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临储玉米天量成交 官方机构直言年度供需缺口不超4千万吨

在开篇之前,先给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免得大家看文章不理解。

首先我们要说的是供需平衡。

对于大宗商品市场而言,虽然作为个体的农民对供需平衡不太关注,但大宗贸易商对这个是非常关注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家一户种点玉米,今年产量高了、低了,能一目了然,但是全国是个什么样呢?总不能因为自己单产高就说全国高吧?这个时候,一些专业机构通过布点监控、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收集到的各个地方的产量数据,最终评估出的供需报告就显得极为重要!简而言之,全国主产区1万多个监测点都是减产,那今年有80%的可能玉米总产减产,如果需求还预期保持稳定,那就意味着市场上玉米供应会比较紧张,这样玉米价格上涨的概率就高些,反之就是下跌——这就是供需报告的价值所在。

当然,虽然玉米、小麦等粮油作物在我国还具备一些特殊性,但这些基本的市场规律还是极具参考作用的,而且随着我国粮油市场化力度的不断推进,供需数据在市场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其次,就是供需平衡表的各种数据关系。

一般来讲,供需平衡表是分年度来计算的,包括期初库存等,这样的话,供需平衡的各种数据关系就是:期初库存+当年产量+当年进口-国内消费量-出口量=期末库存。这种算法的优势是可以了解市场上的实际供应情况,比如我们当前玉米市场,虽然减产但因为临储库存的存在,所以市场供应依然是充足的,但缺点就是遮盖了我们玉米供需形势的变化曲线。

但也有些机构近年来采取了截面测算的模式,即不考虑期初库存。这样的它的计算公式就变成了:当年产量+当年进口-国内消费量-出口量=年度结余量。这种算法的优势是可以了解市场上的当前年度产量和需求的变化曲线,知道我们会面临偏紧还是宽松的供需走向,但缺点就是遮盖了实际操作中的供需情况,没有考虑到库存的供应情况。

了解完这个,我们就来说说今天的主角:玉米年度供需平衡表!

近日,我国两大官方机构陆续公布了玉米年度供需平衡,我们先来看看。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

数据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没错,以上是我国两大国家智囊机构公布的玉米市场年度供需平衡,采取的均是年度结余,即截面测算的模式,其中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认为下年度玉米的供需缺口将会达到2000万吨,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则预计为超过4000万吨,两者数值相差巨大!

但是,每日粮油通过这两年的临储玉米拍卖却发现,好像和实际情况相差巨大。

我们先看下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的数据,根据它的测算,连续三个年度我国玉米的供需总缺口不超过2000万吨——1121+(-2007)+(-452),但实际上,我国在2007年拍卖了5000多万吨的临储玉米,2018年截至目前已经拍卖成交了6000多万吨的临储玉米,说明我们市场上玉米至少缺少1.1亿吨!这也是这几年我国玉米去库存效果显著的根本原因!

同意,我们看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发现,虽然数据较1亿吨的缺口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相对来讲,数据要小一些。它的数据是458+(-2011)+(-4053)。

如果我们按照两大官方机构的数据,加上我们原有的2.6亿吨的玉米库存,可以得出,我国玉米去库存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

但实际情况是,自2016年以来我国临储玉米已经去库存去掉了1.2亿吨,而按照当前的拍卖情况来看,预计在今年新玉米成交前,去库存数据可达到1.4亿吨左右,接下来若继续保持这种模式,可能今年、明年以后,我们玉米可能面临是无库存可挖,而市场需求却继续大增的局面,再考虑到当前美国玉米、高粱等粗粮进口市场的不确定性,玉米市场可能已经需要我们做出积极的调整。

注:本文仅供参考

(0)

相关推荐