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暑假提前学
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节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化学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无新物质生成。
(3)微观实质: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
(4)举例:水的三态变化、蜡烛的熔化、酒精的挥发、铁水铸成锅等。
规律小结:
物理变化常见的形式:①形状的改变;②状态的改变(物质的三态变化);③位置的改变(从A处移到B处);④某些能量形式的变化(如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
3.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3)微观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生成了原子,原子重组生成了新分子。
(4)举例:蜡烛的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
规律小结:
化学变化常见的表现形式: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仅生成了其他物质,往往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会表现出吸热、放热、发光等。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变化 |
化学变化 |
|
特征 |
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
变化过程中生成了其他物质 |
判断依据 |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
|
联系 |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k2] ,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
特别注意: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如轮胎“爆胎”、蒸汽锅炉因压力过大而发生的爆炸,这些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而火药爆炸、瓦斯爆炸,这些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例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葡萄酿酒 B.风力发电 C.瓷碗破碎 D.木已成舟
例2:香蕉口感香甜软糯,受到世界各地人民欢迎。以下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
A.蕉叶进行光合作用 B.蕉叶宽阔利于水分蒸发
C.香蕉成熟放出乙烯气体 D.香蕉腐败
二、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1)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举例: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3)特点: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分子)集体才能表现出来。
特别注意:物质的物理性质在描述时,要注意外界条件,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物理性质也会改变。如水在常温下是液态,在零下摄氏度时是固体冰。
2.化学性质
(1)概念: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举例: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还原性、氧化性、腐蚀性、酸碱性、毒性等。
(3)特点:构成物质的单个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就能表现出来。
3.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1)若物质在一个变化过程中,物质本身没有变化,则利用的是该物质的物理变化;若物质在一个变化过程中,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则利用的是该物质的化学变化。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
例1:下列说法只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镁粉用作照明弹 B.金刚石刻划玻璃
C.稀盐酸除铁锈 D.焊接金属时氮气作保护气
例2: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状态 C.气味 D.硬度
例3:下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与其它三种存在着本质区别的一种是( )
A.石墨用于铅笔芯、活性炭用于吸附剂 B.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高锰酸钾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D.稀盐酸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
三、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比较
物质的性质 |
物质的变化 |
|
区别 |
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 |
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
联系 |
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变化,通过物质的变化又体现出物质的性质 |
规律小结:
在判断某种叙述是性质还是变化时,依据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若叙述中有“能”“会”“易”“难”等短语时,往往指的是物质的性质;若叙述中有“已经”“了”“在”“生成”“变”等短语时,往往指的是物质的变化。
例1:选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一填写在下列空格中:
(1)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是 。
(2)铜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是 。
(3)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水在0℃时结成冰是 。
(4)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为100℃,4℃时密度最大是 。
例2: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酚酞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⑧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
(1)物理性质有 (填序号,下同);
(2)化学性质有 ;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
(4)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
(5)用途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