤帚”,在造字之初,应该是一种武器。商王朝的“帚”字相当于现在的“婦”字,和“女”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女性通称是“女”,不称“帚”;称“帚”的,另有所指。虽都指女性,但是,女,是性别区别;帚,是身份的区别,加上女字旁,并不特指是女性,而是表明此女有帚的特征。准确地说,应该是加上“帚”字旁。
现代人解释“婦”字是女人执帚做家务事,实际上这是在解释周王朝及以后的“婦”字。周灭商的一个重要的口号是“惟婦言是用”。周朝建后,自然对商的“婦”文化进行了“刮骨疗毒”般的清算,清算得非常彻底,以至于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完全不知道商王朝“帚”的含义了。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字。周的“婦”,是加入女字旁,从性别上固定了这个字,浑然成为一个字,而“帚”字就另外成字了。而商的“帚”,都与某种女人的私名相联系,如“帚井”,“帚竹”,“帚好”为表示她们是女性,就在她们的名字“井”、“竹”、“好”旁边,加“帚”旁。没有在“帚”边加女旁的。商王朝的“帚”是某种特征的符号,由于这个符号起源某类女人,就被商王朝特别使用于某种女性上。即便在“帚”边加女旁,也并不是一个字,而是指具有“帚”特征的女人。
这种字,有特殊的作用,它是指商族人的起源和图腾。“帚”字之初,是女人的武器,“帚”的笤帚含义是后起的。
比如“侵”字
【图18】。
“侵”字最初字形左边不是人旁,而是牛旁。右边“上帚下手”。甲骨文也是“侵掠”、“侵占”意。此字经常出现。比如:
“土方侵我田。”(土方国侵犯我田地。)
“土方侵于我东鄙。”(土方国侵犯我东部边境。)
“竹告曰:土方侵我田十人。”(帚竹报告:土方国侵掠我的田和十人。)
这里的“侵”肯定是指武力进犯的战争,而字形上手持的“帚”应该是武器。而且,这种武器在当时应该很重要,所以才特别制造出这个字。
联系到甲骨文中诸帚的身份,她们大多是参与军事甚至控制军队的大将军统帅。“侵”字中的“帚”,就是武器,而且在最初时是掌握在像“婦好”这样特殊女人的手中。
这个字是母系社会在商朝的遗痕。在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社会,只有老祖母才肩负着全族的生命安全,才有号令全族行动的威力。而她手中的“帚”,就是她的武器,也是她的权杖,是她女酋长身份的象征。
比如“歸”字
【图19】
“歸”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追”
【图20】,“追”的上部是弓箭的“弓”
【图21】,借用为“師”。
“歸”的右边就是“帚”,甲骨文是
【图22】,“歸”的本义已经非常明确地表示着是“帚”持“弓”,或者“帚”在号令军队。
“追”字上面是“師”字,军队意,是军队在追杀失败的敌人,所以叫作“追亡”,亡就是逃跑。
既然军队在追杀失败的敌人,是典型的战争,那么,“歸”右边的帚是什么意思?按商王朝概念,“帚”是代表某类具有帚特征的女人。再按偏旁规律推论,应有两义。一个是“执帚而追”,一个是“帚人”在追。所执的“帚”,肯定是武器,不可能想象拿着扫地笤帚去追杀敌人。而且,执帚的人也应该是女人。第二义若是具有帚特征的人去追,那肯定也是女人,而且是全族最有权威的老祖母,在她号令和带动下去追。无论怎么解释,这个“歸”字本义都和战争、武器、女人有关,而且和具有帚特征女人有关。而此义,在现在歸的义项中都不能找到。
帚的形状就是后代的笤帚,但是作为武器,它可以更大面积打击敌人,特别是用它号令同族,是非常醒目,所以可以做指挥“权杖”,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母系社会女酋长王权的象征了。我们看后来王权标志的青铜钺,和其他武器比较而言,其面积是非常巨大的。那就是为了指挥时起到醒目作用。
在母系社会,女酋长负责全族的指挥,经常拿的就是这个帚,于是逐渐就被当作权杖来表示权力了。“帚”字就渗入了权力的文化内容,以后,凡是有一定权力的女性,就都冠以“帚”,以区别于其他的女性。这种母系社会遗留下来的权力的文化内容,到周朝被清算后,就从“婦”字里彻底消失了。
所以“帚”就是母系社会老祖母号令全部落的权杖!
“帚”阶层,由王妇、子妇、诸侯妇、大臣妇等组成。她们可以作为主帅,统帅将士,参与战争;参与祭祀与占卜;负责农业生产;担任行政长官;作为被祭祀的对象。她们在社会上有崇高的地位。而究其原因,这种文化现象的存在是母系社会影响遗存的表现,是由于在商代还存在着母性崇拜。
商族的崇拜就是这个女始祖“帚”图腾。那么商人崇拜到什么程度?
尊“帚”为主帅,参与战争
在商王朝,对“商婦”来说,她们不但参与战争,而且有的还做主帅,统领三军。在卜辞中,“婦好”就是一位威武的主帅。
“令婦好比沚盛伐巴方。”(商王命令婦好作为主帅,率领沚盛征伐巴国。)婦好是主帅,沚盛是大将。
婦好不但率领过大将沚盛,还率领过别的将领:
“贞,王令婦好比侯告伐尸方。”(商王令婦好率领大将侯告讨伐尸方。)
婦好还独率军队出征:“王共人乎婦好伐土方。”(商王征集军队,命令婦好领军出征,讨伐土方。)
卜辞中还有一条值得注意的内容:
“贞,登婦好三千,登旅万,乎伐……”(为婦好征集三千士兵,为旅征集一万士兵,命令征伐)
这在所有甲骨文中仅有的征兵最多的数字,参战的最高记录。在卜辞中,商王也经常出征,征兵也没有这次多,而且,没有发现单独为商王征集军队。
土方是一个很有实力的国家,难以对付,商王要亲自去征伐。然而,婦好能独自征伐,这就说明婦好是有胆有识有谋有略的军事家;而且也说明,婦好在商王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卫商王朝的重要人物。说明婦好也有如同商王一样的权力,甚至大于王权。
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了“婦好墓”。考古报告说,出土的光是青铜器,就有1.6吨以上。殉葬的人数,竟至少有16人之多。有一百多件兵器,显示着主人的军事统帅的身份。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其中有4件青铜钺,有两件特别大,一件重8.5公斤,一件重9公斤,上有“婦好”二字铭文。(见后【图23】)
在商王朝时期,钺是王权和军权的象征。是远古部落权杖的演变,周武王伐纣王时,“武王左操黄钺,右秉白旄”,号令军队。
“王”字的甲骨文本义是一个刃朝下,倒立的大钺头。谁掌握钺,谁就是王者。 由此可知,婦好身份是军队统帅。
而且,婦好作为“帚”参与军务并非是个别的、偶然的、孤立的现象。从卜辞中,还可以找到不少称之为“帚”的婦参与军务,而且是军中重要的地位。比如“婦井”“婦竹”,卜辞中有:
“婦井伐龙方。”(婦井征伐龙方。)
“惟婦井伐龙。”(龙方受到了重创,婦井大胜。)
“竹告曰:土方侵我田十人。”(婦竹向商王传递军事情报报告,土方国侵犯我们。)
说明婦竹也和男人一样,有巡查监视敌国的军事任务,驻守在商王朝的边境。
从以上卜辞中可以看出,“商婦”参与军务的特点是,作为最高将领,统帅军队;可独当一面,带兵征伐敌国;可代替商王出征;可担任巡查边境的重任。
“商婦”参与军事,就是参与商王朝的立身之本的大事。实际上商王朝的军事控制在妇女的手中。
“帚”参与并且主持祭祀大典。
祭祀,是商王朝经常的重要国事活动。自周朝开始,祭祀这种最严肃、最隆重的大典中,祭祀和被祭祀的主体都是男性。但是,从卜辞中我们知道,在商朝“商婦”不但参与祭祀,而且主持祭祀;不但主持祭祀,而且还可以被祭祀。
“呼婦井宜于磬京。”(商王命令婦井,在磬京之地,主持宜祭。)
“婦好侑报于妣癸。”(婦好主持向妣癸报祭大典,以求保佑。)
“婦石燎爵于南庚。”(婦石对南庚进行燎爵祭祀。)
婦井主祭的祭名叫“宜祭”。宜祭之“宜”是后来的字,甲骨文中有“且”字,以后有四个字与之有关,祖、社、宜、俎。前两个字是祖先和国家,后两个字是祭祀的名称。这种祭祀是所有祭祀的中心祭祀,任何朝代都把它们列为最重要的国家祭祀大典。从周代起就已经从宗庙的建筑上,把它们列为“左祖右社”,历千年不变。
婦井所主持的祭祀是国家出兵征伐前对社庙的祭祀。
周武王讨伐商纣王之前就是这样做的:“ 类于上帝,宜于冢土。”(《书·泰誓上》)
“冢土”,冢,大的意思,土是社庙的古代名称,社本身就是土的意思,以后加了左边的示字旁。冢土就是大社庙。句义是:我已经类祭上帝了,也宜祭社庙了(可以出征了)!
婦井主持的宜祭,就是这样重要的宜祭,关乎着战争的胜利。
由此可知,“商婦”所承担的祭祀是天大的重要。
“御婦井于母庚。”(向母庚御祭,祈求保佑婦井。)
“御婦鼠于妣己。”意思是向妣己进行御祭,保佑婦鼠。
这样的卜辞内容很多,御祭这种祭祀,就是保佑参加者平安幸福。让谁参加这种御祭,就是为谁祈福。让婦鼠参加,目的就是为婦鼠祈福。
“御婦好于父己。”御祭父己,为婦好祈福。
卜辞中出现过很多为“商婦”御祭的卜辞。那么,如果我们了解一下,这种御祭在所有的祭祀中处于什么地位,我们也就更能知道为“商婦”御祭的分量了。
从卜辞中知道,御祭的目的,其一是为商王本人祈除灾病,其二是为国家祈除年灾。
用为商王祈福的御祭,来为“商婦”祈福,我们就能知道,“商婦”地位等同商王。
以后,“御”字转为封建帝王所专用,如“御笔”、“御览”等,这与御祭的祭祀及其文化传承有关。
商王朝不但让“商婦”主持祭祀,为“商婦”祭祀;而且,当“商婦”去世后,还被列入祭祀之列,配享三牲,受祭祀待遇。祭祀她们,像祈求祖先神一样地祈求“商婦”们保佑商王朝的平安。
贞,今庚辰,夕,用鬲(ge)小臣三十、小妾三十于婦。九月。”意思是:“贞卜,今天是庚辰,夕祭于帚,用鬲(ge)小臣三十、小妾三十。九月。”要用60个人牲来祭祀帚。规模如此巨大,那么这个类似祖先神的“帚”是何等的神圣啊 !
出土文物中有“后母戊”大鼎,内有铭文“后母戊”三字。后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两个儿子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亲婦井而制的。看看大鼎的整体,就知道商王朝对于母性的崇拜是何等地狂热。
“后母戊”青铜大鼎,规模宏大,形制巨大,雄伟庄严,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器腹部内壁铸铭“后母戊”,是商王母亲的庙号。
“后母戊”青铜方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制作如此大型器物耗时需一年。
这个大鼎出土后,遭遇了刀劈、斧剁、锤砸、钢锯,但竟然纹丝不动。
后母戊鼎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份量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此一件。
为了母亲铸造这样的大鼎,要有千万倍的热情,要下浩大的决心,要动用全国的力量,搜集无数的金属。在当时来说,这样的做法几近乎于疯狂,连历代商王也没有过这么高级别的待遇,说明母性的崇拜到了何等狂热。(见后【图24】、【图25】)
结语
当我们通过以上对商王朝“商婦”的勾勒,可以看出“商婦”从商代政权来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重要阶层。
“商婦”现象是商王朝几百年的文化传统。实际上是母系社会在商王朝的遗存,说明商王朝还没有脱离母系社会,还是向父系社会过度阶段。“帚阶层”为商王朝创造下辉煌的业绩,商王朝狂热地崇拜母性的图腾“帚”。
开篇的“玄鸟妇”神秘符号,沉淀、蕴藏、涵盖着商民族崇高狂热的图腾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