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深处:遗世的美丽与孤独

八公山,家喻户晓的历史文化名山。因为它坐落于寿州古城北面约2.5公里处,因此又名北山。暮春时节,北山吹雨送残春,在日渐温暖的气息里,淮南市八公山区漫山遍野开始绿色浮动,映照着我这位寻访三线厂旧址的人。

三线厂,一个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足足令两代人耳熟能详的词语已经隐匿了许久。今天,我要为你拂去脸上的风尘,重现你当年的容光;我要走进八公山的深处,来倾听你酝酿了半个世纪的心声。

在八公山风景区的核心地带,有一处围墙,圈起了一座院中之院,这就是著名的孙家花园。清明前夕,为找寻三线厂的旧址,我专程涉足此地,因为它是当年的军工企业——皖淮机械厂的生产重地。

来到孙家花园门口,等候在这里的樊春胜先生,为我打开了常年紧锁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走进孙家花园,充满双眼的是一块块青黑色的巨石,宛如一根根石化的竹笋。它们依偎着一棵棵天然次生的大树,聆听着八公山里一阵阵涛涛的松风。

在这里,看不到雨中红绽桃千树,风外青摇柳万条。只能看到枯叶堆积静悄悄。

眼前这片空荡寂寥的山林,的确是大名鼎鼎的孙家花园!曾经布满亭台轩榭!早已殆尽于清末民初的兵燹匪患。

早在乾隆年间,寿州古城有一位科举出身,从官场引退投身商海的文人孙蟠。这位生于雍正五年(1727年),卒于嘉庆九年(1804年)的当地乡绅,热心于架桥修路等公益事业,曾出资修复了东津渡上的古桥。此桥成为“东津晓月”胜景的主要构图。它的残迹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被拆除,在东淝河上存在了180多年。

在他一生中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八公山里修建了“青琅玕馆”,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孙家花园。“琅玕”是个固定词语,既指美石,又指青竹,还有对后人朗朗书声的希求。

于是,这里成了族中后人读书的好地方,并在咸丰九年(1859年)出了一个状元——孙家鼐。

进入孙家花园约100米处,在路的右侧,有一片细竹杂树林。林子里同样巨石横生。呈现在我面前的这块石头被摩刻了“石笋”二字。据说这是乾隆皇帝的御笔亲书。当年,清帝下江南时,路过八公山脉的白鄂山峰,见这里巨石耸立酷似竹笋,就走笔“石笋”二字。摩刻后,历经风吹雨打,却字迹清晰可见。

当年的孙蟠选址此处,除了这里苍松滴翠、怪石林立、清溪潺潺,是八公得道升天的宝地之外,估计与乾隆皇帝的御足登临,挥笔亲书也有很大关系。

孙蟠选址此处,主要考虑的是森林覆盖,山谷清幽。皖淮机械厂,作为军工企业选址此处,完全是依据“靠山、隐蔽”的三线建设布点原则进行的。

写到这里,有必要介绍我们祖国上个世纪60年代的处境。那时,新生的中国一直面临着封锁和战争威胁。1958年,台湾炮轰金门;1959年至1961年,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导致了全国性的饥荒;1960年,苏联全部召回在华专家;1961年,美国入侵我们当时的盟友越南;1962年,中印之间发生边境战争;1963年,蒋介石提出了第一步反攻大陆方案。

内有外患,使得领导人必须把国家安全放在重要的地位加以考虑。于是,1964年,毛泽东提出在原子战争时期,没有强大稳固的后方不行。据此,他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下决心搞好三线建设。“三线厂” 应运而生。

“三线厂”是什么?是指从1964年至1980年,我国中西部三线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军工企业建设,建起的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当年,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开赴祖国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

他们风餐露宿、肩扛人挑,投身到三线建设的浪潮中。盖起了一座座厂房,装上了一台台设备,开通了一条条生产线。酒泉航天中心、西昌航天中心、葛洲坝,还有八公山深处的皖淮机械厂,都是三线厂。

三线厂,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语,瞬间可以勾起两代人的记忆!它曾经让多少职工及其亲属骄傲无比!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那是鋳就人生观的时期。尽管它与我无关,我还是被那些三线往事深深地感染。

于是,我离开御笔亲书的“石笋”,继续沿山路而上,去亲自见证那段历史,寻觅创业者的足迹。路面上堆满梧桐树的落叶。干黄的树叶就像军工一代的手掌,他们当年左手年华,右手奉献,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来到这里艰苦创业。

天道酬勤,他们的无私奉献换来了良好的工资福利待遇,拥有了齐全的生活设施,是那个时代最光荣的工人阶级

沿着山路继续上行,很快就看到了一些砖墙青瓦的建筑兀自静立。那是当年皖淮机械厂的生产车间。墙体外面的标语“隐患险于明火”还清晰可见。现在,人去屋空,留下了这排建筑对视着门前的高大梧桐。

1983年,国家根据时局变化,开始提出对三线厂实施大迁移、大调整、军转民。三线厂原来的闭塞性被打破了。当时并没有人能预见到,在人们翘首期盼的二次创业的美好日子里,会有三线厂陆续倒闭,自豪了一辈子的老军工,会遭遇下岗!大经济转型期,改革的苦楚在所难免,而三线厂曾经的光荣,更对比了它在现实中的阵痛……

我可敬的一代老军工!

皖淮机械厂当年生产的是手榴弹等武器弹药。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会率先应用到军事领域。尽管当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是,没有强硬的国防力量,如何保障我们的大国泱泱?

而且1998年的科索沃战争已经明确传递出一个信息,支撑军事力量的必须是高科技。那是一场以高科技引导,进攻方零伤亡,被攻击方却有1800人死亡,逼迫一个主权国家屈服的战争。当代战争需要的是精确制导的洲际导弹,敌人已经不会给我们面对面扔手榴弹的机会了。

皖淮机械厂多年如一日生产着的那些军工产品已经不能适应当代需求。

何去何从?考验着我们的二代军工。

为了有效提高三线厂的寻访质量,涉足孙家花园之前,我曾在网上搜集皖淮机械厂的信息。收获了了,仅仅看到言辞闪烁的几行文字。好像是大调整之后,生产过自行车,也做过家具,还有泡沫产品。不敢确定这些信息是否能与皖淮机械厂建立起联系。

我敢确定的只是眼前的厂房塌陷了房顶,泻进来的光芒照亮了墙壁上的“质量第一”。不论是当年的手榴弹,还是后来的自行车,取胜必须依靠质量。质量第一的提法表面上看无可厚非。我只是想谈点例外,以手榴弹为例,质量再好它也变不成导弹。以自行车为例,质量再好也得功能样式创新。

所以,必须研发新产品!

同样是起步于三线厂,酒泉和西昌航天中心能有今天的辉煌,很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干群一心,与时俱进,重视科研,用敏锐的眼光不断开拓新产品。他们掌握了火箭发射的熄火核心技术,在这一点上,我国远远甩出了美国几千里。

寂静的八公山林听我说完这段话后,无声地传递着观念要更替的讯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论这项产品多么高科技,它也有保质期。另外,科学技术必须与人有效结合才能带来丰厚的效益。

包括皖淮机械厂在内的任何一家单位,若想屹立不倒,必须众志成城,重振奉献精神。必须开拓进取,这是铁的定律。

暮春时节,占地面积约100亩的孙家花园,看不到无限残红著地飞,路边的沟渠没有清流潺潺,也不见一滴水,但是放眼望去,周边的山坡上已是绿意盎然,翠树相围。继续前行,沿途可以看见山兰葱葱,摇曳着蝴蝶笑春风。

一切都是那么空寂,时光静静地流淌,洗去了岁月的沧桑,洗不去三线人的记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八公山里发酵了半个世纪。当年,这里有火热的生产生活,有军工人的引吭高歌。军工两代人富有斗志的时光留在了这里,把美好的年华献给了这里。现在,那段尘封的峥嵘岁月,依然散见于深山里的残垣断壁。

说起中国的汉语词汇,我总是满怀着感恩。我钦佩它本身富有的灵性之光,钦佩它充满着中华辩证的思想。比如“危机”和“孤独”这两个词语。危机 = 危险 + 机会,孤独 = 孤苦 + 独立。何去何从?就看你是否慧眼独具,如何二选一!

庆幸的是,皖淮机械厂及时转变观念,把握时机,本着对企业职工负责的精神,大胆融入民间资本,改组重建,研发新品。淮南皖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他凤凰涅槃后的新生!

安徽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选址于八公山下,距离豆腐鼻祖刘安的陵寝仅80米。该公司酿制的“玛瑙泉”“八公山泉”豆腐乳,选用茯苓、莲子、薏苡仁、芡实、山药、甘草等多种辅料,经合理组方后,取公司院内的玛瑙泉水熬汁灌入腐乳瓶内,自然发酵120天而成。腐乳细腻,香糯可口。销售热线0554—6882889,151 5693 3966,网址www.sxbgsq.com

八公山,妇孺皆知的历史文化名山。2000年前,豆腐鼻祖刘安在这里生火炼丹。200年前,乾隆皇帝临风走笔此处。名士孙蟠在这里修筑了“青琅玕馆”。约50年前,皖淮机械厂落户了这片叠翠的青山。

在八公山的深处,遍布着古迹,荟萃着人文,积淀了深厚的文化,有举世无双的遗世之美。这份美丽,我的拙笔无法状其幽深娴雅;无法描绘它遥望的朝阳和晚霞。

在八公山的深处,有一座三线厂的遗址。那是一个时代的符号,那是湮没的无悔青春。它远离喧嚣的闹市,在用期待慰藉着风尘。

请走进八公山的深处,这里深锁春光一院愁。你的到来,会让她新妆宜面下朱楼。请走进八公山的深处,寻找无私奉献的军工精神。感受一下前辈们曾经奋斗过的地方,这也是一种励志教育……

《八公山深处:遗世的美丽与孤独》

(作者  崔小红)   2016.4.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